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2国民收入核算理论.ppt
66页2 2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核算概述国民收入核算概述§国民收入的概念-国民收入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经济活动业绩的数量指标具体来说,国民收入是用来衡量国民收入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资源生产出来的产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资源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或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品和劳务的价值或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目前世界仅存的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个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另一个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两种不同的核算体系两种不同的核算体系§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体系-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使用-以凯恩斯经济学为基础-包括非物质生产劳动§MPS(Material Products Balance System)体系-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使用-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不包括非物质生产劳动国民收入核算简史国民收入核算简史§十七世纪下半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开拓者之一,英国学者配第首次对英国的国民收入进行了初步的计算§1936年,KEYNES发表其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宣告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凯恩斯主义学派诞生后,现代意义上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开始建立。
§1939年,国际联盟首次在《世界经济概览》中列出26个国家国民收入的估算值国民收入核算简史国民收入核算简史§二战后无论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计划经济国家均完整地建立了国民收入核算制度§195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辅助表》由联合国主持完成,称为SNA第一版§1968年,SNA第二版发布§1993年, SNA第三版由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共体等联合发布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历程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历程§1952-1983年,我国采用MPS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MPS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1984年,我国提出改革MPS体系,保留MPS体系部分内容,加入SNA体系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1984-1992年,我国是混合使用MPS体系与SNA体系§1993年我国开始正式采用SNA体系SNA体系中的核心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GNP/GDP§SNA体系的5个主要总量指标:-GNP/GDP、NNP/NDP、NI、PI、DPI§从理论的角度,通过GNP/GDP的计算可以推导出以后我们将学习的另外几个指标的计算公式§从实际的角度,无论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还是中国政府,都把GNP/GDP指标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
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包括有4方面的含义:-GDP是一个市场价值-GDP核算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GDP核算的是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的而不是销售的-GDP核算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定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定义§GDP是市场价值市场价值:-市场价值意味着有市场才有价值除少数例外,GDP仅仅指为市场而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非市场活动(家庭劳动、自给自足的生产、地下经济、黑市交易等)不包括在内市场价值=数量×单价-特例:自家住的房子的隐含租金需计入GDP;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转移支付(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贫困补助、老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GDP是最终产品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的价值;-最终产品(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是指):是指在一定时期生产出来的,不再重复出售不再重复出售而被消费者最终使用的产品被消费者最终使用的产品。
该产品是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产品直接进入消费环节)-中间产品(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是指):是指用于再出售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物品用的产品生产别种物品用的产品该产品是进入生产环节)§注意:二者的区分并不是依据产品的物理属性来区分,而是依据产品在循环流转中的功能来区分§GDP只核算最终产品,原因是避免重复计算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生产阶段产品价值中间产品成本增加值棉花8——8棉纱1183棉布20119服装30302010合计69393030国民生产总值的定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定义§GDP是指一个时期内生产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不是一定时间内所出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在计算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因而是流量而非存量§GDP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是国民概念;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指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地域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国民概念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两者的区别区别:-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唯一区别是它们空间范围的确空间范围的确定原则不同定原则不同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国土原则国土原则”计算的,所谓“国土原则”是指,凡是在本国范围内生产本国范围内生产的,不管生产者是谁,都计入产出总量;而不在本国范围内,即使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也不能计入产出总量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国民原则国民原则”计算的,所谓“国民原则”是指,凡是本国居民生产的本国居民生产的,不管生产在哪里进行,都计入产出总量;而不是本国居民生产的,即使是在本国国土上进行的,也不能计入产出总量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两者的联系:按按““国国土土原原则则””计计算算的的GDPGDP本本国国国国民民在在外外国国国国土土上上的产出的产出外外国国国国民民在在本本国国国国土土上上的产出的产出本本国国国国民民在在本本国国国国土土上上的产出的产出按按““国国民民原原则则””计计算算的的GNPGNPGDP=GNP-本国国民在外国国土上的产出本国国民在外国国土上的产出+外国国民外国国民在本国国土上的产出在本国国土上的产出例如例如§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
§类似道理,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相对重要性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从而使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出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局限性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局限性§不能反映非市场活动(可能低估一国的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高估一国的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不能反映一个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情况(指人均GDP)§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国家的财富变化情况(如拆了建、建了拆;圈地)名义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的价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是用某一年或者某一时期做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的价值§两者间可以反映出一时期与基期相比价格变化的程度名义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例:实际GNP和名义GNP(以1982年价格计算)1982年名义GNP1992年名义GNP1992年实际GNP香蕉上衣15*1美元=15万美元5*40美元=200万美元20*1.5美元=30万 美元 6*50美元=300万 美元20*1美元=20万美元6*40美元=240万美元合计215万美元330万美元260万美元关于关于GDP的计算举例的计算举例 假设一个经济体中只生产三种产品:汽车、苹果和服装,2007年和2008年的产量和单位价格如表:表 关于计算名义表 关于计算名义GDP和实际和实际GDP的例子(价格单位:元)的例子(价格单位:元)产品产品数量数量价格价格数量数量价格价格汽车汽车苹果苹果服装服装220014015002406100025051000 20020072008请计算2007年名义GDP、2008年名义GDP以及2008年实际GDP.①①2007年的名义年的名义GDP为:为:1500×5+2×1000+40×200=17500(元)②②2008年的名义年的名义GDP为:为:2200×6+1×1000+40×250=24200(元)③③若以若以2007年为基期,年为基期,2008年的实际年的实际GDP为:为:1500×6+2×1000+40×250=21000(元)④由此可见,2008年名义GDP的24200元中,3500(21000-17500)元是由产量变化引起的,3200(24200-21000)元是由价格变化引起的。
⑤⑤GDP折算指数:折算指数: Pt==实际实际GDPt名义名义GDPt==2100024200==1.1522010年年15个国家个国家GDP对比表对比表 排名排名国家国家GDPGDP年总量年总量GDPGDP增长率增长率1 1United States United States 美国美国146602146602(亿美元)(亿美元)3.8%3.8%2 2China (PRC) China (PRC) 中国中国5878658786((387259.552387259.552亿人民币)亿人民币)10.3%10.3%3 3Japan Japan 日本日本5474254742((4592251.6384592251.638亿日元)亿日元) 3.9%3.9%4 4Germany Germany 德国德国3298632986((23649.323649.3亿欧元)亿欧元)-5.0%-5.0%5 5France France 法国法国26429.526429.5((18948.5918948.59亿欧元)亿欧元)-2.7%-2.7%6 6United Kingdom United Kingdom 英国英国21512.921512.9((13736.6113736.61亿英镑)亿英镑)-4.8%-4.8%7 7Italy Italy 意大利意大利16960.76816960.768((1216012160亿欧元)亿欧元)-5.0%-5.0%8 8Brazil Brazil 巴西巴西15568 .715568 .7((3103031030亿雷亚尔)亿雷亚尔)0.7%0.7%9 9Spain Spain 西班牙西班牙14661.2714661.27((10511.5110511.51亿欧元)亿欧元)-3.0%-3.0%1010Canada Canada 加拿大加拿大13699 .3613699 .36((15624.1215624.12亿加元)亿加元)-2.5%-2.5%1111Russia Russia 俄罗斯俄罗斯12043.5812043.58((382587.1382587.1亿卢布)亿卢布)-7.9%-7.9%1212India India 印度印度11672.4711672.47((564373.27564373.27亿卢比)亿卢比)7.2%7.2%1313Australia Australia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9163.789163.78((11664.5811664.58亿澳元)亿澳元)-1.4%-1.4%1414Mexico Mexico 墨西哥墨西哥8557 .58557 .5((115503.47115503.47亿比索)亿比索)-3.7%-3.7%1515South Korea South Korea 韩国韩国8200 8200 ((10501050万亿韩元)万亿韩元)0.2%0.2%核算国民收入的基本方法§两部门经济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对国民收入流量的分析,是从最简单的两部门经济模型着手的。
它首先假定一国是封闭型经济,对外贸易不占重要地位,因而可略去不计同时,假定一国的政府经济在社会经济中也不起什么重要作用,因此也可以略去不计这样,整个社会经济便只分为厂商和居民户两部门在该经济中,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并得到了相应的收入;居民户再用这些收入向厂商购买和消费各种产品与劳务,厂商购买居民户提供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向居民户提供各种产品与劳务下面的图便是表明居民户与厂商之间这种相互联系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国民收入循环模型国民收入循环模型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需求消费支出要素收入要素供给企企 业业家家 庭庭产品市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要素市场实物流程实物流程货币流程货币流程中中间间产产品品国民收入循环模型国民收入循环模型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需求消费支出要素收入要素供给企企 业业家家 庭庭产品市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要素市场中中间间产产品品储蓄资本市场意愿投资 补充两个概念补充两个概念§未用于消费的收入被喻为漏出漏出;或指居民或企业的收入中作为储蓄、税收和进口等而没有支付给对方的那部分。
§对产品进行购买支出的除家庭消费以外,一律被喻为注入注入;或居民或企业得到的收入中,不是相互由对方付给的那部分如投资、出口、政府支出等§注入=漏出国民收入循环模型国民收入循环模型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需求消费支出要素收入要素供给企企 业业家家 庭庭产品市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要素市场中中间间产产品品储蓄资本市场意愿投资 征税政府政府购买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GDP的核算原则-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方法等价原则-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是分别从生产、消费和分配三个不同阶段来测量国民产出水平的,它们是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的测量,因而其统计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GDP的核算原则-只计入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只计入本期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以市场价格衡量产品的价值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从最终产品出售的角度出发,从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又可以称为最终产品法§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应该包括以下四个基本内容: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
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个人消费支出(C)-包括购买耐用品(如汽车),非耐用品(如食品)、劳务(如旅游)的支出注意: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个人消费内,尽管它类似耐用消费支出,但一般归入固定资产投资中§投资支出(I)-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和住宅建筑,购买机器设备以及存货)一般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政府购买(G)-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国防,基础设施,教育支出等注意:政府的转移支出(如失业救济金)不记入GDP,因为没有相应的货物和劳务交换§净出口(X-M)-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按支出法核算所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消费+投资投资+政府购买政府购买+净出口净出口1979-1989年期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年期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主要成员国要成员国GDP构成的变化构成的变化消费支出资本总构成政府总消费净出口美国+3.6-3.8+0.9-0.7日本-2.1+0.3-0.5+2.3德国-2.3-1.4-1.0+4.7法国+1.8-1.8+0.6-0.6英国+3.5+0.9-0.3-4.1意大利+1.8-2.8+2.3-1.3全部OECD+1.6-2.1+0.4+0.1问题问题§1.讨论1979-1989年期间各国及整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个组成部分对GDP的贡献。
§2.各国GDP构成的这些变化对以下几方面有何影响:政府财政、汇率、国际收支(经济项目和资本项目)§3.评价这些相对变化对未来全球经济的影响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是从居民户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角度看,也就是从企业生产成本看社会在一定时期生产了多少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其主要包括的项目有: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要素报酬生产要素报酬-包括有工资(各种福利金,以及收入者需要交纳的所得税也包括在内),利息(净利息收入,但是政府公债,消费信贷的利息不记入GDP),租金收入§非公司企业收入非公司企业收入-指各种类别的非公司型企业的纯收入,如农民、律师、农民和店铺主等的收入他们被自己雇佣,他们的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等等是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收入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利润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指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赊账企业间接税指企业缴纳的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资本折旧-资本的耗费,也不是生产要素的收入。
用收入法核算国民生产总值用收入法核算国民生产总值§按收入法核算所得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工资工资+利息利息+利润利润+租金租金+间接税和企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业转移支付+折旧折旧某纺纱厂年产出和收入报表收入(支)产出(收)工资 20000生产出成品 200000利息 15000减去购买棉花 150000地租 5000利润 10000 总计收入 50000产出(增值) 50000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扣除生产中资本消耗即折旧后的价值NDP=GDP-折旧§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扣除生产中资本消耗即折旧后的价值NNP=GNP-折旧 从国民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从国民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收入(NI)-狭义国民收入指生产要素提供服务得到的报酬总和。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NI=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个人收入(PI)-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PI=NI-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从国民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从国民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中交纳了个人所得税后留下的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C+S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GDP 折旧 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NI 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金公司所得税PI个人所得税DPI 例题:计算例题:计算GDP 、、NDP、、NI、、PI与与DPI 如果某一年份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美元,国内私人投资的总额为5000亿美元(其中500亿美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美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美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为3000亿美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美元),出口为2000亿美元,进口为1500亿美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GDP、NDP、NI、PI、DPI解答解答§GD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NDP=16000-500=15500§NI=15500-2000=13500§PI=13500+500=14000 §DPI=14000-(3000-2000)=13000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投资恒等式§两部门经济从支出角度看:§两部门从收入角度看:§由此可以得到恒等式: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消费+投资投资GDP=C+I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消费+储蓄储蓄GDP=C+SC+I=C+S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投资恒等式§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储蓄和投资的统计结果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是否均衡。
§在实际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就会引起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的扩张和收缩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从支出角度看:§三部门经济从收入角度看:§由此可以得到恒等式: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消费+投资投资+政府购买政府购买GDP=C+I+G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消费+储蓄储蓄+税收税收GDP=C+S+TC+I+G=C+S+T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投资恒等式§这里C+S+T=C+I+G可以转化成I=S+(T-G)§(T-G)可以看作政府储蓄,表示储蓄(政府和私人储蓄之和)和投资相等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投资恒等式§四部门经济从支出角度看:§四部门经济从收入角度看:§由此可以得到恒等式: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消费+投资投资+政府购买政府购买+出口出口-进口进口GDP=C+I+G+(X-M)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消费+储蓄储蓄+税收税收GDP=C+S+TC+I+G+((X-M))=C+S+T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投资恒等式§这里C+S+T=C+I+G+(X-M)可以转化成§I=S+(T-G)+(M-X)§(T-G)+(M-X)可以看作政府储蓄和国外储蓄,表示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和国外储蓄之和)和投资相等。
经济中的储蓄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投资恒等式§两部门:I=S§三部门:I=Sp+Sg§四部门:I=Sp+Sg+Sr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利用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劳力、土地、资本)所能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以GDP*表示潜在国内生产总值§GDP*=π*×(L*×H*)§L*表示充分就业时被使用的劳力数; H*表示充分就业时每人每年正常工作的小时数;π*表示每小时平均生产的产出的价值GDP缺口和奥肯定律缺口和奥肯定律§GNP缺口是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差距§GDP gap可以表现为经济萧条时资源闲置的情况比如:潜在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亿美元,而均衡国内生产总值为900亿美元,缺口为100亿美元.§奥肯定律:-假定潜在GDP每年增长X%-如果实际GDP每年增长超过潜在增长的3%,则失业率下降1% 中国(1993-2000年)的奥肯系数为0.26( 0.26 = 1/3.8 )即失业率的每1个百分点对应经济增长率约3.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经济增长率每提高3.8个百分点,总失业率就可降低1个百分点 从1985-2000年的情况来看,中国(1985-2000年)的奥肯系数为0.29。
即经济增长率每提高3.4个百分点,总失业率就可以降低1个百分点 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的奥肯系数并非最小中国的奥肯定律中国的奥肯定律不同国家的奥肯系数不同国家的奥肯系数国 家1960~1980年1981~1994年美 国德 国英 国日 本中 国0.400.270.170.15--0.470.420.490.230.29 (1985~2000年)资料来源: Olivier Blanchard, Macroeconomics,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1997 胡鞍钢,中国国情问题调查报告,2001习题习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 )2、用上一年度的面粉生产的面包和用本年度的面粉生产的面包对GDP的核算没有影响 )3、外国专家为支持本国的经济建设而在本国获得的报酬应当计入GDP )4、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对GDP的贡献大一些 )5、假如某人不出租它的房子,而是供他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就不应当计入GDP )6、某人自己在家吃饭和他在饭店付费吃饭对GDP的影响是一致的。
)7、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当计入GDP,从政府债券中得到的利息也应当计入GDP )§上述例题说明: ①在复杂的实际经济生活中,用GDP的定义来核算GDP一般是不可能的;②GDP核算是一个会计或统计意义上的“事后”的概念,不是“事前”的概念,是一个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概念,而不是我国自创的概念,因此,我国的统计口径必须要与国际接轨相关的研究生考题相关的研究生考题1. 在一个有政府、投资和外贸部门的模型中,在一个有政府、投资和外贸部门的模型中,GNP是下面哪一个选择中各项之和?(华是下面哪一个选择中各项之和?(华东师范大学东师范大学2000年)年)A消费、总投资、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和净出口消费、总投资、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和净出口消费、净投资、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和净出口C.国民收入和间接税国民收入和间接税 D.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和折旧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和折旧2. 假设一个经济体第假设一个经济体第1年即基年的当期产出为年即基年的当期产出为500亿元,如果第亿元,如果第8年年GNP物价平减指数提物价平减指数提高了高了1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则第8年的名义产出等于年的名义产出等于 ?(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年)§A. 2000亿元亿元 B. 1500亿元亿元 C. 1000亿元亿元 D. 750亿元亿元3。
如果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如果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上升上升6.2%,价格指数从,价格指数从123.5上升为上升为128.5,那么实际,那么实际GDP上升幅度为上升幅度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1999年)年)§A. 1.2% B. 2.2% C. 3.2% D. 4.2% E. 5.2%§简述题简述题1.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1998年)年)2. 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 (浙江大学1998年)3. 说明在证券市场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天津财经学院1999年)4.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北京大学1999年)5. GNP价格调整乘数(亦称GNP平减指数)上海大学1999年)6. 为什么说GN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京大学1998年)7. 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浙江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试题)GDPGDP的美好与幻象的美好与幻象§ 我们不应该否认GDP是美好的 在1978—199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8%,其结果是中国10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多。
所以,决不要忽视了GDP带给我们的福利和进步§ 但是,GDP有时仅仅是幻象,它并不能提供福利状况的全部真实信息它没有把环境的恶化考虑在内如果把环境的恶化考虑在内,中国的GDP的实际增长要减少2-3个百分点GDP也没有把交通拥挤考虑在内如果把北京市严重的交通堵塞考虑在内,北京人的人均福利的增长要远低于人均GDP的增长§ GDP也不能衡量国家的全部财富,在某些时候甚至有可能导致非常悖谬的现象:GDP上升,国家的总财富反而下降例如,1998年的特大洪水严重破坏了中国南部地区的堤坝、房屋和道路,但是被摧毁的房屋和公路并不会使GDP下降,相反,由于重建这一地区的大量投资,GDP反而上升§ GDP无法反映社会指标它不能告诉我们国家的总收入是如何在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的高收入阶层可能得到了国民收入的大部分,而普通民众的状况缺乏足够的改善经济上去了,但社会保障却没有上去,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一团糟 § 让我们套用一句话来概括GDP的美好与幻象: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 我们GDP的取得,其代价未免太大,我们不可能长期用这种方法去换来名次的上升。
据有关资料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GDP增长10倍,则资源消耗便会增长40倍,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是4:1,如此不成比例的GDP,能生存下去吗?而且与之相伴的是大规模地对环境的严重破坏,我们本来就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这种黑色的、带着血腥味的GDP,是已经到了该变成绿色的、带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的GDP的时候了§ 我们对GDP也不该盲目崇拜,有些GDP,实在是不值得去争取的,是“坏的GDP”,有一个经济学家对“坏的GDP”作了形象的说明,他说,如果一辆车在正常运行,它所产生的GDP是很有限的,而如果它同迎面开来的一辆车相撞,出了事故,那么就会产生一系列的GDP:汽车修理厂、医院等等环节都被“撞出”了新的GDP,车祸赿严重,那“撞出”的GDP就越可观! 绿色绿色GDP§绿色GDP的基本思想是由希克斯在其1946年的著作中提出的§绿色GDP的概念是衡量一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199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在修改后的《过敏经济核算体系》中,首次提出这一新的统计概念§绿色GDP是在传统GDP概念的基础上,考虑外部影响和自然资源等因素后得出的新的GDP数值,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综合福利水平,也被称为可持续发展的国内生产总值,其计算方法可以表示为:§绿色GDP=GDP-环境恶化带来的价值损失-自然资源消耗带来的价值损失§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EPD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