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富硒大米种植与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3页黄河口富硒大米生态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单位概况东营市蓝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1 年 4 月,以水稻种植、畜禽水产养殖为主业现有稻蟹生态混养基地 900亩、家禽 10000 只公司拥有固定资产 500 万元,员工 30人2011 年实现销售收入 1600 万元二、项目背景黄河口大米产于黄河三角洲一带,尤以东营市垦利县为 多,所产的大米以其颗粒均匀、晶莹剔透、粘度适中、香甜 可口、营养丰富,而成为稻米中的上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 “东营珍珠米”,深受市场青睐黄河水所含泥沙中,富含氮、磷、钾等多种化学元素, 还有大量有机质黄河三角洲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在 600 毫米左右,而又多集中在水稻孕穗的关键时刻另外,黄河口新淤地含有少量盐碱, 这些都是黄河口大米品质优良的形成因素黄河口大米还因生长期长(160--180 天)、气候条件特殊,加上选用优质粳米品种和使用黄河水灌溉,形成了黄河入海口大米独特的品13质:它晶莹透亮,胶稠度长,弹韧不粘,甘醇清香米质垩 白较小,米粒饱满晶莹,拥有特殊的营养:高蛋白质(≥11.6%), 多氨基酸(六种以上)黄河口大米无论蒸、煮皆清香可口,早在八、九十年代 就已誉满京津,实为粳米中上乘品。
1990 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无公害食品”,2003 年上海农展会上被评为畅销产品,2011 年 11 月黄河口大米荣获首届黄河三角洲高效农业投资贸易洽谈会金奖,2011 年八月黄河口大米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从此实现了原产地法定保护近些年来,由于黄河口大米知名度和生产效益的不断提高,吸引了众多商家进入该产业领域其中生产规模比较大的公司和经济组织有东营市三明林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垦利县万隆农林经贸有限公司、东营一邦农民专业合作社、垦利民丰社大米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目前全县从事黄河口大米种植加工的企业和合作组织有十多家,总种植面积约 4 万亩, 占全县总面积的 70 以上%左右这些公司和合作社的介入, 不仅打破了传统生产方式,实现了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而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提升了黄河口大米的质量水平和产品档次目前三明林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种植的 CEB 营养米、一邦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黄河口生态绿色大米、万隆农林经贸有限公司种植地香米等产品,在档次和价值上不亚于金健、国宝、北大荒等中国十大品牌大米可 以说垦利县的大米产业正在由普通食量产业向高档消费品产业转变。
鉴于此情,公司紧随健康、营养的市场消费趋势, 立足于自身技术优势和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健康、营养的富硒大米,以期推进黄河口大米产业快速升级三、必要性、可行性(一)必要性1、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需要 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粮棉油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耕地和水资源约束日益增强,种植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加快转变种植业发展方式,加强设施装备建设,优化种植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强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促进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垦利县虽是一个农业大县,但因受土地条件限制,食粮(小麦、水稻)生产面积相对不足,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粮食 生产能力,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本项目的实施,不仅进一 步扩大了垦利县水稻生产面积,同时也能够促进单产水平的 提高,对于巩固垦利县粮食供给能力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2、是保障食粮消费营养健康的需要 众所周知,当今不良环境因对人体健康构成的威胁日益加重,人们对健康、 益寿的饮食结构的追求越来越迫切。
硒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其作用与维生素 e 相似,但效力更大,可调节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影响某些重要酶的代谢及活性,调节维生素a、c、e、k 在体内的吸收及消耗,参与辅酶a、q 的合成, 提高肌体的免疫力,抗衰老硒对一些致癌物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能抑制化学致癌物、分解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四乙铅基等,还能将长期积存在人体中的有害金属离子如铅、汞、砷、镍等排出体外,具有天然的解毒、排毒作用可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预防心血管病人体中硒的摄取,主要依靠食物含的硒资料表明,我 国约有 2/3 的地区属于国际上公认的缺硒地区,其中近 1/3 为严重缺硒地区,全国有 70%的人口在缺硒地区生活有关专家呼吁,尽快开发富硒食品,要像重视补碘一样,重视贫 硒地区的补硒工作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富硒食品种类却很 少加强富硒食物的生产,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3、是垦利县大米产业升级的需要1964 年垦利县在盐碱地上引水试种水稻并获得成功,从此开启了垦利县水稻生 产历史之后,随着灌溉条件的改善垦利县水稻生产得到长 足发展1985~1989 年,水稻种植面积和单产逐年增加1990 年,国家计委黄河三角洲开发试验项目在境内全面实施。
当 年开发荒碱地 6 万余亩,并成立全市第一处水稻农场1991年,境内水稻种植面积达 8800 公顷,之后,由于黄河长时间断流,枯水期的延长,水稻面积急剧下降1992 年,境内水稻种植面积降到 461 公顷1995 年后,随着金珠一号等早熟品种的引进和汛期植稻技术的推广,水稻生产开始恢复, 种植面积由 1992 年的公顷,增加到 2000 年的 8614 公顷之后,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和黄河来水量少、水费高等因素的影响,水稻种植面积逐年调减至 2002 年,减到 3171 公顷近几年来,随着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稻田机械化作业程 度的提高和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垦利县水稻种植效益 实现了稳步增长,近五年的时间里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 4500 公顷以上,生产效益超过棉花种植因而,吸引了大量商业 资本的投入和运营,促使垦利县的大米产业向着规模化种植、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格局发展本项目立足于规模 化种植和产品品牌建设,以绿色功能性稻米为主攻方向,提 高产品档次和经济价值,步带动和促进垦利县黄河口大米产 业升级4、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广标准化富硒水稻栽培新技术,选择符合无公害稻米生产要求的环境条件,指导农户使用有机肥料,应用生物技术,为农民提高农田机械化作业服务,实现从“田间到成品”的全过程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
通过合同、合作等方式,与农户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通过提高产 量水平和市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二) 可行性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保障粮食有效供给,不仅要努力增加总量,还要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从品种结构看,主要是确保水稻、 小麦、玉米完全自给水稻要在扩大双季稻、稳定南方籼稻生产的同时,支持东北“旱改水”、江淮适宜区“籼改粳”,扩大粳稻生产‥‥鼓励高产创建与产业技术体系结合,与科研单位结合,与培育种粮大户、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结合,与推进专业化服务结合,与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渠道、规模化生产的新路子、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推进标准化生产,做到设施标准化、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提升创建水平” 2009 年山东省政府发布了《山东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20)》鲁政发[2009]105 号),规划到2020 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 1000 亿公斤,比 2008 年提高 150 亿斤其中黄河三角洲地区承担的增产任务是 20 亿斤,主要的增产途径是中低产田改造和荒碱地利用,水稻是实现荒碱地利用唯一的粮食作物。
2010 年 7 月水利部牵头国家有关部委对山东粳稻(山东全部为粳稻品种)进行了专题调研,显示出国家对水稻、特别是粳稻生产的重视2、符合我国粮食产业化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对稻米品 质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提高稻米品质和安全性,是扩大稻 米这一商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前提,因此,加快我国水稻 生产发展,特别是以优化水稻为基础的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 的产业化发展,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3、生态环境条件优越 垦利县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 12.4℃,全年日照时数 2780.3 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 127.6 千卡/cm2,平均降雨 560mm, 无霜期 213 天,充足的光照和热量非常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对稻米品质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光照、湿度、地理与土壤等因素,而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条件具显著的地域性,适宜于一季稻的高产优质栽培肥沃的黄河冲积土壤是黄河口大米独特品质形成的基础条件垦利县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土壤中沉积了黄河水中携带的氮、磷、钾等多种人类必需的矿质元素和大量有机质,土壤质地与肥力状况对水稻品质影响很大。
再加上土地淤备平滩,造陆时间短,属于原生态新生土壤,耕作时间短,土壤矿物质丰富,水土无污染,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残留少,人流、物流、工矿企业少,污染面源少,大气质量优良,为黄河口大米独特品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独有的水文条件是培育黄河口大米独特品质的重要条件土壤水分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大,水稻开花至 成熟期,通过科学灌溉,土壤水分处于适宜状态,有利于稻 米外观品质超群与加工品质垦利县除年降雨 560mm 左右外,黄河水常年不断流,黄河横穿县境 109.5 公里,年均径流量 275.24 亿立方米,年均流量 873 立方米/秒特别是近几年来,该县通过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县引黄、 灌水、排涝等水系工程完善配套,年水库蓄水量在 2 亿立方米以上完善配套的水系和充足的蓄水量,完全能够满足水 稻生产的需求,对水稻生产十分有利,适时排灌不仅满足水 稻对水分的需求,而且可以显著改善稻米品质4、有技术保障公司现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 2 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 6 人公司与硒肥专业生产企业东营市盈源肥业科技优先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肥源有保证5、有成熟的市场连续十多年的全国性展会宣传推销, 在省内黄河口大米已成为知名品牌,在全国也稍有名气;富硒大米的保健作用,业已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因而,黄河口富硒大米市场开发和销售不存在阻力。
6、公共基础条件良好 项目所在地明显的区位优势永安镇是山东垦利县的中心镇,是垦利县城镇建设一体两翼 之一项目区通过 S228 省道接东青高速公路和济青高速公路,到达济南、青岛仅需 2 个小时,通过 S315 省道西通胜利黄河大桥直达天津、北京,北沿东红高速公路直达东营港到辽宁、沈阳、大连等地,现已启用的东营飞机场座落于该 镇境内,海运、陆运、空运便捷,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 达的交通网络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完善四、市场发展前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稻谷生产国, 2009/2010、2010/2011、2011/2012 市场年度,中国水稻产量分别是 1.3657 亿吨、1.37 亿吨、1.39 亿吨预计,同期国内需求量分别是 1.3432 亿吨、1.35 亿吨和 1.37 亿吨预计,均小于当期的粮食产量,最近三个市场年度,中国还分别出口了 65 万吨、50 万吨和 60 万吨预计的稻谷每年约按 120 公斤计算,大米的产量能够养活大约 90%中国人口2004 年以来,随着我国大米连续 5 年产不足需,库存持续下降,国内大米市场已由过去的长期供大于求,价格低迷,转为供给偏紧,预计这种状况至少还要持续几年以上。
从消费趋势上来看有以下动向: 一是高端大米市场前景广阔2008 年 7 月,日本“越光”大米进入中国, 先后在北京和上海以每公斤约 99 元的天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