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语言文字运用】考点45 逻辑推断(新增考点)(含答案).docx

45页
  • 卖家[上传人]:徐**
  • 文档编号:595764808
  • 上传时间:2024-12-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4.23K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考点45逻辑推断(新增考点)1. 考点分布(2024年·新课标Ⅰ)22.文中画波浪线的“恢复疲劳”,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2. 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1.形式上,命题方式较为灵活2.考查上,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的严谨性的考查备考策略】1.落实基础掌握基础知识,扎实阅读素养2.回归教材落实好教材内文本的解读,注重积累3.加强练习通过针对性练习,掌握鉴赏技巧一、教材定位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二、基础知识考点精讲01 逻辑的基本规律(一)认识规律u 规律一:同一律同一律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即“A就是A”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都要具有确定性,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逻辑错误类型混淆或偷换概念和混淆或偷换论题逻辑错误类型及事例分析(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例如,某报刊载一则小品文,讽刺一些恋人的“向钱看”:小伙子:“你老是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姑娘:“怕什么!裴多菲都说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价钱低了能行吗?”显然,这位答话的姑娘故意偷换概念我们知道,所谓“高价姑娘”的“价”,是“价格”的“价”。

      人们是用“高价姑娘”来贬斥那些把爱情当作商品加以买卖的姑娘而裴多菲诗中“爱情价更高”的“价”是“价值”的“价”这句话是在赞美真正的爱情比生命还要宝贵因此,同一个字(“价”)表达的是不同的概念,但上述答话的姑娘却故意将它们混同起来,用前者偷换后者,这是一种明显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2)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例如,有人在讨论中学生需不需要学习地理时讲过下面这样一段话:“我认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对某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的学习完全可以和对这个国家历史的学习同时进行我主张将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是方便的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否则就会造成地理和历史的分裂,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分析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谈话者最初提出的论题是“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而随后所论述的却是另一个论题——“将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显然,谈话者是把后一个论题与前一个论题混淆起来了,因而他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后一个论题去偷换了前―个论题u 规律二:不矛盾律不矛盾律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时是真的,必有一假,即“非A即B”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

      逻辑错误类型自相矛盾或者悖论逻辑错误类型及事例分析(1)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两个命题例如下面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年轻人顿时哑口无言,满脸通红为什么这个年轻人会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呢?因为他的想法包含了逻辑矛盾他一方面承认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承认作为存放这种溶液的器皿是万能溶液所不能溶解的,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2)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例如:一只鳄鱼偷了一位父亲的儿子,它保证如果这个父亲能猜出它要做什么,它就会将儿子还给这个父亲如果这个父亲猜“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就会成为所谓“悖论”,即如果鳄鱼不将儿子还给这个父亲,那么这个父亲就猜对了,鳄鱼就必须把儿子还给这个父亲,否则鳄鱼便违背了诺言;如果鳄鱼将儿子还给这个父亲,那么这个父亲就猜错了,鳄鱼又违背了诺言u 规律三:排中律排中律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即“A或者非A”。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具有某种属性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而不存在其他可能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同时加以否定逻辑错误类型模棱两可逻辑错误类型及事例分析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违反了排中律,命题就会陷入“模棱两可”(实际上应该叫作“模棱两不可”)之中例如:有人在陈述自己的思想时说,“说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静止的,这我不同意但说有的事物是绝对静止的,恐怕也不正确”这种说法,显然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静止的”和“有的事物是绝对静止的”这两个矛盾命题的同时否定,这明显违反了排中律,犯了“模棱两不可”的逻辑错误辨析探究】“矛盾律”“排中律”比较矛盾律逻辑之所舍排中律逻辑之所取例如:这场战争,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违反了排中律)这场战争既是正义的,又是非正义的违反矛盾律)u 规律四: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内容同一对象在同一时间内、同一条件下之所以具有某种同一性质,是因为具有充分的根据即“所以有B,是因为有A”或“B真,因为A真,并且A能推出B”要求①理由必须真实;②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必然的联系;③理由必须充足逻辑错误类型臆断、强加关系、以偏概全等。

      逻辑错误类型及事例分析(1)以主观臆造的理由进行论证,会犯“诡辩”“理由虚假”的错误2)论证根据与论证结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所犯的错误叫“推不出”“强加关系”3)论证根据不充足,不能充分证明论点,所犯的错误叫“以偏概全”例如:契诃夫的名作《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到别里科夫有一次看到他学校的同事柯瓦连科同他的姐姐华连卡在街上骑自行车,吓得脸色由青到白第二天他到柯瓦连科家里,说:“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当柯瓦连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别里科夫反对青年教育者骑自行车的理由有二:一是“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二是“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这两个理由,前者是虚假的,犯了“理由虚假”的错误;后者虽然是真实的,但与“青年教育者不能骑自行车”的结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总之,别里科夫的话违反了充足理由律总结逻辑规律类型规律要求公式表示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的含义始终保持如一A就是A矛盾律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非A即B排中律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A或者非A充分理由律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所以有B,是因为有A;或B真,因为A真,并且A能推出B总结谬误类型(一)常见谬误类型总结谬误类型一:歪曲观点把对方的观点A歪曲成观点B,然后攻击观点B。

      这类谬误有一种形象的称号叫作“稻草人”,其论证的过程就好像制造出一个稻草人,然后再把这个稻草人击倒谬误类型二:偷换论题所谓偷换论题,就是把讨论的焦点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从而逃避质疑或攻击怎么这么迟回家?” “怎么老挑我毛病?问话人发起的话题是“迟到的原因”,答话人并未正面回答,反而发起了另一个话题“为什么老是挑毛病”如果两人就此开始讨论问话人是不是喜欢挑毛病、挑的是不是毛病、为什么要挑毛病等问题,答话人的目的就基本达到了小结歪曲观点和偷换论题都违反了同一律歪曲观点往往是放大或者缩小对方观点;偷换论题则更多是发起一个不同的但更能吸引人们注意力的话题谬误类型三:假二择一明明存在多种可能性,却说成只有两种可能,迫使对方作出自己所希望的选择,这叫作“假二择一”,也可以称作“虚假两难”谬误类型四:两可两不可在同一思维过程或表述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如果同时肯定或否定,就犯了“两可”或“两不可”的错误,可以简称为“模棱两可”谬误类型五:不当预设在问题中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的回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这种错误叫作“不当预设”以下是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的一段台词:你(克瑞翁)这人,你来干什么?你的脸皮这样厚?你分明是想谋害我,夺取我的王位,还有脸来我家吗?喂,当着众神,你说吧:你是不是把我看成了懦夫和傻子,才打算这样千?你狡猾地向我爬过来,你以为我不会发觉你的诡计,发觉了也不能提防吗?你的企图岂不是太愚蠢吗?俄狄浦斯问了一连串问题,克瑞翁都无法回答,因为他无论是答“是”还是答“否”,都等于承认了篡夺王位的意图。

      不当预设在生活很常见谬误类型六:轻率归纳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一前提真不能保证结论真,尤其是在考察的数量比较少、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极容易犯轻率归纳的错误盘点盖茨、乔布斯、戴尔、扎克伯格等世界级富豪,辍学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这让人不得不思考正规的国民教育对创业者是否真的必要谬误类型七:不当类比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似或相同,进而推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相似或相同的推理 谬误类型八:强加因果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成是因果事件,叫作强加因果谬误类型九:循环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尚待证明的结论不能出现或暗含在前提中,否则就是循环论证循环论证的本质是“因为A,所以A”考点精讲02 了解推理类型1.定义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前提推出新结论的过程一般来说,推理中前提和结论都以判断的形式出现,因此,推理又可以看作是从一个或多个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过程2.分类推理类型概念分类演绎推理指从一般性的前提得出特殊性的结论的一种推理三段论假言推理充分条件推理必要条件推理选言推理二难推理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即从特殊性的前提推出普遍的一般的结论的一种推理完全归纳不完全归纳类比推理从特殊性的前提得出特殊性的结论的一种推理。

      3.剖析各类推理类型第一大类:演绎推理1.三段论是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含三个部分: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判断其推理形式可以概括成:所有M都是P所有S都是M所有S都是P正例:前提:所有的介词都是虚词所有的虚词都是词结论:所有的介词都是词反例:大前提:杀死尤葫芦的罪犯有十五贯钱小前提:熊友兰有十五贯钱结论:熊友兰是杀死尤葫芦的罪犯错误原因分析:大前提并非一般性的原理小结:但并是所有符合三段论定义的推理形式都是有效的2.假言推理定义:以一个假言判断为大前提,一个性质判断为小前提,推出一个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大前提往往用假设复句或条件复句表示假言推理充分条件推理规则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如果p,那么q,有p,所以q一旦河堤决口,后果就会不堪设想,河堤决口了,所以,后果不堪设想规则2: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如果p,那么q,非q,所以非p如果物质受到摩擦就会发热,此物没有发热,所以,此物没有受到摩擦。

      必要条件推理规则1: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男子只有年满22岁,才具备结婚的年龄资格,王某不满2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分层作业汇编(含两套作业).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同步练习(第2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 节《气候》每课时同步练习汇编(含三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素养分层评价(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doc Unit 3 Lesson 5 (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and Reflection 同步分层精练.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人与自然(话题阅读精练).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同步练习(第1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专项素养提升卷(一)——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影响.docx Unit 3 Better you better me(单元诊断)2025-2026学年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Developing ideas(Listening and speaking)基础卷.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单词短语句型语法(教材考点精练).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docx Unit 3 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和比较级(重点语法提升练)-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同步练习(第3课时).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重难点训练:专项03 比热容和热值的相关计算(含答案).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重难点训练: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每课时素养分层评价汇编(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六章分层作业:第3节 电阻(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