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测试(有答案解析)(1).pdf
11页一、选择题1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C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液化现象D水的沸点是98 C,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2下列关于 “ 白气 ”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糕冒的 “ 白气 ” 和煮饭时锅中冒出的“ 白气 ” 是同一种物态变化B冬天呼吸产生的“ 白气 ” 是水汽化形成的C冰糕冒出的 “ 白气 ” 是冰糕升华形成的D烧开水时,壶嘴喷出的“ 白气 ” 是水蒸气3在0 C的环境中,把一块5 C的冰投入0 C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4小叶同学用酒精灯对冰块加热,研究冰的熔化现象,下图甲乙两条图线中的一条,是他依据实验数据绘制而成已知m冰0.1kg,C水4.2 103J/(kg ), C冰2.1 103J/(kg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13min 内温度不变,说明冰块没有吸收热量B如果酒精完全燃烧,酒精灯的加热效率可以达到100%C小叶绘制的是乙图线D01min 内冰块吸收的热量为2.1 103J5将甲乙两种固体加热,分别记下他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做成图像如图,下列信息正确的是()A甲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甲物质是晶体B甲物质熔化时,耗时6 分钟C开始加热时,可以看出固态的甲物体温度升高的快,说明甲比乙先开始熔化D在第 5 分钟,甲和乙两种物质的状态都是由固态和液态共同存在6某护士随手取了一支体温计,体温计曾给一个体温为39的发烧病人测量过。
该护士对体温计做了消毒处理,但忘记了甩几下,直接给一个正常体温为36.5的人测量了体温,则体温计的示数为()A39B36.5C37D无法确定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8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有()A北方冬天的雾淞B春天来了冰雪熔化C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果D早上笼罩树林的雾渐渐散去9下列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水凝固成冰B酒精蒸发C水蒸气液化成水D钢水浇铸成钢锭10 下列是研究酒精在不同条件下蒸发快慢的情形,其中最能说明酒精蒸发快慢和表面积有关的是()A温度不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处,蒸发快慢不同B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C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D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处,蒸发快慢不同11 下列关于沸腾和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汽化现象B蒸发和沸腾都只在液体表面进行C沸腾要吸收热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所以蒸发时不吸收热量D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12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一熔化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一凝华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一升华D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一汽化二、填空题13 寒冷冬天的清晨,经常看到房间的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4中央电视二台“ 真假实验室 ” 探究发现,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粘在冰棍上,如图所示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象是_,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舌头上的水遇到比较冷的冰棍_形成的,此过程中要_热15 如图甲,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料是通过_的方法变成液体的,利用打火机还可以做以下实验,在燃料喷口套上一根细铜管,压下打火机的按钮,气体燃料会沿铜管上升,在铜管的顶端就可以点燃(如图乙),在此实验中,燃料会在喷口附近_(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需要_热,在铜管下端的外壁出现霜,这是_现象,在筒管上端外壁还会出现小水珠,这是_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6 将干冰放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出现大量气泡,气泡内的物质是 _(选填“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气体”)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发生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一会儿,杯子 _(“内”或“外”)壁出现“白粉”,这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式的17 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酵出现,这是通过_的方法使气体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_(吸收 /放出)热量;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_。
182020年由于雨量减少,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广东省揭阳、江门等地决定实施人工降雨施行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_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_成小水滴落下来19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在如图所示中,温度计甲的读数是_,温度计乙的读数是_20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其示数为_;右图是小雨同学仿照液体温度计原理设计的一个简易气体温度计,烧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此气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_(选填 “ 液体的热胀冷缩” 或“ 气体的热胀冷缩 ” );若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选填 “ 左” 或“ 右” )移动三、解答题21 为了探究空气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发生,小明准备把冰棒放在茶杯中进行观察,小明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只冰棒,发现硬邦邦的冰棒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棒在向外冒“白气”(如图所示);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1)请你解释上述三种现象中“白花花的粉”、“白气”和“冒汗”的形成原因;(2)请说明空气冷却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22夏天,冰淇淋从冰箱取出来后不久,其包装纸表面会变湿,这是为什么?把装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冻段时间玻璃容易破裂,这又是为什么?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23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为什么?2466有一家长带孩子去游泳,差点被淹了,他好奇怪,池底看上去没那么深,你能解释吗?当他们爬出上岸时,感觉好凉快,风一吹就更冷了又是怎么回事?25小林向塑料袋内滴入几滴酒精,然后将塑料袋挤瘪、封闭,放入热水中,看到塑料袋膨胀起来了于是他得到结论:这说明塑料袋中的液体酒精受热汽化同学小丽则认为,这现象可能是由于塑料袋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请你帮小林进一步设计个实验证明:塑料袋膨胀起来是因为袋中的液体酒精受热汽化,而不是由于塑料袋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26 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现在就请你放下手中的笔,双手靠近嘴巴,用嘴向手掌上“哈气”,手掌会感到暖和;将手掌移开一些,再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掌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请用学过的知识分别解释这两种现象参考答案】 * 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 解析: AA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沸点不变,故A 错误,符合题意;B在烧杯上方盖上带孔的纸板是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实验时间,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烧杯上方的“白气”是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水的沸腾是98 C,而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C,说明此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2A 解析: AA冰糕冒的 “ 白气 ” 和煮饭时锅中冒出的“ 白气 ” ,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不同之处在于,冰糕冒的 “ 白气 ”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糕液化形成的,煮饭时锅中冒出的“ 白气 ” ,是锅中水汽化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故A 正确;BC“ 白气 ” 是小水珠,不可能由汽化或升华而形成,故BC错误;D“ 白气 ” 是小水珠,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故D 错误故选 A3C 解析: C【分析】当物体间有温度差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在0 C的环境中,当把5 C的冰投入0 C的水中后,热量会从0 C的水传递给5 C的冰,0 C的水放出热量会凝固成冰块,5 C的冰温度升高不会超过0 C,所以不会熔化,所以会有一部分水凝固,冰的质量会增加故选 C4C 解析: CA由图可知,13min 内冰在熔化,温度保持不变,为晶体,这个过程中冰会吸收热量,故 A 错误;B如果酒精完全燃烧,酒精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全部被水吸收,存在能量的散失,所以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 B 错误;C由图可知,在01min 内,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了5,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根据题意可知,水的比热容是冰的比热容的2 倍,根据Q=cmt 可知,水升高5 所需的热量为冰升高5所需热量的2 倍,即水升高5所需的加热时间为2min,故乙图线是水的升温图象,故C 正确;D冰吸收的热量为Q冰=c冰m冰t=2.1103J/(kg)0.1kg5=1.05103J故 D 错误。
故选 C5A 解析: AA甲熔化时温度不变,故是晶体,A 选项正确;B甲物质从2min 开始熔化, 6min 结束,故熔化时间为4min,故 B选项错误;C由于乙物质是晶体,一只都在熔化,故C 选项错误;D非晶体无法看出哪一个时间段是固态和液态,故D选项错误故选 A6A 解析: A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原来的读数是39,直接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的体温高于39,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若病人的体温不高于39,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故选 A7D 解析: D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故A 错误;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 错误;C冬天,窗子的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 C 错误;D寒冷的冬天,人们说话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的,故D 正确故选 D8A 解析: AA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A 符合题意;B冰雪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C干冰在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C 不符合题意;D雾散去是汽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9B 解析: BA水凝固成冰,是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此过程需要放热,故A 不符合题意;B酒精蒸发,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现象,此过程需要吸热,故B 符合题意;C水蒸气液化成水,是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此过程需要放热,故C 不符合题意;D钢水浇铸成钢锭,是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固现象,此过程需要放热,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10D 解析: DA温度不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处,蒸发快慢不同,研究酒精蒸发快慢和温度的关系,故A 不符合题意;B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研究酒精蒸发快慢与表面空气流动的关系,故B 不符合题意;C口径不同,放在不同处,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要求,无法得出结论,故C 不符合题意;D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处,蒸发快慢不同,研究酒精蒸发快慢和表面积的关系,故D 符合题意故选 D11A 解析: AA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汽化现象,只是剧烈程度不同,故A 正确;B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故B 错误;C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而沸腾是在沸点下进行的,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