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考历史重要的知识点汇总.docx
10页2022年高考历史重要的知识点 历史高考是考实力,而不是单纯考死记硬背这就意味着上海的考生在复习历史的时候,要将每一个学问点都理解透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重要的学问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历史必背学问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背景: ⒈东晋时建代国,拓跋珪建魏,统一黄河流域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复原,推动了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民族融合 ⒉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冲突尖锐,改革燃眉之急 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隐瞒人口,躲避赋税、徭役 广阔农夫赋税负担沉重,农夫起义不断 民族冲突激化,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激化冲突 ⒊冯太后与孝文帝注意汉化,改革条件具备 二、改革内容: ⒈创新制:制定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⒉迁都:目的——强化中原统治、避开鲜卑族旧势力;原都城偏穷、交通不便、不如洛阳;北受柔然威逼、南为经略中原 ⒊移风易俗:汉服、汉话、汉姓、通汉婚、改汉籍 三、评价:促进民族大融合 ⒈经济的复苏和旺盛 农业经济的复原与发展 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⒉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复原汉族礼乐制度 接受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⒊民族的沟通与融合 鲜卑游牧民族的农耕化 汉族人民生活的鲜卑化 王安石变法 一、背景: ⒈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峻 ⑴土地兼并,农夫负担沉重,阶级冲突尖锐,农夫抗拒斗争不断 ⑵积贫积弱局面: 财政困难,入不敷出;辽和西夏威逼北宋平安 ⒉庆历新政:以整顿整治为中心,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推行一年多夭折 二、内容: ⒈富国之法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⒉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 整顿太学 改革官吏选拔 ⒊强兵之法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设军器监 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三、评价: ⒈结果:新法被废止,变法失败 缘由: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剧烈反对 失去宋神宗的支持 新法推行中的缺陷,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⒉变法的历史作用:积贫积弱局面得到改善,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军事实力得到壮大 理财: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 (作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 军事:加强军事实力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作用:加强对人民的限制,削减军费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 教化:培育、选拔人才(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作用:选官贯彻择优录用的原则,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高考历史必修三学问点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的背景: (1)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闻名的工商业城巾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实行激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建财宝,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建财宝。
(3)教会严格限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 1、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扬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核心:人文土义主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建者和主子,要求确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表现: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4、代表人物: (1)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闻名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扬人类同等,主见发展人的特性 (2)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领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很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5、文艺复兴的扩展: 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起先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 1、缘由: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剧烈。
(2)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宝,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3)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激化了冲突 2、马丁?路德改革: (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见: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挽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见每个基督徒都有干脆阅读和说明《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3)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很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限制的__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民众起先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中学必修二历史学问 1、新航路的开拓 了解开拓新航路的史实 (1)新航路开拓的缘由: A 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增,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趋剧烈。
B 《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许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C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限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西欧同东部的贸易更加困难于是,许多西欧人希望开拓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部的新航路 D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统治者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宝,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E教会激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 F 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学问的提高,为远航创建了必要的条件 (2)新航路开拓的经过: A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最南端将的“好望角”开拓了沿非洲西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B 1497年,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的航路接着前进,最终到达印度开拓了由欧洲到达亚洲的新航路 C 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沿岸的许多地方他开拓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 D 1519-1522年,西班牙支持的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相识新航路开拓的影响 A新航路的开拓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起先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B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起先出现 C 新航路的开拓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同时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了解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的史实 荷兰: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荷兰政府支持下,一些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主动参加殖民争夺,很快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A在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殖民地 B在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殖民据点,夺得了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日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并一度占据了中国领土台湾 C在北美: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英国:17世纪初,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主动进行殖民扩张到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A 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殖民据点 B 殖民争霸斗争 ①与西班牙争霸: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权的地位 ②与荷兰争霸:17世纪中期,英荷双方爆发了三次斗争,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③与法国争霸: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战胜法国,不仅从法国手里获得了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度快速扩大了殖民势力,侵占了更多的印度土地 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 (1)形成:新航路开拓的同时,葡萄牙和西班牙起先抢占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此后,荷兰、英、法等西欧国家纷纷加入殖民争夺的行列它们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建立了殖民地,并与世界各地更多的地方建立了干脆的贸易联系抢掠、欺诈等成为这一时期西欧殖民者常用的卑鄙手段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宝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2)影响: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宝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供应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和灾难。
高考历史重要的学问点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