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防排烟工程笔记(20210415124307).docx

40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16308774
  • 上传时间:2023-10-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9.69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防排烟工程第一章火灾烟气的组成与危害第一节火灾烟气的生成一、火灾烟气的定义(识记)含有烟粒子的气体称为烟气火灾烟气是火灾时所生成的气体和悬浮在其中的烟粒子的总称二、火灾烟气的组成(识记)火灾烟气由热分解和燃烧所生成的气(汽)体、悬浮微粒及剩余空气三部分组成一)热分解和燃烧所生成的气(汽)体(二)热分解和燃烧所生成的悬浮微粒(三)剩余空气在燃烧过程中,剩余空气是指没有参与燃烧反应的、仍然保持大气中的空气组成的空气而单位质量物质完全燃烧时所必需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Vo理论上把燃烧时所供给的实际空气量 V 与理论空气量 Vo 之比α =V/Vo当 α >1 时,空气过剩,而 α

      即Ns----烟气中所含的烟粒子颗粒数三)光学浓度Cs----烟气层的减光系数 (m-1) ;l------光源与受光器之间的距离 (m);I o----光源处的光强度 (cd);I ------受光体处的光强度 (cd)减光系数 Cs的大小,代表了烟粒子浓度的大小Cs,即烟的浓度越大,光强度 I 越小; l 越大,即距离越远,光强度 I 越小三、疏散极限视距(一)材料的发烟特性 (识记 )可燃材料的发烟特性主要是发烟量和发烟速度木材类在温度升高时,发烟量有所减少;但高分子有机材料随度的增加能产生大量的烟气木材类在加热温度超过 350℃时,发烟速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降而高分子有机材料则恰好相反二)能见距离(领会)当能见距离降到 3m 以下时,逃离火场就十分困难能见距离与减光系数之间的经验关系式Cs----烟气层的减光系数 (m-1) ;D---能见距离 (m);K---经验系数,其值随光源或标志形式而异,对发光型指示灯和门窗, K=5-10;对反光型指示灯和门窗, K=2-4发生火灾时,保证安全疏散的最小能见距离称为疏散极限视距 [D] ,对环境的熟悉程度熟悉者 [D]=5m 不熟悉者 [D]= 30m存在疏散极限视距 [D] ,必然存在一个极限减光系数 [Cs]2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安全疏散的烟气光学浓度 [Cs] =0. 1m-1 左右。

      第三节火灾烟气的危害性 (领会 )一、缺氧二、中毒(一)一氧化碳 (CO)对人的影晌(二)氰化氢 ( HCN)对人体的影响(三)其他毒性气体对人的影响三、减光烟粒子的粒径大于两倍的可见光波长,对可见光具有遮蔽作用,会严重影响火场的能见度,从而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阻碍消防队员接近着火点救人和灭火烟气中的有些气体对人眼有极大的刺激性,力而使人们在疏散过程中的行进速度显著降低四、尘害烟气中悬浮微粒是有害的危能进人人体肺部,粘附并聚集在和玍肺泡壁上,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增大心脏病死亡率,对人造成直接危害五、高温在层高不超过 5m 的普通建筑中,烟气层的温度达到 180℃以上时才会对人构成威胁人们对高温烟气的忍耐是有限的在 65℃时,可短时忍受;在 120℃时, 15 min 内就将产生不可恢复伤;140℃时约为 5min ,170℃时约为 Imin ;而在几百度的高温烟气中是一分钟也无法忍受的第二章火灾烟气的流动特牲第一节火灾烟气的扩散驱动力引起烟气蔓延扩散的主要因素: 烟囱效应、 高温烟气的浮力、 烟气的膨胀力、 外界风、 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以及电梯活塞效应等一、烟囱效应(识记)烟囱效应是指在建筑物的竖直通道中,由于温度差的存在使得自然对流循环加强,促使烟气上升流动的效应。

      由室内外温差引起的,室内外温差越大,烟囱效应越大建筑高度越高,烟囱效应也越明显烟囱效应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竖向通道烟气蔓延的主要因素建筑中室内外压力差为零的平面称为中性面, 中性面的位置会影响气体在该建筑中的运动 二、高温烟气的浮力(识记)烟气的浮力实质上是着火房间与走廊、 邻室室外形成热压差, 导致着火房间内的烟气与走廊、邻室或室夕或室外形成热压差,导致着火房间内的烟气与走廊、邻室或室外的空气相互流动高温烟气的浮力是烟气在室内水平方向流动的动力之一3三、烟气的膨胀力(简单应用)(P41)Vout、 Vin--- 燃烧膨胀后的烟气量和流人着火房间的空气量 (m3/S);Tout、Tin--- 燃烧后的烟气温度和流人着火房间的空气温度 (K)[例 2-1]P42四、外界风的影晌(识记)迎风侧产生正风压,背风侧产生负风压五、通风空调系统的影晌(识记)一般认为,发生火灾时应先关闭 HVAC系统以避免烟气扩散并中断向着火区供风六、电梯的活塞效应(识记)电梯在电梯井中运动时,能够使电梯井内出现瞬时压力变化,称为电梯的活塞效应电梯面积较小或电梯高速运动时,电梯产生的活塞效应比较明显第二节 火灾烟气的流动过程一、着火房间内的烟气流动过程(识记)在浮力作用下烟气将向上流动。

      在火灾燃烧中,火源上方的火焰及燃烧生成烟气的流动通常称为火羽流,如火焰区的上方为燃烧产物(烟气)的羽流区,其流动完全由 浮力效应控制,称为浮力羽流,或者称为烟气羽流烟气羽流不断地卷吸其周围的空气,其质量流率也因此不断增加,温度则逐渐降低气羽流到达顶棚后,便沿着顶棚向四周扩散,形成一个较薄的顶棚射流层,女种射流会继续卷吸其下方的空气,故顶棚射流中烟气的温度和浓度随着射流半 r 的增大将不断下降当顶棚射流遇到周围墙壁的阻挡后,将会沿着墙壁面向下发展,形成一种反浮力壁面射流,由于此时烟气的温度仍然较高,这种壁面射流下降一段距离后便又会上然后在顶棚下方逐渐积累下来,从而形成较稳定的烟气层二、走廊内的烟气流动过程(识记)着火房间内的烟气向走廊的扩散流动是火灾烟气流动的主要路线烟气在走廊中的流动在一定范围内是呈层流流动状态的1)烟气在上层流动,空气在下层流动,分层流动状态能保持 40-50m 的流程,上下两个流体层之间的掺混很微弱;2)烟气层的厚度在一定的流程内能维持不变, 从着火房间排向走廊的烟气出口起算, 可达 20-30m 当,当烟气流过比较长的路程时,由于受到走廊顶棚面及两侧墙壁面的冷两侧的烟气会沿墙壁面开始下降,最后只在走廊断面的中部保留一个接近圆形的空气流三、竖井内的烟气流动过程(识记)竖井指的是高度与截面边长之比远大于 1 的垂直通道火灾烟气垂直向上的速度可达到 3 - 4m/s 。

      4竖井内温度越高,则内外压差越大,烟囱效应越剧烈第三节 火灾烟气的特性参数一、压力(识记)着火房间火灾烟气的绝对压力可以看成近似等于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力二、温度(综合应用)t vτ--- 着火房间 τ 时刻平均温度 (℃ );τ --- 从着火房间门、窗玻璃破碎时起算的时间 ( min) ;t o---- 着火房间初始温度 (℃ )[例 2-2]三、密度(综合应用)[例 2-3]第三章火灾烟气的控制第一节火灾烟气控制的地位与作用建筑防火设计按工种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方面:①建筑防火;②消防给水、灭火系统;③防排烟系统;④电气防火、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5等二、火灾烟气控制的作用(一)为建筑内人员的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俘(二)为消防队员的火灾扑救创造有利条件(三)可控制火灾的蔓延扩大第二节火灾烟气控制的根本任务一、防排烟系统设计的根本任务(识记)疏散路线为着火房间一走廊一前室一楼梯间一下部各楼层一室外;起火房间所产生的火灾烟气主要扩散流动路线一般有三条,第一条 为着火房间一室外;第二条 为着火房间一相邻上层房间一室外;第三条 为着火房间一划廊一楼梯问一上部各楼层一室外,其中第三条路线是最主要的一条。

      防排烟系统设计的根本任务 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时的烟气生成量, 如何时使火灾时产生的烟气迅速排除, 从而有效地防止烟气从着火区蔓延扩散,特别是防止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以确保有一条安全可靠、畅通无阻的疏散道和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二、疏散通道的安全分区(一)房间和大空间场所首先应尽可能减少发生火灾时烟气的生成量;其次应采用有效的防火隔烟措施,防止烟气向非着火区蔓延扩散;最后选择合理的排烟方式,以实现着火房间有效排烟,对非着火房间防止烟气侵人二)走廊走廊作为疏散通道的第一安全区, 要及时有效地把从着火房间窜入该区的烟气加以排除, 并严防烟气向前室和楼梯问继续扩散三)前室前室作为疏散通道的第二安全区, 一方面要及时有效地把从走廊窜人该区的烟气加以排, 另一方面要严防烟气向楼梯间或消防电梯间继续扩散(四)楼梯问楼梯间作为疏散通道的第三安全区,要保证不受烟气侵害,同时为保证空气洁净新鲜不受烟气侵害的含义:首先,不使烟气侵入,即成为无烟区域;其次,一旦烟气侵入,应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予以排除,烟气的意外侵入不应造成任何危害第三节火灾烟气控制的方式一、防烟方式的分类(一)非燃化防烟(二)密闭防烟密闭防烟的优点是不需要动力,而且效果很好;缺点是门、窗等需要经常处于关闭状态(三)阻碍防烟6防烟卷帘、防火门、防火阀、挡烟垂壁等都是阻碍防烟结构。

      四)机械防烟机械防烟方式的优点是能有效地防止烟气侵入所控制的区域, 特别适用于疏散通道的楼梯疇、电梯间及前室的防烟机械防烟原理主要包括空气流和加压控制两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