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元上都拥抱巨大文明的废墟.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1441462
  • 上传时间:2021-12-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元上都拥抱巨大文明的废墟“我那用各种珍宝建成的,古朴庄严的城市——美丽的大都哟,我那古代帝王避暑胜地,爽凉美丽的草原 锡拉塔拉哟,我那开平,上都哟,美丽、温暖又清爽的夏宫哟! 公元1368年阴历闰七月二十八日,蒙元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一一元顺帝妥?咂?睦尔在徐达的军队进入 大都(今北京)之前,不顾群臣哭谏,夜半开健德门, 北走上都而上都已于10年前被红巾军付之一炬,昔 口的辉煌和繁华早已不再,只余残砖断瓦,一片凄凉 夜不能寐的元顺帝,只身站在已是废墟的宫殿上,惨 淡的月光下,面对满目萧然的废都,面对已然崩溃的 祖先基业,心绪怆然,百感交集,脱口吟诵出这句诗 来元上都的繁华如梦如幻,留下来的只有永恒的历史沧桑昔日是天下蒙古人所建立诸政权之中心,数 不尽的风流人物,如今却荒草萋萋,乱石碎瓦,偶有 群鸟掠过,更显凄怆已成废墟之地的上都遗址,700 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把显赫99年的历史永远地封存 起来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曾承载了辉煌的元朝文明 在时间的轨迹上,它退隐了但任何人都无法否认, 它永远是中华文明不可遗忘的一部分梦幻花园”一一上都1798年的盛夏,英国著名诗人柯勒律治在睡梦中 梦见了元上都和忽必烈,梦中异象纷呈,文思泉涌, 醒来后,记忆其为清晰,急取纸笔一一写下。

      这篇后 来被广为传颂的诗篇就是《忽必烈汗》在诗中,他将 伟大的元上都称为“Xanadu”,意为“梦幻花园”这 一词汇后来在英语里专门被用来形容世外桃源,西方 许多街区、大厦的名字以此命名,却很少有人知道这 个词起源于古老东方的元上都其实,700多年前,有一位西方人到过这座被称 为“梦幻花园”的城市,他就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记述了元上都的 繁荣景象:“终抵一城,名口上都,现在位大汗所建也 内有大理石宫殿,其美!其房舍皆涂金,绘有种种鸟兽 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马可?波罗在上都住了 17年,而像他一样生活工 作在上都的外国人当时有很多,比如,建造北司天文 台的波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据《元上都大观》介绍, 从13世纪后半叶到14世纪上半叶,是元上都的繁荣 时代,在欧亚草原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座城市能与它 相媲美了以元上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道上,是 行色匆匆的前往上都朝觐蒙元帝国皇帝的罗马教皇、 高丽国王的使者以及波斯、缅甸、印度、尼泊尔、意 大利等国的使者、商贾、工匠、艺人,与他们擦肩而 过的是上都派往欧洲和亚洲各国的友好使节上都城中,佛教、喇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 教、伊斯兰教兼容并蓄,蒙古民族传统信仰的萨满教 及其文化也保留下来。

      在元朝,西去的被称为驼道、 茶马道、珠宝皮毛道的“丝绸之路”,都是从上都出发 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也在元朝时 期传播到欧亚地区元上都成为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 草原都市,是当时世界各民族、各国文化成果的汇聚 之处站在如今残破的城郭遗址上,谁能想象这里曾经 是欧亚大陆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生活着十几万人,曾 经蒙元帝国的皇帝在这里叱咤风云,他们传出的政令 影响着整个欧亚大陆,曾经全世界的商人和各种宗教 的信徒们云集于此,到处一派繁华景象?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方民族考古研究 所所长魏坚,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元上都的 考古和研究工作,用了整整16年时间创作出大型考古 著作《元上都》,业界公认他“把元上都的考古提到了 一个全新的水平”他用蒙古人特有的富有想象力的语 言描述了他眼中的元上都元上都始建于1256年,其遗址位于现内蒙古自治 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上都周长近9公里,分为 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所谓“龙冈势绕三千陌,月 殿香飘十二楼”当年在风格上满汉杂糅、堪称恢弘的 建筑群,如今已不复存在我在1995年做了元上都墓葬、遗迹的调查1996年开始殿阁挖掘,比如大安阁和城中的主要道路,后 来又做城南关的挖掘,当时挖出了一个酒店,正好在 御道之西,符合元人诗歌滦水桥边御道西,酒旗斜 挂暮烟低中所描述的景象。

      后来我们在这个酒店西 侧又进行了一次挖掘,挖出一个客栈挖岀的这些东 西,与元人的诗歌和史料记载是相符的魏坚介绍当 时的考古情况经过细致的考古挖掘,魏坚和他的团队基本弄清 了元上都的城区规划,“西关是商贸区,北侧是外交使 节来觐见蒙古皇帝的场所,南关是酒店客栈,东关就 是有帐篷的地方,元人诗歌说西关轮舆多似雨,东 关帐房乱如云北关是兵营,我当时发现了两个特大 号的兵营,我测算了一下,至少可以住8000人当年建元上都的时候,这个地方水气很大,很 湿,当时说万泉涌动,所以就没法打根基,结果就采 取个办法打木桩,就像咱们打地桩一样,密密麻麻打 成一排一排的桩子,这地基就巩固了它当年很湿, 当时这个城建成之后,在宫城里面,据一些元代的故 事里面讲,也还有水,所以记载有一个事情很有意思, 有…个大臣叫阿沙布花,早晨来上朝走得很早有露水, 他怕把鞋湿了,就把鞋脱了,拎在手里面往里走忽 必烈在殿上看着他,通知士兵说他大不敬,别让他进 来卫兵拦住他不让他进,但是他又怕误了早朝的时 间,没办法,最后从墙边的水洞钻进去,赶着去上朝 了大安阁,位于元上都中心位置据魏坚教授说, 大安阁不仅是都城中心,历史上更是横跨欧亚的蒙元 帝国的心脏所在。

      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大安阁内 发生的一切决定着整个欧亚大陆的命运元朝创建者 忽必烈曾在此运筹帷幄、号令天下,他的继承者们在 此登基、临朝、议政、修佛事,举行重大典礼如今 的大安阁只剩下基址,荒烟蔓草间一片岑寂,给人留 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上都让北京的中轴线偏了“有人说上都是大都的陪都,这是错误的魏坚 教授说,“元上都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与大都同等重 要,甚至还要重于大都上都是忽必烈的登基地,元 朝一共□位皇帝,其中6位都是在这里登基元人虞集在《贺丞相墓志铭》中写道:“上都控引 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于大都 元朝实行的是两都巡幸制,每年农历四五月份,元朝 皇帝都会离开大都到上都办公,文武百官、护从军队 都要随行,9月份再从上都返回大都两都制保证了 蒙兀帝国的皇阳既能统领中原,又能稳定蒙古旧部元上都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影响到了其后大都的建 设,甚至讣天子脚下的中轴线偏了 300米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空中摄影与遥感专 家夔中羽在对北京城的中轴线进行研究时发现,从元 大都时就确定下来的北京城中轴线并没有和经过该地 的子午线重合,而是有2度多的偏角在精确的地形图上,中轴线显示了这种“偏离”: 从南端起始点(永定门)开始,向北延伸时开始呈逆时 针方向偏离子午线,而终点位置(钟楼),换算后的实 际距离,已经离开子午线约300米!这令他很吃惊,中轴线应是“正南正北”的朝向 呀,难道是空中拍摄出了问题?带着疑问,夔中羽等人 继续量算地图,进行野外考察。

      最终他们发现:北京 中轴线继续往北延伸,延长线恰好通过距离北京270 多公里的古开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元 上都遗址上都的兴建早于大都,多次测量已证实,上都的 中轴线与经过该地的子午线重合忽必烈为了治理汉 地便捷,选择在燕京建中都(后称大都),但为了不离 开上都这一根本,才用上都来确定大都的中轴线,把 上都整体放在了元大都的中轴线上,使大都成为上都 的延伸,构成了一个整体台湾学者茧庐在《元代上都略考》中说:“以我的看法,燕京的营建,不过是理治汉地忽必烈放弃了 北进西进,而采取南进汉地统一中华的策略同时又 要保持蒙古人的强弓弩马的习惯,与便于东北(乃颜封 地)、西北(海都、笃哇封地)两边的控制,自然以在 此一跨据塞上,拥有草原的环境,与汉地中心的上 都,作为都城,较好相宜,所以终元之世,发号施令 之地,迄在上都,大汗到燕京去,那不过是享受汉地 的繁华,这才是修建行都的真正目的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都城遗址魏坚教授曾经对七八十处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其 中包括国宝级单位,但他说没有一座城市遗址像元上 都遗址保存得这么完整,“内蒙大概有2000多座城, 元代的城址大概也有上百座,像元上都保存这么完整 的城几乎没有,这从考古学上说是非常了不起的。

      1358年红巾军攻破上都,使这座梦幻之城毁于一 旦1369年,明大将常遇春又率领大军占领上都城, 元上都遭到第二次重创,从此结束了元朝都城的历史 因此,现今我们看到的元上都遗址,地上建筑很少, 空余断壁颓垣虽然元上都如今只是一片废墟,但魏坚从考古学 家的角度非常肯定它的价值,“城是一片废墟,但就像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格鲁塞所说,这是拥抱着巨大文明 的废墟就遗址而言,它比我所见过的任何遗址都要 完整,城垣、街道、城门清清楚楚,损毁的建筑遗址 都在原地,我们都能知道这是哪个阁,那是哪个殿 我们对遗址保护的原则是一切保持原样,而不去重建 它,决不能在遗址上添加现代建筑据正蓝旗元上都遗址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刘学民 介绍,现存遗址的皇城、宫城、外城、关厢遗址保存 完好,布局与历史记载完全吻合,真实而完整地体现 了当时的建筑格局;体现宫殿遗迹的建筑台基清晰可 辨,是真实而完整的元代实物遗存由于元上都遗址 地处草原深处,后人没有在遗址上建立新的城市,使 如此规模宏大的都城遗址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使其 具有文化时空的完整性和环境时空的完好性,成为中 国保存最好的大型古代都城遗址,世界上保存最好的 游牧民族文化遗产。

      漫长曲折的申遗之路元上都从1994年就开始准备申遗工作,然而如此 重要的文化遗产为何经过16年漫长的时间仍未申报 成功?魏坚教授亲历了这一过程,他说1996年元上都已 经被国家列入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 预备名录里,当时排名第二,结果接下来就变成了第 六,后来变成了第十六,直到今年才又提到了第二位, 作为我国2012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世界遗 产提名项目魏坚介绍,元上都遗址申遗的问题主要有几方面, 从客观上说,由于历史上的破坏过于严重,元上都遗 址地上建筑较少而在人为破坏方面,屡禁不止的盗 墓事件对古都遗址保护可谓是灾难性的破坏,内蒙古 文物考古研究所亦多次对被盗墓葬进行发掘清理工作此外,申报文本的设计撰写过程也是颇费周折, 魏坚教授提起此事很感慨:“我们耽误就耽误在文本上 了原来,之前他已经看过几个版本的申报文本,根 本没办法用最新完成的申报文本是最后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 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设计的,“这个文本还行,前两天 我们刚刚审完,我提了好几篇的意见,比如,羊群庙 这么重要的皇家祭祀地为何没有被列入?上都名称的 来源问题为何不详细阐述?还有一些错误都改过来了而对于任何遗产申报地都很敏感的居民拆迁问题, 魏坚教授说,他当年在元上都遗址考古时,当地居民 对此非常抵触,“当年我在那里,每天除了考古工作, 就是跟他们打架,跟当地的农场,当时那个农场归内 蒙古畜牧厅管,态度很生硬,后来还是内蒙古自治区 政府下了令,才把地方腾出来。

      老百姓也不愿意腾, 后来蓝旗和锡盟政府花了很多钱,给他们盖了房子,才搬出去现在,遗址保护区内原有的103户居民已经搬进 了当地政府在遗址区外给他们盖的房子,这使得遗址 区内禁牧规定的有效实施得到保证魏坚教授介绍,现在当地的居民慢慢也知道申遗 对他们其实是有好处的,这个遗产应该保护,“我前两 天还去了蓝旗,看到当年给我干活的当地人现在还在 跟着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的人继续挖掘工作,所以是在 慢慢改变的魏坚说,他曾陪很多人来过元上都,不管是专家 学者,还是平民百姓,每一个来过的人都会被这里苍 凉壮阔的氛围深深打动夕阳西下时,站在沉寂了 700多年的巨大废墟上, 极目四望,远山如练,残阳似血,此情此景让人蓦然 想起赵子昂的那首绝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