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生活广场项目边坡抗滑桩施工.doc
24页目 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31、编制依据…………………………………………………………………42、编制原则…………………………………………………………………4二、工程概况…………………………………………………………………41、工程概况…………………………………………………………………42、工程简介…………………………………………………………………43、结构概况…………………………………………………………………5三、地质构造概况……………………………………………………………z第二章:施工准备………………………………………………………………6一、技术准备…………………………………………………………………6二、物资准备…………………………………………………………………6三、施工现场准备……………………………………………………………7四、施工机械准备……………………………………………………………7五、劳动力需用计划…………………………………………………………8六、主要施工段划分与施工方法……………………………………………81、施工段划分……………………………………………………………92、施工方法………………………………………………………………9第三章: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9一、施工技术要求…………………………………………………………10 二、人工挖孔桩施工顺序…………………………………………………11三、人工挖孔桩施工………………………………………………………11四、砼护壁施工……………………………………………………………13五、钢筋笼制作安装………………………………………………………14六、桩芯砼灌注……………………………………………………………15七、安全保证措施…………………………………………………………16第四章:挖孔的注意事项……………………………………………………18第五章:监控措施……………………………………………………………18第六章:文明施工措施………………………………………………………19附件 1:抗滑桩平面图2:施工进度计划3:监测观测点图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1、编制依据:(1)建设项目勘察设计任务书、图纸和说明书;(2)建设项目设计图纸和说明书;(3)本工程采用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4)国家及地方有关基本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 《建筑边坡工技术规范程》GB50330—2002(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2003(8) 《组合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9)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B50202—2002(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4) 《砼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H10—95(15)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6)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7)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03G101-12、编制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及有关部委、当地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定;(2)落实合同条款的各项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合同规定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各项目标的实现;(3)根据施工任务特点,充分发挥施工队伍特长,合理部署施工力量;(4)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要求安全措施可靠,管理制度完善,确保施工生产安全,施工场地布置标准化、规范化,创建安全文明优良工地;(5)精心策划,优化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确保高速、低价、优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建设单位: (2)工程名称:XXX 城市生活广场二期基坑边坡临时支护工程(3)工程地址: (4)设计单位: (5)监理单位: 2、工程简介(1)本工程由于 XX 城市生活广场二期基础工程,形成基坑边坡,边坡高度约 6m,边坡外侧约 3m,原盘溪路面的条石挡墙高度约 10m,为了确保基坑的施工安全,盘溪支路条石挡墙的常使用,在基坑边坡原盘溪路面的条石挡墙排水涵洞两侧各 12m,总长度约 24m 段增设临时支护抗滑桩2)边坡抗滑桩设计为排桩支护,桩距为 3m,桩长约 12m,桩径为1×1.5m,共 9 根抗滑桩,排桩连系梁载面为 1.5m×0.5m3、结构设计概况(1)边坡抗滑桩设计商品砼强度为:桩底垫层 C30、护壁砼为 C20、桩芯砼为 C30、连系梁为 C30,嵌固进入基岩 4m2)主筋采用 Φ22,箍筋为 Φ12,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50㎜3)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 35d,接头不大于 50℅三、地质构造概况1、本工程地貌位于龙王洞背斜南西翼,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层倾向 260°~274°、倾角 12°~18°、取产状 270°∠15°,施工区内无断层通过,地质构造条件简单。
2、通过对附近基岩出露地段的调查,勘察区内岩体中主要发育 2 组构造裂隙,裂隙 LX2,产状为 120°∠78°稍曲,裂面较粗糙,微张~张开状,无充填,局部强风化层充填,延伸 2~4m,裂隙间距 3~5m,该结构面结合较差,属于硬性结构面,裂隙 LX2 产状为 40°∠80°平面直,无胶结、无充填,微张状,延伸大于 6.0m,裂隙间距 5~8m,该结构面较差,属于硬性结构面,砂岩层面裂隙,微张~张开状,表面平直,无胶结、无充填、结合差、属于硬性结构面3、岩土体的自稳性较好,可塑性为硬状粘性土,或稍密以的碎块石土,基岩中为 1.05m—1.2m,软弱粘性土或松散易跨塌的碎石层中为 0.5m—0.6m第二章、施工准备第二章、施工准备本工程人工挖孔桩挖方量 290 立方米,桩平均深度达 12 米,最深约13.5 米以上,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安全设施、机械设备等投入量大为了施工顺利进行,必须做好技术准备、物资准备、施工现场准备、施工机具准备以及统筹安排施工力量和创造一切有利的施工条件一、技术准备1、组织施管人员熟悉图纸及地勘资料,水文资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交有关部门审批,并将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2、根据地下土质、水量大小编制具体作业计划3、按基础平面图,设置桩位轴线、定位点;浇钢筋混凝土护井圈,测定轴线、高程控制点放线工序完后,立即办理预检手续4、落实好操作班组,做好各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5、掌握工程质量控制目标、进度目标、安全目标,确定工程质量控制点,做好预防工作,落实到人6、开挖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前对吊具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二、物资准备1、施工现场抽水设备材料准备2、绞架防雨棚材料,12V 安全电压调压器,检查桩孔内有害气体需用的鸽子3、施工安全设备材料:送风机、送风管、爬梯、氧气袋等4、操作队伍人员的组织、调配,应确保工程不至于因劳动力不足而停滞、脱节、影响工程施工三、施工现场准备1、施工现场道路(材料堆场)准备:本工程在 XX 城市生话广场基础平面柱距之间修临时施工便道,便于所需材料的运输及各材料堆放场所地四、施工机械准备1、开挖桩基需预备一台 15KW 发电机组(用来解决停电后桩内应急问题) 2、现场抽水、排水需用三相潜水泵 2 台,二相潜水泵 4 台3、送风机和送风管道 4 台及 50m 管道4、安全电压调压设备以与供货商签定购买送货协议,开工后即可供应保证使用。
5、根据现场情况,由于桩孔较深、钢筋笼长等原因施工期间需在 XX城市活广场二期工程中借助二台 QTZ63 塔吊,作为垂直、水平运输工具6、塔吊使用时间 2012 年 3 月 2 日至 2012 年 4 月 12 日施工阶段机械配置施工阶段机械配置序 号设备名称型号单 位数 量功率 KW总功率备注1空压机台218.537破碎坚硬石 方送风等2三相水泵台23.06排井内水3二相水泵台41.53排井内水4QTZ63 塔机台23636吊运土石方5钢筋调直机台199加工钢筋6钢筋切断机台177加工钢筋7钢筋弯曲机台133加工钢筋8电焊机台122KVA22焊接钢筋9砼输送泵台1110110泵送砼13振动棒台21.12.214水钻台431215电动卷扬机台4312五、劳动力需用计划分项工程劳动力需用计划表分项工程劳动力需用计划表序号分项工程名称工 种正常需用人数增加人数备 注1土石方开挖 石 工8(人) 8(人)孔桩成孔2钢筋制安钢筋工 4(人)4(人)3架子工程架 工2(人)2(人)爬梯设置等4模板工程 模板工 2(人)2(人)5砼工程砼 工6(人)6(人)6机操工4(人)窜筒升降7维修工1机械维修六、主要施工段划分与施工方法1、施工段划分::本工程基础施工是重点阶段,为了能有效合理组织流水作业,充分利用现场施工条件,将基础工程所处位置划分为两个主要施工区段,使施工工序形成合理的流水施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第一流水段:1~3#、5~7#、9#桩孔第二流水段:2~4#、6~8#桩孔2、施工方法:、(1)人工挖孔桩:由人工从上至下逐层开挖,遇坚硬土层、岩石用空机压带针破碎提土用桶装、胶笼、卷扬机等人工扎护壁钢筋、置模、浇砼;钢筋笼人工绑扎,塔吊安装就位,浇筑桩芯砼、养护2)连系梁用人工开挖基槽土石方、浇垫层,扎钢筋、支模、浇砼养护、回填土石方等方法3)抗滑桩针对性采取相应施工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第三章、人工挖孔桩施工第三章、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方法一、施工技术要求一、施工技术要求1、桩基放线开挖前应根据现场勘测情况,深基坑应按规范规定放出边坡线,进行边坡防护处理后,在进行施工桩基2、本工程设计桩径及地勘资料反映,桩深达 12 米以上,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采用如下施工安全措施、桩深小于 12 米桩径按原设计不变 3、桩护壁厚度 200mm 厚,护壁钢筋为 φ10@200、φ8@200;护壁砼 C20(见附图) 4、桩开挖采用人工分段分层开挖方式进行,为确保桩基开挖作业安全,开挖过程中根据各桩号具体标高,留一部分土方回填至设计桩顶标高位置。
由于受施工场地的限制堆积土不能过高,按规范规定挖出的土方应远离桩基 2 米以外堆放,待抗滑桩全部施工完毕后,土石方应及时组织运至场外指定位置堆放5、桩开挖施工应有序进行,不得随意切断场内临时排水沟道,挖某处地槽前应将要切断的排水沟改道后再进行施工,以免造成排水不畅6、桩上提土时,应注意坑下操作人员的安全,坑内设安全棚,应急爬梯,爬梯采用 Φ14 圆钢加工焊接牢固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在坑内休息二、人工挖孔桩施工顺序:1、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引桩→挖第一节桩土石方→绑扎护壁钢筋→支护壁模板→浇护壁砼→拆除模板→搭设防护棚绞架等→引线做点→挖第二节桩土石方→绑扎护壁钢筋→支护壁模板→浇护壁砼(循环进行直至设计深度)→桩孔验底→安放钢筋笼→浇灌桩身砼→养护2、定位放线和轴线控制在桩基础开挖前,按设计施工图核对基础的纵横轴线编号和基础施工详图,用全站仪或经纬仪确定基础定位轴线,并设龙门桩,建立轴线控制网,根据控制网相应基础纵横向轴线用经纬仪测出每个柱的中心,利用相邻桩中心线引出十字交叉线(中心 1.5m 以外)打桩固定,第一节护壁浇筑拆模后,将木桩上纵横轴线引测到护壁上,并涂上红油漆,以便随时用广线、吊线锤、钢卷尺检查轴线偏移及桩垂直度 。
三、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1、开挖前应设好周围排水沟,清除桩内杂物,平整场地,挖孔顺序根据土质、桩孔布置形状及工程进度而定2、防止杂物及地表水流入桩内,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