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乳晕切口乳房缩小术论文(精品论文).doc
8页经乳晕切口乳房缩小术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简单、安全、实用、有效、术后疤痕 不明显的巨乳缩小手术方式方法:在局麻下经乳晕外缘切口入路, 广泛剥离皮肤,腺体分块切除,不切除皮肤,切11原位缝合结果: 术后3〜7天乳房皮肤开始弹性回缩,7天后呈桔皮样外观,:T6个 月皮肤恢复止常本组35例切口一期愈合,1例右乳外上象限皮下 形成2.5X3X4.5血清肿(b超结果)伴切口感染,经切口换药、 血清肿抽吸2次加压包扎愈合35例乳房下垂明显改善已无下垂, 1例还有1.5度下垂(即重度乳房肥大、iii度下垂)术后1个月 36例到院复诊乳晕乳头感觉均良好,3例感觉双乳大小略不对称, 14例术后3〜6个月到院复诊切口疤痕已不明显,皮肤止常,术后 6〜10个月随诊30例对巨乳缩小手术效果较满意结论:此种 手术方法的优点:⑴局部浸润麻醉下即可完成,术中麻醉效果满意、 安全可靠,不需增加麻醉难度,术者就可施行麻醉⑵乳晕外缘切 口术前不必设计新乳头的位置,只要分块切除的腺体组织对称、大 小相仿、缝合松紧适中乳房自然恢复原位,就不会造成乳头位置与 整个乳房不协调一致⑶对轻、中度巨乳效果良好,改善下垂明显 ⑷因皮肤有收缩性,腺体没有广泛剥离,收缩后更宜与腺体敷贴吻 合,并且使切口原位缝合时无张力,易于切口愈合。
⑸由于乳晕颜 色过深,术后瘢痕不明显,患者易于接受⑹手术设计简单,操作 方便,无须住院,门诊即可施行此术式本术式不足之处:⑴对重 度巨乳、说度下垂患者效果欠佳⑵:T6个月之内皮肤呈桔皮样外 观,手感欠佳,远期改善⑶患者恢复后有3例乳房略显底盘较大、 高度不足,视觉显扁平关题词】乳房肥大;乳晕外缘切口;乳房缩小术女性乳房肥大、松垂是美容外科常见的疾病乳房过大、过重可 引起肩颈背部疼痛、颈椎病甚至臂从神经损伤,体态臃肿、行动不 便及乳房下皱嬖湿疹、糜烂,影响社交,造成不同心理障碍或心理 损伤我院自2002年10月以来,采用乳晕外缘切口局部麻醉下行 乳房缩小术36例,效果满意,现浅谈体会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单纯性乳房肥大共36例,72只乳房,年龄19〜36岁, 平均27岁;未婚2例,已婚34例;双乳轻、中度肥大35例,重 度1例;i度下垂1例,ii度下垂34例,iii度下垂1例1. 2手术方法1.2.1术前准备根据乳晕的大小以乳头为中心沿乳晕外缘(如乳晕过大做直径为 4cm左右的圆形)设计一圆形切口线,标出第四肋间神经前外侧皮 神经体表投影(平卧时左乳在四点位、右乳在八点位),肌注安定 注射液0. 5mg>曲马多注射液lOOmgo1.2.2麻醉本组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药配比:0.9%生理盐水注射液 1000ml, 2%利多卡因注射液20ml, 5%碳酸氢钠注射液10ml,肾上腺素注射液lml o1.2.3手术操作取半卧位,切口常规麻醉,沿切口标志线切开皮肤至皮下,通过 切口用配制好的麻药于腺体表面行全乳麻醉后,在腺体表而向四周 剥离皮瓣,至乳房基底广2cm处为止,根据巨乳的大小决定在哪个 方向切除腺体及大小。
36例中,33例于乳房上、下、左、右梭状 楔形切除;2例于上、左、右呈等腰三角形梭状楔形切除;1例采 用上、下梭状楔形切除腺体切除腺体时要由浅入深,从基底向乳 晕,呈放射状走行切开上点要距离皮肤切口 2cm,避开乳头乳晕 下腺体组织;下点耍保留乳腺后组织1cm左右,切除的腺体每块要 对称、大小相仿腺体梭状切口先对拢缝合,然后从乳房基底向乳 晕方向折叠缝合,在乳房下皱響处留置负压引流管,不需切除皮肤, 切口与乳晕对合逐层缝合1.2.4术后处理负压引流48h内根据引流量酌情拔除引流管加压包扎双乳7天, 应用抗生素5天,10天拆除切口缝线2结果术后旷7天乳房皮肤呈桔皮样外观,:T6个月皮肤恢复止常本组 35例切11一期愈合,1例右乳外上象限皮下形成2. 5cmX3cmX4. 5cm 血清肿(b超结果)伴切口感染,经切口换药、血清肿抽吸2次加 压包扎愈合35例乳房下垂明显改善已无下垂,1例还有1・5度下 垂(即重度乳房肥大、iii度下垂)术后1个月36例到院复诊,乳 晕乳头感觉均良好;3例感觉双乳大小略不对称;14例术后3、6个 月到院复诊切口疤痕已不明显,皮肤正常术后6~10个月随 诊30例对巨乳手术效果较满意。
3讨论正常乳房的重量为250~350g,其上界在第二肋,下界在第六肋, 近中界在胸骨外侧线,外界在腋前线当乳房大于这个重量和超过 这个界限时,就可确诊为乳房肥大乳房肥大主要是由于腺体、脂 肪及结缔组织的过度增生使乳房的体积过度增大,同时,在重力的 作用下,保持腺体固定于胸肌的悬吊结构,已经不能足够阻挡下滑 延仲由于重量过大,在站立时都有不同程度的下垂按病理特征 及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乳房肥大单纯性乳房肥大可宜 接行乳房缩小术,复杂性乳房肥大常合并纤维腺瘤病或巨纤维腺瘤 等其它乳腺病变,发病机制复杂与内分泌状态密切相关,应先完全 切除病变组织后考虑乳房成型术乳房的动脉系统由内侧、外侧及深部3个主要方面的动脉分支组 成[3],这些动脉相互吻合,在乳房的腺体前部和腺体后部构成浅、 深两组血管网其中一穿支相对较粗,自乳腺中心附近穿入乳腺深 部,血供乳头乳晕浅组动脉血管末梢最终向乳头乳晕聚集形成环 状血管网供应乳头乳晕的还有正常皮肤的真皮下血管网[3-4]o 因此,环乳晕切口不必制作真皮帽,呈放射梭形楔状切除乳腺组织 仍可保证乳头乳晕的血供乳腺体的感觉神经来自第四、笫五、第 六肋间神经,有交感神经分布到乳头,可使乳头勃起。
乳头乳晕的感觉神经主要来自腋中线穿出胸廓肌肉的第四肋间神经的前外侧皮神经,该神经在胸大肌外缘进入乳腺后间隙,距腺体边缘1. 5〜2・0cm体表标志是:胸大肌外缘与第四肋间隙的交点(即大约右乳八点、左乳四点位)切除腺体时要避开此神经,如损伤可 致乳头乳晕永久性感觉障碍[2-5]我们根据缩乳术时切除腺体组织的重量将乳房肥大分为:轻度(小 于200g)>中度(200、700g)、重度(大于700g) [3]根据乳房下 垂的程度不同分为:i度,乳房下垂,乳头与乳房下皮肤反折线平 行;ii度,乳头低于乳房下皮肤反折线,但高于乳房最低位置;说 度,乳头位于乳房最低位置,但有些乳房下垂,特别是乳房远端肥 大者,虽下垂严重,乳头位置仍不在乳房最低处,也应视为iii度下 垂[2]o本人总结此种手术方法的优点:⑴局部渗润麻醉下即可完成,术 中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靠,不需增加麻醉难度,术者就可施行麻 醉⑵乳晕外缘切口术前不必设计新乳头的位置,只耍分块切除的腺体组织对称、大小相仿、缝合松紧适中、乳房自然恢复原位,就不会造成乳头位置与整个乳房不协调一致⑶对轻、中度巨乳效果良好,改善下垂明显⑷因皮肤有收缩性,腺体没有广泛剥离的乳房皮肤收缩后更宜与腺体敷贴吻合,并且,使切II原位缝合吋无张力,易于切口愈合。
⑸由于乳晕颜色过深,术后瘢痕不明显,患者易于接受⑹手术设计简单,操作方便,无须住院,门诊即可施行 此术式本术式不足之处:⑴对重度巨乳、iii度下垂患者效果欠佳,本人 用此术式施行1例,术后下垂改善至1. 5度左右,外上象限清血肿、 切口感染考虑患者术后lh岀现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过敏性 休克,抢救时打开胸部加压包扎,致包扎不好、引流不畅,重度巨 乳皮肤过度松弛,虽然皮肤收缩后仍与腺体敷贴结合不紧密,留有 腔隙形成清血肿因此,对重度巨乳,本人认为,应在此术式基础 上加双环切除部分皮肤的方法⑵:T6个月之内皮肤呈桔皮样外观, 手感欠佳,远期改善⑶患者恢复后有3例乳房略显底盘较大、高 度不足,视觉显扁平可能由于切除腺体过多,折叠缝合乳腺严重 引起参考文献[1] 王炜•整形外科学[m]. 1版•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9: 1142.[2] 刘文阁,王积恩,邵文辉•实用美容整形外科学[m]・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4, 7: 538.[3] 亓发芝•美容外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12: 262-282・[4] 刘成胜,丁芷林•实用医学美容新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3, 1: 226-227.[5] 孙保东,张海林,闫迎军,等•双环形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 [j]•中国美容医学,2006, 15(1): 23-25.[6] 俞良钢,高静,曾宪扎,等•腺体外侧缔皮肤双环切口乳房整形悬吊术[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6, 17(3):202-203.。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