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简谈.docx
4页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简谈摘要: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是贵州省目前唯一的水利水电类高职院校, 新校区的建设应该规划立意以体系化、自然化和生态化的原则去营造校园环境的 景观体系,营造具有水利特色的“水院文化”校园关键词:“曲水流觞”;“一带连通,双翼生长”;“两轴一心一带一环”一、项目概况1、地理位置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清镇职教城西区用地的西侧,用地面 积约为 40 公顷(600 亩)新校区用地自南向北展开,用地内的北侧有一块代管 山丘用地,面积4.5 万平方米,用地周边为市政规划道路2、自然地貌 新校区地形地貌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整个用地较为平整用地南北长约0.7 公里,东西宽约0.3 公里,规划用地属山地浅丘地形,现状为农田及村庄,场 地总体东北、东南高西北、西南低,用地整体自北向南,自西向东逐渐升高,海 拔高程在 1250 至 1280 之间最低点位于地块西北侧,最高点位于东北,高差变 化 30 米规划中充分考虑了规划布局对现状自然的尊重和对植被的保护利用, 以体系化、自然化和生态化的原则去营造校园环境的景观体系,营造具有水利特 色的“水院文化”校园。
3、学校规模1、办学规模及占地面积:新校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0 公顷,设计规划为在 校生8000 人,按师生比1:20 估算在校教师人数约500人,总建筑面积约26.49 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其中含教师公租房为2.40 万平米2、建设周期:分二期,2013 年启动并完成第一期工程,主要项目为核心教 学区,包括学校行政办公、公共教学区、实训教学区、学生宿舍区、食堂等,一 期满足4000 人规模;二期也按4000 人规模进行建设,计划在2015年完成整个 校园建设二、总体规划1、办学规模及占地面积:新校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0 公顷,设计规划为在 校生8000 人,按师生比1:20 估算在校教师人数约500人,总建筑面积约26.49 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其中含教师公租房为2.40 万平米2、建设周期:分二期,2013 年启动并完成第一期工程,主要项目为核心教 学区,包括学校行政办公、公共教学区、实训教学区、学生宿舍区、食堂等,一 期满足4000 人规模;二期也按4000 人规模进行建设,计划在2015年完成整个 校园建设三、规划设计构思“曲水流觞”:——“一带连通,双翼生长”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是贵州省唯一一所水利水电类国家示范、省级示 范性职业学校;本次规划利用代管山体借景,以生态水体和建筑围合形成别具一 格的“水院”空间结构——入口广场大气开扬,两翼围合校园中心生态核,并向北 展开布置,寓意了生机盎然的发展势头,北侧的代管山体保留绿化景观空间向校 区渗透。
沿中央曲水流觞步行带进行“生态水系”的绿轴布局和双翼生长的建筑布 局象征了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立足于地方职业教育,发展水电特色传统,振翅高 飞,迈向未来整个校园形成了清晰的功能分区与便捷的流线外,校园空间生态核心和运动 场开放空间和北面山体绿化相互对景贯通、渗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延续了 地域文脉也创造了校园特色空间四、规划结构“两轴一心一带一环” “两轴”:分别指校园礼仪主轴和东西走向的绿化空间轴礼仪主轴:规划用地西南侧道路设置校园主入口广场,朝向东北延续,北向 背靠基地背后的一处高山的主峰,南面指向基地外围两处山体的山口处,在场地 周围的自然环境暗示下形成的这条礼仪轴线,依次布置主入口广场,学校正大门 中心景观广场,主教学楼,形成学校的礼仪主轴,该轴线具有理性的特征绿化空间轴:由基地西北角的托管山体开始,经过主运动场,中心礼仪广场 中心生态景观区,止步于东面的图书馆,形成一条绿化空间轴线,该绿化空间轴 具有浪漫自由的气息,一系列建筑单体沿绿化空间带展开理性与浪漫自由的理 念,构筑了学校总体结构一心”:两条相交的轴线,形成一个中心广场,主教学楼紧靠中心广场,左 右方向为校园中心叠水景观中心,两处景观通过中心广场下连通成为一个流动的 中心水景观。
一带”:指蜿蜒的绿化空间带,该绿化带由北面的代管山体开始,经过主运 动场,中心广场,中心叠水景观区,结束于东面的图书馆一环”:规划顺应地势在校园内形成环绕整个学校的9 米宽的环型校道(道 路两侧另设每边人行道2.5 米),不仅明确校区功能结构分区,并且贯穿起整个 校园各个不同功能的区域五、功能分区1、合理分期建设的原则: 根据分两期建设的思路,将学校的宿舍饭堂单元分为两组,首期宿舍单元位 于龙井路边,首期教学实训楼也位于龙井路边,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2、合理利用地形竖向条件的原则:利用低洼的区域作为水景的载体,利用西南龙井路和东南的迴龙大道边上低 于市政道路标高的区域作为宿舍的架空层和实训楼的地下车库拟保留基地中绿 化较好的小山坡,起到围合轴线的关系,小山坡的顶部平台可作为二期的食堂3、以实训教学为核心的布局原则: 作为中技学校,实训教学大楼是核心的功能,将主教学楼置于轴线的中心位 置,形成控制整个校区的标志体量,提炼拱形水坝和重力水坝的造型元素,形成 极具分量的建筑物4、教学与生活运动动静分区的原则: 教学区位于用地的东南,以图书馆作为接合两期教学楼,以景观化设计的行 政楼和以水利元素构建的主楼形成了一个相得益彰的整体,共同围合了中心生态 水景,形成校园的教学静区。
生活区和运动区位于校园的北面,通过入口中轴线 和教学区分开,其中一二期的教学和生活组团做到一一对应,形成良好的步行联 系规划中利用环路和中心广场将校园分为教学区和生活运动区两大组团将 400 米运动场布置在生活区的中间,食堂的共享服务设施紧靠学生宿舍, 体育运动场地紧靠学生宿舍布置,方便师生使用5、以创新性的功能组合凸显建筑单体的创意:在功能规划上将教学、院系办公和实训整合为一个教学单元,体现中技职业 教育的特色,这带来了教学楼建筑体量的创意,整个建筑因为不同的建筑面积的 空间组合的原因,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楼层,带来了大量的退台和跌级处理,整 个建筑体量生动而有灵气,利用顶层院系办公的小开间,退让出大量的屋顶绿化 平台,使师生和自然环境有着良好的交流,使校园有条件成为花园式的校园,通 过现代折线形坡屋顶的统一处理,使校区的教学楼活泼而又不失大气六、校园景观空间规划校园整体规划采用以中心绿化园林为核心,主要教学建筑环绕布置的方式, 创造园林式校园的独特氛围,体现湖光山色的园林景观,方案将中国园林手法融 汇入校园布局之中,多层次的园林空间,将景观渗透到各功能分区景观设计主 要从以下的方面构思:1. 以山为主题构建拾级而上步步高的轴线关系2. 以水为主题构建叠级水景,形成园林书院式的校园读书环境3. 以水利工程的元素构建景观小品和建筑造型,形成个性鲜明的校园内涵4. 以灰蓝色现代彩钢板四坡屋顶体现大气的水利水电特色。
5. 以灰砖灰蓝瓦的主调配以砖红色的活跃点缀处理,构建了新中式的建筑风 格和中式校园的场所精神1、空间组织规划在校园总体空间组织上着意创造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空间形态,每组 建筑群形成各具特色的庭院空间,完成从室内到公共活动空间的过渡,为全校师 生提供充满活力、富有人情味的交流场所1)层层生长以校园中轴以及生态带为主导的景观步行轴组成第一层次公共交往空间,生 态景观轴形成的各建筑庭院成为第二层次空间,从而形成树干式的丰富多变又井 然有序的校园交往空间体系2)多样复合A. 尺度与氛围的对比一一校园入口区区形式规整,体现学术范畴的理性和秩 序;在教学区内部则展开为曲折有致的水景园林步行带,尺度亲切宜人,如自然 的园林空间,处处花草点缀、绿树成林、浪漫动人B. 开合收放一一通过建筑与绿化的不同围合及线性联系轴对不同区域的穿越, 塑造变化多端的公共空间2、水利景观特色利用合理的步行路线规划设置园林水景观,将“水利”元素结合校园交往空间 进行设置,形成富有趣味的场所空间,建构水利电力学校的场所精神建筑的形 体现代而活泼,色调采用蓝色系表达出水文化,内院采用水院景观主题,配合灵 动的渐开线形体,勾勒出浪花的寓意。
七、道路交通规划景观设计主要从以下的方面构思:入口:沿龙井路设南北两个校园入口,南面为主入口,设置以水利为主题的 入口广场和大门,采用双门双道的设置,大气稳重,体现了大水利大水电的严谨 次入口位于校园北侧接龙井路的位置,成为了后勤辅助的出入口,在东面回龙大 道设置另外一个入口,该入口为一期校园入口道路:校园设置环形车行道路,主路宽度为 9 米,次路为 7 米,高效联系校 园的各个区域机动车停车:利用地形高差条件,设置地下室作为平战结合的车库使用车 库按布局和分期的不同分多个区域设置,满足不同地段的停车需要非机动车停车:利用学生宿舍的架空层作为非机动车停车使用1、车行系统校园内的交通组织以环路作为校内主校道该环路连接校门与校区内的步行 系统,主校道为校内一级道路,为 9 米宽,主要供机动车通行;二级道路为 7 米 宽,其余部分限制机动车通行,主要供步行和自行车通行车行系统以便捷、覆盖面广、节约用地为主要设计原则,校园主要道路围绕 教学区形成环路,顺应地形形成畅通的车行路线,同时利用道路划分校内动静区 域,避免了实训区对校园环境的干扰,保证主要教学区安静的教学环境,创造安 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建筑之间以及景观区内道路以步行交通为主,亦能兼顾生 活运输和消防的机动车通行教学区的停车场规划采取与地下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现状地形和场地外市政 道路的标高,因为市政道路标高局部高于场地标高,可以利用作为地下停车,共 设置5处地下停车,可满足600 辆指标,还利用后勤及附属用房和行政用房设置 大型地下停车场,解决了未来机动车的停放问题此外,在主校门广场附近设置 集中的出租车上落泊点减少对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干扰以及对校门景观的影响, 在其他出入口附近设出租车临时上落点2、步行系统环绕中心景观带布置,在教学区、实训区和运动区宿舍区之间组织了舒适流 畅的步行流线,建筑之间采用架空连廊相接,形成完善的步行网络步行系统结合景观园林空间,通过滨水行道、步行广场、建筑架空层、过街 廊道、活动平台等多种方式借鉴中国园林“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布置手法,实 现安全舒适的步行系统,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结语: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必将为贵州省水利水电职 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