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理论(00319)第十章.doc
9页行政组织设置原则的指导思想及作用有哪些?一、行政组织设置原则的指导思想:1、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统一2、科学性与阶级性的对立统一3、稳定性与变动性的对立统一二、行政组织设置原则的作用:1、有助于设计与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2、有助于指导与规范行政组织的日常管理3、有助于改革与完善行政组织简述不同时期的的行政组织设置原则?1、传统理论时期的行政组织设置原则:1、组织目标的原则任何一个行政组织都必须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并围绕组织目标来设计组织结构、配置组织的人员2、指挥统一的原则一个下级一般只能有一个七级要避免多头领导,政出多门3、层级节制与幅度适中的原则行政组织应区分严格的上下等级,在上下等级之间构成一种稳定的领导与被领导的统属关系每一个领导所直接控制的下属数目,即管理幅度要适宜,以达到有效控制为限正常的行政组织结构应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统属结构4、权责相称的原则行政组织成员所享有的职权与职责应保持一致,每一个职位的权责都应有明确的法律说明,法定事权与实际事权也应保持一致5、授权的原则行政领导要把某些事情的执行权与补充决策权下放给下级授权的大小,要考虑组织的目标、下级的素质等因素在授权的时候,责任与控制权等不可授予下级。
6、专业分工的原则专业化是现代行政组织的一个基本要求,主要包括部门的专业化与人员的专业化要根据工作性质与内容的差异来区分各职能部门、幕僚部门不同性质的职位要由不同的专业人才来担任7、精简节约的原则行政组织的机构、人员与费用都要贯彻精简节约的原则,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与国民承受能力相适应二、行为科学时期的行政组织设置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行政组织的核心,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任何组织设计与管理都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与优化2、人与组织平衡的原则行政组织对组织成员的要求以及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应与行政组织对人的满足程度基本平衡3、参与、沟通、激励的原则人是经济人,但更是社会人行政组织的活力来源于组织成员的全心投入,来源于他们对组织日标的认同感,行政组织要创造各种机制使组织成员介入组织决策与管理的过程,要实现各层级、各部门问的信息传递与交流,达到相互信任与理解;对组织成员的管理方式,激励往往比惩罚更重要4、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互动的原则在行政组织中,除了法定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通过友谊、感情等渠道形成的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处于不停顿的互动之中。
行政领导的职责在于引导非正式组织积极的一面,控制其消极的一面三、系统权变理论时期的行政组织设置原则:1、系统的原则行政组织是一个系统,其内部是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行政系统本身又是社会大系统乃至自然界大系统之中的一个子系统行政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要保持其相互联系的整体性,行政系统要受社会大系统乃至自然界大系统的影响和制约2、整体的原则行政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不同于各要素机械相加的特性行政组织的结构合理,则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反之,则小于部分之和3、开放的原则行政组织系统要存在与发展,必须与环境实现信息和能量的互换一个自我封闭的行政组织系统不能从外界获取信息和能量,这样,系统会逐渐走向分化、瓦解和灭亡4、封闭回路的原则行政组织系统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与反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回路,各环节相互联系,缺一不可5、权变的原则当行政组织系统的外部或内部环境发生改变时,其组织原则与管理方法必须随之调整一个有生命力的行政组织系统,必定是一个善于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节的系统试述中国行政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1、服务原则:我国行政组织的设置,其根本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要求将为人民谋利益作为组织设置与组织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各级各类行政组织的建立,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保障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二、职能决定原则:1、根据行政组织职能设立相应的机构2、围绕组织职能确立组织结构3、根据职能的发展变化,适时地调整行政组织随着组织目标、职能的发展、变化或消亡,我国行政机构的设置也相应增加、调整或撤销三、统一原则:1、机构设置要统一2、领导指挥要统一3、职责与职权要统一四、系统原则:1、保持整体功能2、坚持平衡3、坚持开放4、管理封闭回路五、效能原则:1、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尽量精简2、层级与幅度要适中3、进行专业化分工5、简化办事程序六、法治原则:1、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体制要有法律上的根据和保障2、机构的设置与变更要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简述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的含义、依据及研究意义?1、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的含义: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方法是指行政组织为保障行政目标的实现,对行政组织自身及其成员进行控制与管理的方法、措施和手段的总和二、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的依据:1、经济上的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它决定着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
行政组织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管理方法的发展变化自然要受制于经济发展的性质与水平2、政治上的依据: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的政治依据,这里主要研究政体对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影响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对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具有直接的影响1)在专制政体国家,长官意志支配一切,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方法一般以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方法为主,不可能以法律作为行政组织管理的基础2)在民主政体国家,行政命令方法仍然存在,但它要以法律与法规为基础,行政组织成员的人格尊严得到了保证,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行政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在当代,行政组织自身管理中的民主方法与科学方法,是互为前提的,它们之间统一而不可分割3、理论上的依据(1)认为人性本恶好逸恶劳、趋利避害是人的自然本性人们参加工作的动机完全在于谋求个人的经济利益或满足私欲出于这种“性恶论”假设,在行政组织自身的管理中一般就采用权力节制、纪律约束、制度规范、经济刺激等管理方法这一管理方法在西方被称为“X”理论在中国,苟子则称之为“化性起伪”,即用“礼义”这个人为的“伪”来教化与规范自私的“性”2)认为人性本善人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及自我实现的多方面需求,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各项工作。
出于这种“性善论”假设,在行政组织的自身管理中一般就强调人格尊重、人性激发、民主参与、上下沟通的管理办法这一管理方法在西方被称为“Y 理论”在中国,孟子则称之为扩充“四端”,即通过后天的努力、培育与激发,扩充人生来就有的“仁义礼智”四种善的萌芽3)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亦善亦恶即作为不同时期、不同对象的人,其人性有善有恶;就是同一个人往往既有好逸恶劳的一面,也有奋发工作的一面,出于这种“有善有恶,亦善亦恶”的人性假设,在行政组织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就强调外在强制与内在激发诸方法的灵活运用这一管理方法在西方被称为“”在中国,战国时代的学者世硕就主张人性本是亦善亦恶的,全在于后天的培养,才使人变成善或恶三、研究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的意义:1、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方法是行政领导控制与管理行政组织的工具1)中国共产党一向注重工作方法的研究,重视工作方法的意义2)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行政组织的任务日益繁重,机构日益扩大,人员日益增加,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工作千头万绪行政领导如果不研究、不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就难以保证行政组织自身协调、高效地运转,难以在行政组织内部做到令行禁止、指挥统一而迅速。
所以,掌握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科学、民主的方法,是各级行政领导有效控制与管理行政组织的重要工具2、做好行政组织的自身管理是行政组织有效实施社会事务管理的前提1)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好坏,对行政组织的社会管理效率有着相当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2)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是政府自身管理中职能配置、机构设置、权责划分、人员配备等一系列环节的结果没有政府自身的科学管理,就没有政府对社会的高效管理简述规制型管理的含义、内容及优缺点?1、规制型管理的含义:规制型管理是一种采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行政组织成员的行为,以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管理方法二、规制型方法的主要内容:1、组织标准化:(1)分工专业化这是组织标准化的基础,它要求行政组织内每个职位的工作任务尽可能地简化、单一化,并把组织活动分解为各项比较细致的工序2)工作指标化即对各个职位的工作要求作出说明,规定其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时间和程序3)人员统一化组织中每个职位上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能力,每个职位对任职者的素质和能力都有明确的统一标准,并要经过严格的培训,以使其能按质按量完成职位任务2、工作秩序化:规制型管理方法强调在行政组织内部的各要素、环节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使相关组织之间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形成一个无障碍的工作流程。
它要求理顺组织内外的各种关系,包括命令服从关系、信息沟通关系、意见反映与反馈关系等与此同时,它要求彻底清除人的随意性和传统组织的杂乱无章,使行政组织成为一架精密的机器3、管理规范化:(1)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坚决排斥一切人为的、情感的、偶然的因素,尤其是排斥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2)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使组织成员具有平等感和公平感所有的组织成员都必须遵守规则和纪律,不因个人情感的不同而不同3)明确规定每一成员的职权范围和协作形式,使各个成员正确行使职权,减少摩擦和冲突4)精确计算组织成员的工作成果,以业绩为依据进行奖惩,公正、客观、合理地处理问题三、规制型管理的优缺点:1、优点:(1)规制型管理盛行于工业社会,它追求理性和效率,其目的是排除人的情感因素对组织运行的影响,尽可能地消除偶然性,使行政组织成为一种客观系统2)这种管理方法力图在无序中建立秩序,适应了工业社会的需要2、缺点:(1)规制型管理造就了一种刚性的官僚系统,就像一部机器,没有灵活性和主动精神,只有齿轮之间的被动运转2)采用标准化的管理和服务,忽视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3)排除了竞争的必要与可能,组织成员照章办事,墨守成规,以致造成得过且过、不负责任的结果。
4)依靠条块分割的专业化单位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老问题,导致机构不断膨胀,职能交叉重叠简述情感型管理的含义及方法?1、情感型管理的含义:情感型管理是一种在行政组织中有选择性地增加情感投入,满足组织成员的感情和心理需要,以提高组织绩效水平的管理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情感型管理方法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二、情感型管理中最基本的方法有四个:1、激励激励是对人进行某种刺激,以诱发其高亢情绪的过程情感型管理方法认为人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行政领导者只有针对人的不同需求,分别用物质、尊重与自我实现等内容作为刺激物,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工作热情2、沟通沟通是行政组织的血液,正是沟通赋予了行政组织以生命力如果没有沟通,行政组织的活动就无法进行3、参与参与管理方法认为组织管理的最佳境界,就是组织成员把组织任务当成自身之事而要达到这种境界,组织与个人之间就应该建立一种相互开放的关系,即个人努力工作,组织创造条件让个人了解并参与制定与之有关的组织目标、计划与规范4、协调协调是指消除行政组织内、外部的矛盾,减少管理过程中的功能损耗,建立和谐融洽的工作关系,使组织的整体功能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方法简述市场化管理的含义与内容?一、市场化管理的含义:市场化管理是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管理方法,它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行政组织的管理之中,即在行政组织内部形成若干自主性较强的工作单元,创造一种竞争性环境,从而激发组织成员的潜能,提高效率。
二、市场化管理的具体内容:1、行政组织内。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