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三).docx
8页2023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三)一、填空题(每个小题 2 分,共 30 分)1.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工具性与人文性)2.语文课程的理念之一在于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求知欲等,积极倡导 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3. 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 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核心素养)4. 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思维能力)5.新课程教学的总目标在于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6.第四学段要求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 钟不少于 字 (500)7.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教师树立_ 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 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 激发学习积极性教-学-评)8.语文教师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断丰富语言学、 文学、教育学、心理学 等方面的知识, 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提升自身。
(文化修养)9.语文教学课程的主题与载体形式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革命文化)1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内容主要以 组织与呈现学习任务群)11.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整体应紧扣 特点, 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 (实用性)________12.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跨学科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综 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 _能力 (语言文字应用)13.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反应 _要求(核心素养)14.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 _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清晰、明确体现教学目标的育人立意立德树人)15.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善于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学习情境)二、选择题(单选,每个小题 2 分, 共 40 分)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文教学应在师生(A)的过程中进行A.平等对话B.和谐相处C.努力创造D.互相合作2.(D)能力是现代的必备能力.A.写作 B.阅读 C.识字 D. 口语交际3.(A)主要表达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 的整体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A.综合性学习B.阶段性学习C.总结性学习D.实践性学习4.(A)关注学习过程, 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应、及时改良教与学活动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阶段性评价5.(B)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阶段性评价6.(A)是指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 大课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不同内容和方法 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表达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A.开放性 B.实践性 C.科学性 D.人文性7.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A)资源A.课外学习 B.课外活动 C.课外实践 D.课外科学8.下面对语文课程的根本理念理解错误的选项是(B).A.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B.把握语文教育的方向C.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D.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9.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A)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全面评价 D.综合评价10.“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应该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面向 全体, 落实到全体学生身上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D)素养A.写作 B.阅读 C.口语表达 D.综合11.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建议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B.重视价值观的正确导向C.教学中努力表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D.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2.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建议的具体建议包括哪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B.关于阅读的评价C 关于写作的评价D.以上都对13.综合性学习缺少“语文味”的几种倾向是(A)。
A.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成思想品德教育课B.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变成了历史课C.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成了数学课D.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成了自习课14.第四学段, 对于识字与写字,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 典,独立识字, 会用多种检测方法, 累计熟悉常用汉字(B)个A.2000 B.3500 C.2600 D.650015.第四学段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 140 万字, 其他练笔不少于 1 万字, 45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C)字的习作A.200 B.800 C.500 D.60016.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不包括(D)A.坚持素养立意B.坚持依标命题C.坚持科学规范D.坚持开妆右撤17.第四学段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方案,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B)万字A.200 B.260 C.300 D.40018.关于跨学科学习的教学要求,下列表述有误的是(D)A.第一至第三学段以观察、记录、参观、体验为主B.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C.要拓展学习资源,增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D.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成果19.下面几个学习任务群中, 应紧扣“实用性”特点, 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开展教学的是(B)A.跨学科学习B.实用性阅读与交流C.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D.整本书阅读20.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 (B)学习的环境。
A.平等 B.探究 C.展示 D.宽松三、简答题(共 4 题, 30 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6 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全面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8 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 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 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 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 一 个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 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 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 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8 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 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 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 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 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 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 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8 分)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 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 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 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 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 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 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 愉快地对话, 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 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 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 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 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 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 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