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育才卓同国际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月月考试题.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45163664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育才卓同国际学校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计60分)1.《战国策》中记述,赵武灵王就能否攻打中山国咨询谋臣,得到肯定的回答理由是,中山国君主重用读书人,并善待贤者重用读书人导致百姓求虚名而不务本,善待贤者则会使农民懒惰而士兵怯懦,其国必亡这种认识( )A.具有法家思想的特征 B.反映出儒家思想被各阶层所排斥C.本质上属于小农意识 D.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形成2.“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3.在中国古代,一代一代的诗人们唱出了无数振奋人心的黄钟大吕之声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这是鲍照的决心和誓言大鹏一日从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李白的宏伟之志。

      对于这类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唐代诗僧皎然用“忠”、“志”、“力”去标举它这反映了(  )A.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B.儒学精神融入社会生活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4.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据此董仲舒构建“天”的哲学的目的是(  )A.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性 B.吸收道家、阴阳家的学说改造儒学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 D.利用“天人合一”论证儒家学说5.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争霸战争频繁,管仲提出:“国之所以为国者,民体以为国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表明他(  )A.代表平民阶层的利益 B.推崇儒家的治国理念C.反对频繁的争霸战争 D.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6.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写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和推广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只有把人研究透了,才能正确地认识自然界 B.从思想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古代科技未以能实现突破的原因C.个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D.人与自然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7.图1是据《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的古代数学家的历史分布图导致1500—1800年间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数学地位的提高C.科举考试的推动            D.经世致用的盛行8.三国时期,官学一蹶不振,家庭教育模式兴盛王昶要求子孙“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  ) A. 儒家思想日益衰落         B.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C. 传统文化走向断裂          D.“贵儒”又“尊道”9.有学者认为:秦代曾经试图建立一个完全依靠外在的制度与法律管理的国家,但到了汉代,实际成功的却是以经典为依据的道德教育加上以法律为依据的外在管束的所谓“霸王道杂之”的方式。

      这一变化说明(  )A.汉代政权管理方式兼具儒法思想 B.儒家思想战胜法家思想成为主流C.汉朝在选官标准上以儒学为依据 D.以人为本的封建官僚政治已形成10.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 ①② B. ②③C. ①③ D. ②④11.黄宗羲说:“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制为二,乃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生是( )A.孔子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12.就整个宋代社会而言,宋代妇女再嫁者不是极少,而是较多。

      如大诗人陆游的妻子唐婉,在和陆游离婚后而改嫁;又如,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母亲谢氏,王安石的儿媳庞氏,岳飞的前妻刘氏等等这从侧面反映出( )A. 理学尚未影响到社会生活 B. 商品经济影响民众婚姻观念C. 宋代朝臣和名士的示范作用 D. 宋代社会生活相对较为开放13.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壮大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14.清朝学者赵翼说:“两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察举标准来源于《五经》 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 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15.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制至明而显。

      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 B.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C.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16.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学为教的政策该观点说明在中国古代( )A.儒家学说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B.汉代及以后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旋律C.汉武帝确立了教育的基本内容 D.汉武帝是儒学教育的开创者17.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在它的初创和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程朱理学的演变正是如此下面不能说明材料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客观上有利于求科学之真 B.重义轻利阻碍商品经济的转型发展C.理学取代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D.官方哲学左右知识分子的治学态度18.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描写太守的女儿杜丽娘,梦中爱上少年书生柳梦梅,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

      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赴试,杜丽娘的鬼魂与之见面,并获再生杜父反对他们结合,经杜丽娘一再坚持,加上柳梦梅被点中状元,由皇帝做主,二人终于成婚材料反映了(  )A.科举制改变了官员的恋爱、婚姻观 B.婚姻自由成为了社会时尚C.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批判 D.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19.“虽治生(做生意)亦是讲学中事但不可以之为首务,徒启营利之心果能于此处调停得心体无累,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贤据材料王阳明的言论( )A.强调要存理去欲 B.可反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C.认为经商和做学问能够相互促进 D.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20.下表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体现的共同主题(  )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启蒙与救亡并存 B.推动中国近代化C.实行民主政治 D.实现民族独立21.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  )A.缺少近代化色彩              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C.不够系统和完善              D.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22.某学者在评价洋务派时指出,他们存在这样一种误解:如果一个人同时读《孟子》和一本西方机械手册,那么《孟子》的意义对他和他的古代前辈是完全一样的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洋务派(  )A.狭隘地理解了西学的范畴 B.未能突破“夷夏之防的传统心态”C.否定了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 D.低估了西学对中体的冲击作用23.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运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是孙中山先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重要思想之一,这思想主要体现了(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济,发展民族工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24.对下面的历史漫画表达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科学技术能彻底治愈画中人的病症 B.学习西方尚处于学习“器物”的层次上C.已经认识到只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救国 D.清政府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25.图1是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1897年的日记,由此可见(  ) A.儒学逐步被清政府废弃         B.西学己经成为社会主流C.废除科举遭到基层抵制         D.传统华夷思想发生变化26.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尔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思想自觉上又进一层。

      材料中“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 (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