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炳林·废弃物品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创新应用(精品).doc
9页湘潭县2016年度教育教学教研论文评选论文题目 浅谈废弃物品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创新应用 学 段 小 学 学 科 美 术 作 者 唐炳林 任教学校 石潭镇古城中心小学 联系 13762217821 推荐意见 浅谈废弃物品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创新应用内容摘要:当今农村小学美术课程仍然处于被动开展状态,多数地区并未完善美术课程课堂标准其中主要原因有,无规定课时、无完善的教师资源、教材供应不全导致美术课程停滞,更甚者以其他科目代之使小学生无法接近美的传递如能将费用低,成果高,益发展,出作品的新思路带进农村美术课堂,会更利于农村美术课堂的开发将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品更好的利用本文将着重于从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再利用的理念运用到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从废弃物品的应用前景,分类,在课堂中的运用等几方面提出观点。
能零费用的促进学生美术课堂实践,给学生新颖的美术创作效果,灵活实现教材内容,创新的教学手法从而丰富农村美术教学课堂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进而培养师生对身边美术的实用创造性关键词:废弃物品 农村小学美术 课堂 创新应用据调查某乡镇小学的美术课程只有一年级学生配备美术教材,其他年级并无美术教材,而担任美术课的老师也都由其他主科老师兼任更有时是将其美术课改为其他科目以至于美术教学活动少之又少学生无法更有效的开发与接触美术活动多数美术课也只是跟老师在黑板依葫芦画瓢,无法延伸自我创新发挥美术课由于受到资源以及美术工具的限制,无法接触新颖的美术教学从而将美术于他们从摇篮里就予以扼杀了但并没有因为没有美术课的引导而让学生对美没有了认识如果我们能更好的更有效的改变这种将要窒息的美术课程在农村课程中回到独树一帜的地位运用低消费,高质量的美术成绩就可以从身边寻找发现美得痕迹例如废弃物品也是美的发现一、废弃物品在农村小学美术的应用前景 其实在农村美术的开展上最大的阻碍就是高消费的美术材料大部分家长会在乎于购买美术材料费用上导致美术课程无法前行介乎于只有一些家境较好的孩子能在校外的美术班中学习,其他孩子只能望而怯之。
如果能将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品更好的利用在美术课堂上无疑是对农村美术课堂的开发注入了新血液 日常生活的废弃物品在美术课堂的利用,对开发农村小学生的新思路以及创新农村美术课堂的教学和用更多的钱去购买工具材料更能让家长接受,通过身边的废气物品去改变生活的视野 废气物品的再利用于美术课程之中无疑是对美的再现如能适当准确的运用废弃物品更丰富小学生的发现能力,提高理解对身边物品的多功能作用,实现美术课程的灵活多样化,更有效的去完成教学重难点 日常废弃物品大多都是小学生身边的物品,更易发掘与收集在对于废气物品的创作上也更为熟悉,通过身边不要的物品,原本并不起眼的物品,由自己的小手与想象力去完成从而某种程度上能更好的去发现小孩子好奇的天性与特别的创造力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对小孩子的想象力以及细心去寻找有用废弃物品甚至原本不存价值的物品也会被他视为珍宝 总概而论,在农村小学美术中运用身边的废弃物品进行美术教学,对小学生的细心发现,勇于创造,灵活课堂教学更有效的从身边发现美,提高小学生对身边物品的利用价值与审美观会比单一的跟着老师依葫芦画瓢更有效去激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家长对这一提高美的概念的课程接受。
二、废弃物品的分类 在农村家庭的生活环境中,只要善于发现与寻找,废弃物品的存在是丰富多彩的它存在于家庭学习生活之外的各种再可回收资源,废弃物品的产生并不是垃圾的产生而只要我们能更好的看清各种废弃的物品的作用可以更好的开发它存在的价值1.纸篓里的新生命--随手丢弃的报纸、本子、包装纸2.政府的头疼,环保的心病--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3.破碎的依然可以还原--玻璃瓶和碎玻璃片4.人们手中所谓的破铜烂铁--易拉罐、铁皮罐头盒、废电池 图1:包装纸装饰 图2:制作塑料瓶水车三、废弃物品的选择与收集 家庭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废气物品的产生是因家庭生活用品的产生废气物品通常分为一般垃圾,资源垃圾,废除垃圾 而在美术课程中运用到的一般是资源垃圾包括纸类,易拉罐,塑胶,水管等可回收垃圾例如 纸张: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纸类,可根据纸张的不同程度创造作品,比如运用废气报纸沾水固定形状进行上色可以制作出小学生自己想象的东西废纸可以进行物体粘贴而改变物体装饰 易拉罐:易拉罐是最实用的再生利用资源,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创造改变易拉罐的造型与加工完成一个精美有实用的美术成品笔筒或小件物品存放。
图3:易拉罐“垃圾桶” 树叶,残花:这是一种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废弃物品树叶的造型本身不一,从而可以使小学生在寻找树叶的时候细心发现树叶的不一形状与颜色,凋落的花朵可以夹书成为脉络清新的书签或粘贴做其贴花 为了方便收集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小组形成共赢状态,将身边可以变废为宝的物品能从身边小事进行发现美与创造美四、废弃物品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曼罗兰的这句话是美术教育最深刻的引导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美来源于生活的一点一滴少儿美术作品的天真烂漫和荒延性正是其魅力所在[1]如果将生活中的各种可在利用资源灵活有效的运用在开发本土美术创新教育中节能有效的完成美术课堂教学任务,丰富师生课堂开发能力本文将由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一) 欣赏分析,教会学生理解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萌生状态,对各种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心,他们喜欢去发现去寻找甚至喜欢一切新发生的事物对每个事物的理解都是万马行空废弃物品在小学生看来本身就不具备美的形象并“看不出”废弃物品的“美”[2]怎样让废弃物品在小学生心里体现美的概念,老师应带动学生解剖每个变废为美的作品,通过学生自己加以感受去裁剪,添加装饰让原本丢弃的东西有更大的利用价值。
二) 观察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美 由于小学生缺少美术欣赏的方法和经验,当面对一件作品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用现有经验来判断,而世俗的“像不像”、 “画的是什么”等审美态度只能使美术欣赏活动误入歧途而利用废弃物品完制成的作品在小学 小组课堂讨论生的心中是有自己动手完成的肯能会更易于理解但并不是没一件手工作品都能一眼就看出背后的意义,教师便可在这时候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观察和讨论来总结比如先可以从是 由哪些废弃物品材料,及其创作的元素来分析某件废弃物品的作品中的艺术特点,形式和风格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 (三) 组合装饰,鼓励学生创造美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电视节目《大风车》中的主持人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性思维,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精心组织的游戏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学,真正做到“娱有所乐、学有所得” 小学生尤其天生喜欢赞美和鼓励。
教师对学生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默许的点头,鼓励的话语,使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器重、关切[3]创造的核心是创新,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正是活跃的时段,如何在课堂上运用废弃物品来改变课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融入生活,调动想象力,开发事物创造力凭空想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将生活中的事物做引子加以联想,试着从改变外形到添加装饰都是小学生对创新的一种新的认识有一则故事,教授将一张白纸上画一个点问学生是什么,多数同学未经思考的说白纸和黑点,但放之小学课堂回答竟是千奇百怪甚至是在以后就加有夸张化的回答思维一经打开创造是无所能及的 2.多元化材料,表达内心感受废弃物品于生活中是遍布广泛并且是小学生都有接触有小学生从小爱好收集废弃物品但数量增多却又不舍扔掉,将这些废弃物品在重新制作小孩子心里总是会投入更多的感情3.与家长共同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4]以兴趣做引导,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中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农村很多家庭至今都认为花时间在美术教育中花钱是一种教育缺陷,从而遏制了小学生对美的寻求但将生活中的瓶瓶罐罐加以装饰成为生活中的一道亮眼的风景,家长也会更配合学校美术教育和鼓励学生创造思维。
五、 废弃物品的运用在课堂中的成效 生活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废弃物,如喝过的饮料罐,废弃的彩色包装纸,过期的报刊杂志,小纽扣等,其实这些废弃物都是可再加工利用的,都是美术课上的好材料,关键是你是不是有心人,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双手甚至在课后学生自主发现并将以废弃物品装饰教室,自制小玩具也很大程度的减少学生不带工具上美术课的现象积极参与课堂废弃物品的再利用是环保意识融入课堂,由生活带入课堂再走进生活的创新课堂教学参考文献:1《主观性与客观性---对艺术的新解释》[美]苏兹·盖布丽克 艺苑·美术版出版社1997年第2期2《美术教育中青少年危机的探讨》王大根 中国美术教育 1994年第5期3《教师期望对幼儿的影响》孙桂珍 教育导刊 2008第4期4《新农村建设中的家庭教育问题》李伯玲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