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成语(共2页).doc
2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论语学而》(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是很高兴的吗?《论语学而》(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二章【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论语学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论语学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第三章【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而立之年】——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从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第四章【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论语为政》(2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六章【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论语雍也》(611):“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论语雍也》(611):“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陋巷箪瓢】——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论语雍也》(611):“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论语雍也》(611):“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不堪其忧】——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论语雍也》(611):“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第八章【饮水曲肱】——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论语述而》(7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论语述而》(7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曲肱而枕】——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枕:枕着枕着弯曲的胳膊睡形容人生活恬淡,无忧无虑《论语述而》(7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论语述而》(7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论语述而》(71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九章【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论语述而》(722):“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论语述而》(722):“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十章【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论语子罕》(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舍昼夜】——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论语子罕》(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第十一章【匹夫不可夺志】: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第十二章【博学笃志】:广泛学习而且意志坚定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