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第6讲第六章规划体制与规划方法.doc
12页重要考点】1. 规划的性质■规划的本质是指导性■指令性计划是补充或权宜之计■以市场为基础,反映市场、预测市场、引导和调控市场(四市场)2. 规划的特征■综合性■层次性■衔接性■协调性■导向性3. 规划的功能■综合协调平衡功能■信息导向功能■政策指导调节功能■引导资源配置功能4. 我国规划体制基本框架(3+3)■三级规划(按行政层次分)☆国家规划☆省(区、直辖市)级规划☆市县级规划■三类规划(按対象和功能分)☆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5. 规划的编制部门■三级总体规划☆同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由同级人民政府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专项规划☆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编制■跨省、市的区域规划☆国务院发改委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区域内省、训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6. 编制的期限(5〜10)☆国家级、省级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一般为5年,可展望到10年以上☆市县级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期可根据需要确定7. 规划编制的一般程序&规划编制决策主体■国家总体规划一中共中央做出■省、县级总体规划一由省、县党委做出■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一相应级别的政府做出9. 规划的公众参与制度■公布规划草案或举行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发改委在将草案提交本级政府审定前,要听取本级人大、政协的意见■专家论证制度10. 规划衔接原则■下级服从上级■专项和区域服从总体■专项规划之间不相互矛盾■跨省区域规划要考虑十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等领域的规划要求11•总体规划的衔接■衔接时间☆在送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前■三项衔接☆省级与国家衔接-应rh省级发改委送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与国家总体规划进行衔 接☆省级与其它省级衔接-送相关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与其总规衔接☆省级与国家专项规划衔接-送国务院有关部门与国家级专项规划衔接■衔接的原则☆平级或由下向上衔接,部分与全局衔接(社交中握手的先后原则)■相邻规划衔接不当的处理☆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进行协调☆重人事项报国务院决定12. 专项规划的衔接■专项规划与同级总体规划☆山编制部门送本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专项规划与上一级专项规划☆编制部门送上级政府有关部门■专项规划与同级专项规划衔接☆编制部门送本级政府有关部门13. 区域规划的衔接■跨区域规划草案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送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与相关专项规划衔 接14. 规划衔接内容■方针政策的衔接■发展H标的衔接■措施手段的衔接■重大建设项目的衔接■不同层次规划对象的衔接15. 规划论证■草案在送审Z前必须进行论证,否则不得批准和实施■规划草案须经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出具论证报告。
国家级、省级专项规划论证 时,领域以外的相关领域专家应当不少于1/3■草案送审时,一并报送规划编制说明和规划论证报告■规划编制说明中必须说明征求意见和衔接情况■按规定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16. 规划审核权限■总体规划由各级政府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重要的国家级专项规划,由国务院审批,其他国家级专项规划由国务院有关部门 批准,报国务院备案■跨省的区域规划由国务院批准■未经衔接或专家论证的规划,不得报批和公布实施17.规划的编制、决策、审批、修订主体■规划编制决策主体☆国家总体规划一中共中央做出☆省、县级总体规划一由省、县党委做出☆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一相应级别的政府做出■规划的审批主体☆总体规划由各级政府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垂要的国家级专项规划,由国务院审批,其他国家级专项规划由国务院有关部门 批准,报国务院备案☆跨省的区域规划由国务院批准■规划的评估主体☆规划编制部门,也可委托有资质的独立中介1&规划的评估及修订■评估时间☆规划实施阶段■评估内容☆宏观经济情况☆结构调整情况☆政府职能履行程度☆规划对发展环境的适应程度☆对重人问题的解决程度■评估步骤☆明确评估目标、熟悉评估対彖☆分析评估対象的特征要索☆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制定评估结构和评估准则☆评估方法的确定☆单项评估☆综合评估■主耍的评估方法☆综合评估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估法☆主成分分析法19•总体规划的特点■战略性■权威性■战略性20. 总体规划的衔接程序■省级总体规划草案送审前,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与国家总体规划草案衔接■必要时还应送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衔接■省级规划送审前应送相邻地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进行衔接■相邻地区间衔接不成,由国务院发改委进行协调■协调不成的重大事项,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报请国务院决定21. 总体规划的衔接主要内容■指导思想■发展kl标■重大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重大建设项目22. 编制专项规划的领域(四领域)■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需要国务院审批或核准垂人项Id以及安排国家投资数额较人的领域■涉及重大产业布局或重要资源开发的领域■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要求的领域23. 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内容☆发展方针和目标☆重点任务、主要建设项目及其布局☆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其他需要纳入规划的事项■三部分☆分析部分☆规划部分☆保障措施24. 区域规划编制范用■经济联系紧密的城镇密集地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都帀经济圈地区■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或者保护地区■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区域25. 区域规划的内容(七项内容)■区域人口、经济增长等预测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发展轴、中心区等区域空间布局框架■城镇体系及主要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聚焦区等各类功能区的划分及定位■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及其他统筹建设的重人工程■区域协调机制等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其他26. 规划编制的一般原则■ 一观念一科学发展观■ —•方向一坚持M场化方向■三规律一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三化一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三衔接一总与分、总与区,分与区27. 规划编制的方法■传统经济计划方法(4方法)☆系数法☆定额法☆速度比例法☆因素分析法■现代经济计划方法(2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经济计量方法■前沿经济计划方法(3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灰色预测模型☆人工神经网络预测28. 规划指标体系■目标性指标☆总量指标☆结构指标☆评价指标☆度量指标☆国际II标指标■核算性指标☆总量指标☆结构指标☆结构协调发展能力指标☆评价国家国际竞争力指标■调控性指标☆国家公共资金与资源动员运用指标29. 现阶段中长期规划的任务与方法■作好经济预测一预测■合理确定各项指标一确定调控标准■规划重人经济结构和合理确定产业政策一产业与结构■规划生产力布局、国土整治和垂点建设一空间布局■提出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政策一提出目标与政策【习题精讲】一、单项选择题1. 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规划的基本性质是()。
A.超前性 B.政策性C.指导性 D.预见性提示:参见教材P150[答疑编号500083060101:针对该题提问]H♦障6F答室『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规划的性质虽然国民经济规划按照法定程序经立法 机构审议批准,但规划的基本性质仍是指导性的2. 通常作为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的规划是()A. 总体规划B. 专项规划C. 区域规划D. 区域发展战略提示:参见教材P153[答疑编号5000830601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 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政府指 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 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3. 国家总体规划的编制决策由()作出A. 中共中央B. 国务院C.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D. 国务院规划编制小组提示:参见教材P155[答疑编号500083060103: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规划的决策主体在我国,国家总体规划决策属于战 略层面和宏观层面的决策,由中共中央做出4.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各级各类规划在主要内容上存在明显矛盾的,可()oA. 提请中共中央处理B. 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处理C. 提请全国政协处理D. 提请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审查并处理提示:参见教材P157[答疑编号500083060104:针对该题提问]『止确答案』D『答案解析』规划衔接的其他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下级规划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与总体规划在主要内容 上存在明显矛盾的,可以提请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审查并做出适当处理5. 规划草案须经专家委员会进行深入论证,并由专家委员会出具论证报告对国家级 省(区、市)级专项规划组织专家论证时,专项规划领域以外的相关领域专家应当不少于 ()A. 1/3 B. 1/4C. 1/2 D. 2/3提示:参见教材P157[答疑编V 500083060105:针对该题捉问]『正确答案」A6. 省级总休规划草案送审之前,应当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负责与()A. 国家级区域规划草案进行衔接B. 国家专项规划草案进行衔接C. 国家总体规划草案进行衔接D. 次级综合规划草案进行衔接提示:参见教材P164[答疑编廿500083060106:针对该题捉问]『正确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按对象和功能可以分为()A. 总体规划 B.地区规划C. 专项规划 D. 土地利用规划E.区域规划提示:参见教材P152[答疑编廿500083060107:针对该题捉问]•険蕪答塞『正确答案」ACE『答案解析」规划的类型。
我国的规划体系由三级、三类规划组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行政层级分为国家级规划、省(区、市) 级规划、市县级规划;按对象和功能类别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 和区域规划2. 以下有关规划的论证,正确的有()A. 规划在审批后必须进行论证B. 规划草案须经专家委员会进行深入论证,出具论证报告C. 国家级、省级专项规划论证时,领域以外的相关领域专家应当不少于2/3D. 草案送审时,一并报送规划编制说明和规划论证报告E. 规划编制说明中应当说明征求意见和衔接情况提示:参见教材P157u [答疑编号500083060108:针对该题提问]卜显承“『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规划的论证A错在应该是在送审之前进行论证;C 错在应该是1/3O3. 基础设施类专项规划编制的重点要求应该包括()A. 分析供给可能B. 明确资金使用方向、重点、目的、时间要求C. 提出建设重点、建设时序和布局要求D. 制订出规划期内建设方案E. 提出财政以外的增加投入的方式、渠道提示:参见教材P1669 [答疑编号500083060109:针对该题提问]|.皆密E『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专项规划的编制要求BE都是属于公共服务类专项规 划的编制范畴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