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最新鲁迅故里导游词鲁迅故里导游词鲁迅故里解说(汇总篇).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03875547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15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年最新鲁迅故里导游词鲁迅故里导游词鲁迅故里解说(汇总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鲁迅故里导游词篇一 鲁迅故居出来,东行数百步,往南走过一座石板桥,从一扇黑漆竹丝门进去,就到了鲁迅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东朝西,原是寿家书房,鲁迅12岁开始到这儿读书,五年多的学习生涯,使他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矗 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都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写何为“三味”,根据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回忆:“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中醯醢是调味品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 当时私塾的教学,老师是坐在中间的这张方桌边上的高背椅子上,两旁的椅子则是供来宾歇坐。

      学生的课桌是自备的,所以看上去参差不一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和椅子是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鲁迅在桌子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关于这个“早”字,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鲁迅因家中有事,上学迟到了,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他为了提醒自己,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和告诫自己今后不可再迟到 三味书屋的老师名叫寿镜吾,这是他的画像鲁迅评价他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寿老先生品行端正,性格耿直,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给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对鲁迅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子,园内种有两株桂花和一株腊梅,当年鲁迅和小伙伴常在这一方小天地里玩抓蟋蟀、找脱壳的蝉蜕,看蚂蚁背苍蝇等游戏 请来宾们随我穿过马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组颇具规模的清代建筑群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祖居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台门建筑群,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乾隆十九年(1754年),周氏第八代世祖周绍鹏因家业发展的需要,举家迁址于覆盆桥,营造这座台门大院,成为颇具规模的封建士大夫住宅鲁迅祖居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台门主体建筑有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

      东首有坐东朝西的厢楼九间,西首有坐西朝东的厢楼七间,堂屋之间均有明堂和廊屋贯通现由“鲁迅祖居复原陈列”和“绍兴民俗陈列”两部分组成现在请各位先随我参观“鲁迅祖居复原陈列” 接着便是仪门,左右各有耳房,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自右而左书着“翰林”两个字,左右还有泥金小楷的上下款,上款:“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下款:“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这位钦点翰林的周福清便是鲁迅的祖父这对周氏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因而在周氏聚族的三个台门斗里都挂起完全相同的“翰林”匾第二进为厅堂,绍兴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举行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的公共活动场所大厅是三开间的一个通间,正中上方挂着一块长方形白底黑字的“德寿堂”大匾,这是周氏老台门的堂名大厅两旁的左右柱子上有一抱对: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大厅北面隔一天井是第三进,俗称“香火堂前”是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之用,原堂前正中上方有神龛,存放周氏历代祖先牌位香火堂左右各有一间,左边为客厅、餐室,右边为佛堂、客房香火堂北面再隔一个方形的石板天井是第四进俗称“座楼”,是周家的主要生活住宅区。

      座楼中间一问小堂前一般作为平时会客、祭祖用 各位来宾,我们已参观完整个中轴线部分,现在请大家参观西侧厢西侧厢自南而北依次是厨房和佣人房间接下来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东侧厢东厢花厅是大书房,是台门子弟启蒙读书的地方其陈列与三味书屋不同书房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志伊学颜”匾额,“伊”指以才著称的商汤宰相伊尹,“颜”指以德著称的孔子弟-子颜回这是教育台门弟-子要立志高远,学习认真墙上挂有一盏灯笼,灯笼上有“文星高照”四个字,灯笼外倒挂着一株葱,灯笼里点一支状元蜡烛,以示弟-子聪明之意 周家老台门是周氏的祖宅,所以当时周氏有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都在老台门的大厅举行,鲁迅在绍兴时期,遇到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鲁迅最后一次到老台门是1919年举家北迁之时鲁迅祖居复原陈列”的参观到此结束 下面去参观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陈列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门楣上方“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为郭沫若所题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座汉白玉鲁迅胸像序厅左右墙上各挂有鲁迅手迹我们的参观是从左边开始整个陈列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鲁迅少年时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情况;第二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在南京、日本、杭州、绍兴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与积极投身反清革命斗争的事迹;第三部分是辛亥革命后,鲁迅在北京、厦门、广州继续探索革命的新路,最后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大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第四部分是鲁迅在上海辉煌的十年;第五部分介绍了鲁迅逝世后,人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他、学习他。

      鲁迅故里导游词篇二 亲爱的旅客们,很高兴能和大家相聚在一起游玩绍兴,我是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小露我会为大家提供最贴心、最细致的服务,谢谢! 大家注意,我们已经到了绍兴,很快就要到鲁迅故居了特别提醒一下:现在是旅游旺季,旅客特别多,下车后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跟好队伍,注意我们的旗帜 我们已经到了,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和鲁迅故里都挨在一起,我会带大家一一参观下车了,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随意触摸破坏,做一个文明的游客,谢谢!想自行参观的朋友,在3点前到下车的地方集合 好,现在已经2点半了,离集合还有半个小时,大家可以买点绍兴特产,记得3点到下车点集合! 时间过得真快,两天的时间都已经过了大概10分钟后,我们就要到家了,请大家整理一下行李很高兴能认识各位,和你们在一起的两天,我很开心!祝大家身体健康,天天快乐,有缘我们还会再见的!再见! 鲁迅故里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朋友: 首先给大家介绍下绍兴,绍兴市是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建有绍兴北站、绍兴站、绍兴东站、上虞站、诸暨站等多火车站点,交通便利,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市花为兰花 绍兴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小黄山文化开始,至今已有约9000年历史有2500多年建城史夏称於越,亦称大越,简称越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降越君,称会稽郡晋称会稽国,为东扬州治所隋开皇九年(589)改置吴州,治会稽县大业元年(605)起称越州,此后越州与会稽郡名称交替使用南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于建炎五年(1131)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并沿用至今 绍兴,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绍兴兰花,绍兴青石,绍兴花边,王星记纸扇,绍兴腐乳,绍兴黄酒,绍兴麻鸭,绍兴乳黄瓜,绍兴母子酱油,绍兴青鱼,绍兴糟鸡等等风物特产远近闻名,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 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所以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0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 鲁迅一生有1/3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并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 此刻我们面前的就是鲁迅故居了,鲁迅故居原为周家新台门的一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鲁迅诞生在那里鲁迅一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故乡度过,1918年新台门易主后,大部分房屋被改建,但鲁迅家主要建筑幸得保存现室内按原状陈列,不少家什系当年原物 新台门位于东昌坊口西侧,是一座大型的台门建筑,其规模和结构与老台门基本相同,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共分六进,共有大小房屋80余间,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在内,共占地4000余平方米。

      当时,新台门内共居住着覆盆桥周氏中的六个房族,而鲁迅故居则位于新台门的西面鲁迅在周家新台门内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踪迹 各位游客,此刻我们看到这个园子就是著名的“百草园”,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是一个普通的菜园,是当时新台门内十几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内嬉戏玩耍,夏天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在泥墙根一带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鸟对于百草园,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十分形象生动的描述鲁迅12岁时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不得不与他的蟋蟀们、覆盆子和木莲们告别,去全城最严厉的私塾读书 从鲁迅故居出来,东行数百步,往南走过一座石板桥,从一扇黑漆竹丝门进去,就到了鲁迅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东朝西,原是寿家书房,鲁迅12岁开始到这儿读书,五年多的学习生涯,使他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

      都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写何为“三味”,根据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回忆:“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中醯醢是调味品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一天上学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 当时私塾的教学,教师是坐在中间的这张方桌边上的高背椅子上,两旁的椅子则是供来宾歇坐学生的课桌是自备的,所以看上去参差不一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和椅子是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我们此刻还能够看到当年鲁迅在桌子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关于这个“早”字,那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鲁迅因家中有事,上学迟到了,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他为了提醒自我,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和告诫自我今后不可再迟到此刻我们面前的是鲁迅纪念馆,鲁迅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20xx年初,为恢复鲁迅故里的传统风貌,与环境尺度不协调的陈列厅被拆除,恢复为周家新台门它东接鲁迅祖居,西邻周家新台门,北毗朱家台门,南临东昌坊口,与寿家台门隔河相望 此刻我们来到了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系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为绍兴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台门建筑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由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组成,东西各有厢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