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故障分析 - 电力系统 湖南大学.ppt
41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8-2 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8-3 非全相断线的分析计算,,8-4 应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不对称故障,第八章 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分析和计算,,1,,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1) 基本原理与思路:,,基于序网电压平衡方程,利用短路点边界条件,,,求解故障点(口)各序电压、电流,(2) 序网电压平衡方程:,概述:,(3) 基本假设:,,(a),设A相为基准相(参考相)——简单不对称故障的特殊相,,,f,(1),——f,(a),;f,(2),——f,(b-c),;f,(1,1),——f,(b-c-g),,(b),,假设短路为金属性的,,(c),实用计算时不计元件电阻和对地导纳,,2,,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1) 边界条件:,(2) 复合序网:,一、单相接地短路:,,3,,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3) 故障(短路)口电流、电压序分量:,一、单相接地短路:,附加阻抗 Z,△,(1),,(4) 故障(短路)口的各相电流,,4,,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一、单相接地短路:,(5) 故障(短路)口的各相电压,,5,,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一、单相接地短路:,(6) 故障(短路)口的电流电压相量图,(7) 分析与结论,短路电流,——,,I,f,(1),=,I,fa,=,m,(1),I,fa(1),=3I,fa(1),,,,I,g,=3I,fa(0),,(b) 非故障相电压——,,幅值相等,V,fb,=V,fc,,,,,幅值大小及相位差与,X,ff(0),/X,ff(2),有关,,6,,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二、两相短路:,(1) 边界条件:,(2) 复合序网:,,7,,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3) 故障(短路)口电流、电压序分量:,二、两相短路:,附加阻抗 Z,△,(2),,(4) 故障(短路)口的各相电流,,8,,8-1 ——,二、两相短路:,(5) 故障(短路)口的各相电压,(6) 短路点相量图,(7) 分析与结论,特别:,(b) 短路电压:短路两相V相等,为非短路相的1/2 且相位相反。
a),短路电流:,特别:,,9,,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1) 边界条件:,(2) 复合序网:,三、两相接地短路:,,10,,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3) 故障(短路)口电流、电压序分量:,三、两相接地短路:,附加阻抗 Z,△,(1,1),,(4) 故障(短路)口的各相电流,忽略电阻时:,,11,,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三、两相接地短路:,(5) 故障口(短路点),,各相电压,(6) 故障口(短路点),,电流电压相量图,,12,,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三、两相接地短路:,(7) 分析与结论,短路电流,——,I,f,(1,1),=,I,fa,=,m,(1,1),I,fa(1),,,I,g,=,I,fb,+,I,fc,=,3I,fa(0),(b),m,(1,1),、,两故障相电流间的相位差与,X,ff(0),/,X,ff(2),有关,,13,,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四、正序等效定则,,1、,基本内容,,14,,,,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四、正序等效定则,,2、,附加阻抗和短路电流倍数,,15,,,,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四、正序等效定则,,3、,应用正序等效定则计算,t=0,不对称短路的基本步骤,(1) 计算正常运行状态,求取各电源的,E’’,[0],及点的,V,f[0],(近似计算时直接令V,f[0],=1);,,(2) 制订1、2、0 序等值网络,求取,Z,ff(1),、Z,ff(2),、Z,ff(0),,(3) 由,f,(n),类型确定复合序网,并求取,Z,(n),△,、m,(n),,(必要时,考虑过渡阻抗影响);,,(4) 求f点串入,Z,(n),△,的 后面,f,(3),时的短路电流,此即,f,点,f,(n),时短路电流正序分量;,,(5) 求故障口电流、电压的各序分量;,,(6) 对称分量合成,求故障口各相电流和各相电压;,,(7) 计算短路电流时,可直接运用,I,f,(n),=m,(n),I,(n),fa(1),,16,,五、非故障处电流、,,电压分布计算,①,,各序电压分布的基本特点:,,V,1,:电源点最高,,,离短路点越近,,越低;,,2. V,2,:短路点最高,离短路点愈远,,愈低,电源点,(,内电抗后,),降至,V,2,=,0,;,,3.,V,0,:,短路点最高,离短路点愈远,V,0,,,愈低,,YN,d,,之,△,侧母线降至,0,;,,4.,f,,(1),:短路点,V,2,和,V,0,反相;,,5.,电压不对称程度主要由,V,2,决定。
V,2,越大,电压越不对称;离,f,,(,n),,点,,越远,不对称 程度减弱;,,6.,电流、电压,1,、,2,,序分量经变压器,,,引起相位偏移,且,1,、,2,序偏移,,特点不同!,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17,,六、非故障处电流、电压分布计算,②,,,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f,(n),时短路电流、电压分布计算的基本步骤:,,计算故障点电流、电压的各序分量;,,求各序电流、电压分量在各母线、各支路的分布,,,——,考虑变压器对各序电流、电压的相位偏移作用;,,(3),对各母线、各支路,将电流、电压各相序分量合成,,,——,各相电压、各相电流18,,8-2 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概述,:,I、V 的各序分量经变压器后可能有相位偏移,,,—— 与 T 绕组接线组别、相序分量性质有关,1、,I、V,对称分量,经Y,N,,,y,n12 / Y,y 12的相位变换,(1)、,Y,,y,12,结论:,,1、2序分量经Y,y12后没有相位变换;,,0序分量不能通过Y,y12变压器,,19,,8-2 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1、,I、V,对称分量,经Y,N,,,y,n12 / Y,y 12的相位变换,(2)、,YN,,yn,12,结论:,,1、2序分量经YN,yn12后没有相位变换;,,0序分量经YN,yn12后没有相位变换;,,,20,,8-2 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2、,I、V,对称分量,经 Y,,d,11 的相位变换——,①,结论:,,0序分量不能通过 Y,d11,1序分量经Y,d11,相位超前30,0,,2序分量经Y,d11,相位滞后30,0,,,21,,8-2 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2、,I、V,对称分量,经 Y,,d,11 的相位变换——,②,Y,d 变压器I、V 数量关系:,,,22,,8-3 非全相断线的分析计算,概述:,(1) 断线故障称为 纵向故障——一相断线、两相断线,,,(2),原因——操作、继电保护动作、自然因素,,(3) 分析目的:研究保护动作行为、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等,,(4) 思路与方法:对称分量分解与合成(叠加)原理,,方法与简单短路分析同——故障口:断口,非全相断线类型,故障口电压对称分量分解,特殊相:a相——基准相(参考相),,23,,8-3 非全相断线的分析计算,系统等值序网,概述——,故障口电压平衡方程:,,24,,8-3 非全相断线的分析计算,一、单相断线,(1) 边界条件:,(2) 复合序网:,,25,,(3) 故障口电流、电压序分量:,(4) 非故障相电流、故障相断口电压,一、单相断线,8-3 非全相断线的分析计算——,,26,,二、两相断线:,(1) 边界条件,(2) 复合序网,8-3 非全相断线的分析计算,,27,,(3) 故障口电流,(4) 故障相断口电压,二、两相断线,8-3 非全相断线的分析计算,电流序分量:,非故障相电流:,,28,,8-4,应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不对称故障,,,——复杂电力系统简单不对称故障的计算,一、,网络表示及变量约定:,,29,,8-4,应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不对称故障,——复杂系统简单,f,(n),的计算,二、各序网络的电压方程式,节点,,i,正常运行电压,,1、,正序网络描述,故障口,F 与节点 i,之间的互阻抗,横向故障:,纵向故障:,(1),任意节点,,i,:,,30,,8-4,——,二、各序网络的电压方程式,,1、正序网络描述,(2) 故障口,通式:,F,口输入阻抗,(,自阻抗,),F 与f 间的互阻抗,F 与 k 间的互阻抗,故障口 F 开路电压,,31,,8-4,应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不对称故障,——复杂系统简单,f,(n),的计算,二、各序网络的电压方程式,1、,正序网络描述,(3),横向故障,口,——f,→ k i.e.,f,→,,o,(4),纵向故障,口,——f,→ k i.e.,f,→,,f ’,对1、2、0 序 均成立!,,32,,8-4,应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不对称故障,——复杂系统简单,f,(n),的计算,二、各序网络的电压方程式,2、负序网络描述,(1) 任意节点,,i,——,(2),横向故障口——f,→ k i.e.,f,→,,o,(3),纵向故障口——f,→ k i.e.,f,→,,f ’,,33,,8-4,应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不对称故障,——复杂系统简单,f,(n),的计算,二、各序网络的电压方程式,3、零序网络描述,(1) 任意节点,,i,——,(2),横向故障口——f,→ k i.e.,f,→,,o,(3),纵向故障口——f,→ k i.e.,f,→,,f ’,,34,,任一节点i的U,2,和U,0,:,故障口U,2,和U,0,:,三、横向不对称故障,1.单相接地短路f,(a),边界条件:,,对称分量表示:,,35,,联立求解可得,支路ij的各序电流为,2.两相短路接地f,(b-c),边界条件:,对称分量法表示:,,,36,,联立求解得,3.两相短路f,(b,c),故障口I,2,和I,0:,,37,,四、纵向不对称故障,1、单相(a相)断开,边界条件:,与f,(b-c),边界条件相似,2.两相(b相和c相)断开,边界条件:,同f,(a),边界条件相似,,38,,五、简单不对称故障的计算通式,故障口序电流:,正常运行时故障口开路电压:,横向故障:,纵向故障:,故障口相序输入阻抗:,横向故障:,纵向故障:,,39,,电流系数和附加阻抗:,串型故障、并型故障的概念:,,串型故障:复合序网为各相序等值网络的串联——各相序电流相等、各相序电压相量和为,0,——单相接地短路、两相断线故障;,,并型故障:复合序网为各相序等值网络的并联——各相序电压相等、各相序电流相量和为,0,——两相接地端路、两相短路、单相断线故障,,40,,小 结,,1、简单故障的边界条件和序网连接形式,,2、变压器对正负序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影响,,3、正序等效定则的概念和物理意义,,4、纵向故障的边界条件和序网结构,,5、考虑过渡电阻影响的附加阻抗的计算,,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