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临沂专)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七上 古诗词课件.ppt

41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84296209
  • 上传时间:2024-08-3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01.50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成绩基石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 古诗词古诗词 编者语编者语►加“▲”的字是默写时易写错的字;加“ ____”的句子是近10年考查过的诗句,加“ ”的句子是重点句子第第1 1首 观沧海首 观沧海 [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首句点明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体现出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梳理鉴赏梳理鉴赏实景描写第三、四句写俯瞰沧海见到的神奇壮观的景象;先写近景,后写远景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了伏笔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0132013年考查直接默写年考查直接默写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虚景描写借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最后两句常见于乐府诗的结尾,是应配乐需要加上的,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本诗主旨本诗主旨►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简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即时过关即时过关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2018·临沂模拟]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D.“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C 第第2 2首 次北固山下首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对偶点题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生”“入”二字用拟人手法,赋予“日”“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感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这两句写出了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运用对偶,写船上所见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开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颈联“江春”作了铺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设问修辞诗人自问自答,用“鸿雁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紧承前三联,呼应首联,使全诗笼罩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20122012年考查直接默写年考查直接默写 本诗主旨本诗主旨►诗人以准确精炼的语言写出了冬末春初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即时过关即时过关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潮平两岸阔, 2)[2012·临沂中考]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2.[2017·连云港中考]阅读《次北固山下》一诗,回答问题1)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阔”字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的景象,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客路”的意思是行客前进的路,可见诗人是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愁思;尾联欲借“归雁”传递“乡书”,饱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风正一帆悬江春入旧年 第第3 3首 钱塘湖春行首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第一句点明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看到的水光山色,勾勒出西湖早春轮廓:“初平”写春水初升,略与岸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争”和“啄”两个动词,描绘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枝,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初春的勃勃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此起彼伏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似问非问,使诗歌更富有情韵,也彰显了诗人对早春钱塘湖的喜爱之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初春的生机。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抒发诗人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沉浸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20112011年考查直接默写年考查直接默写本诗主旨本诗主旨►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早春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前四句写湖上春光,先点明地点,然后写景;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通过对钱塘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的无比喜爱之情 即时过关即时过关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谁家新燕啄春泥 2)乱花渐欲迷人眼, 2.[2018·临沂模拟]下面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几处早莺争暖树浅草才能没马蹄D 第第4 4首 天净沙首 天净沙··秋思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之感,“昏”点出时间已经是傍晚;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得环境幽静。

      前两句营造了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显示出一种凄清幽静的境界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显苍凉第三句描绘了一种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图景,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添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点明思乡的时间,渲染悲凉气氛为“断肠人”作铺垫断肠”二字为全曲之“眼”,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疲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近十年未考近十年未考本诗主旨本诗主旨►这首小令前四句纯用白描手法,用十种景物、四个镜头勾勒出一幅清冷凄绝的秋郊夕照图,抒发了一个飘零异地的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即时过关即时过关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夕阳西下, 2) ,小桥流水人家2.[2018·原创]“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 第第5 5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首句写景,寓情于景杨花”漂泊不定给人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鸣暗含悲痛之情诗人借用这两种意象,点明暮春时令,奠定全诗伤感基调。

      次句直接叙事,“闻道”表示惊讶;“过五溪”表述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这两句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情自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后两句抒情,寄情于景用拟人修辞,将月亮人格化,明月帮“我”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与无奈,抒发了对友人被贬谪远行的忧虑、关切之情本诗主旨本诗主旨►本诗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被贬谪友人的同情和关切 近十年未考近十年未考 即时过关即时过关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随风直到夜郎西2.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我寄愁心与明月 第第6 6首 夜雨寄北首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首句设问点题,视角独特在两个归期的一问一答间,将对归期的期待与“未有期”的失望融入凄凉萧瑟的景物之中,思念之情与愁苦之情尽显涨”字富有动态感,既写巴山之水灌注秋池的自然之景,也将诗人的愁思融入其中。

      秋”字在点明季节的同时,也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绪的写照,营造气氛,烘托心情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四句是对未来相聚情形的设想,用反衬手法来表现孤寂之情何当”紧扣“未有期”,将思归的急切心情展现得更加有力却话”意为回溯追想,即以想象的场景来凸显今日的相思之苦,构思奇巧  20162016年考查直接默写年考查直接默写本诗主旨本诗主旨►这首诗通过对归期的询问和回答,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相聚之时的幸福欢乐,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对团聚的期盼之情 即时过关即时过关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016·临沂中考]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2.[2018·原创]试分析诗中“涨”字的妙处示例:“涨”字,富于动态感,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何当共剪西窗烛 第第7 7首 泊秦淮首 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首句写景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凄凉、朦胧的画面。

      次句点题,承上启下夜泊秦淮”点出时间和地点,同时也照应了诗题;“近酒家”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隔江”暗含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国廷危在旦夕,统治者仍沉迷声色犹唱”二字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的愤恨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之情 近十年未考近十年未考本诗主旨本诗主旨►本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有感而作,前两句抒发感慨,借古讽今,抨击那些醉生梦死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之情 即时过关即时过关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诗人借“商女”来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两句诗是 , 2.[2018·原创]“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朦胧(或迷茫)、冷寂(或悲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第第8 8首 观书有感首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

      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的澄澈明净,“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闪耀浮动,情态毕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这两句紧承上句,富含哲理指出这个“方塘”之所以不枯竭,永远“深”而且“清”,是因为有“源头活水”的不断注入  近十年未考近十年未考本诗主旨本诗主旨►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告诉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即时过关即时过关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或根据要求写诗句1)半亩方塘一鉴开, (2)《观书有感》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 2.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明净的小方塘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飘动的天光云影清清楚楚地在“镜子”中荡漾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第9 9首 题破山寺后禅院首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 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处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第二句紧扣“清晨”二字,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景: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古寺”“高林”突出了山寺的幽雅和宁静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曲径”,竹林丛中的小路;“幽处”,幽静的地方;“禅房”,僧侣们的住所;“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的幽深、清寂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潭影使人心“空”,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诗人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 ▲ 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写钟磬音在山寺中轻轻回荡,以动衬静,进一步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寂静,没有声音。

       近十年未考近十年未考本诗主旨本诗主旨►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出一种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即时过关即时过关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 两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写法,更显环境的清幽2.“曲径通幽处”一句,“曲”字可以解释为“竹”作者用“曲”而不用“竹”,你认为这两个词在表达的意境上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词表达的意境是不相同的,“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而“曲”,形容小路弯弯曲曲,层次很多,景致很深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第第1010首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首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所经历的重重困难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

        近十年未考近十年未考后两句写刚越过一座山又有一座山阻拦在面前的情景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以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而且其中富含哲理本诗主旨本诗主旨►本诗用朴实平易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下山的种种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重重困难的感慨 即时过关即时过关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莫言下岭便无难, ; ,一山放过一山拦2.简要分析本诗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实写翻山越岭,走出一座山峰后还有更多的连绵的山峰在前面阻挡,虚写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诗人将生活中的困难比喻成山峰,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认真评估自己所面对的困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 第第1111首 龟虽寿首 龟虽寿[东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作者从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出发,否定了神龟、螣蛇一类神物的长生不老,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犹有”和“终为”两个词组下得沉着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近十年未考近十年未考 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迸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本诗主旨本诗主旨►这是一首充满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的哲理诗,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即时过关即时过关1.下列句子中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所采用的写作手法一致的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2.诗中的“烈士”指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烈士”指能建功立业的人表达了作者不服老、不信天,奋发有为、老当益壮的雄心壮志A 第第1212首 过故人庄首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像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显得轻松自如,简单而随和。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以后也没做过官,故人庄环境的恬静美丽,农人劳动的乐趣,田家生活的安逸,都使诗人产生了共鸣此时的诗人忘却了仕途的烦恼与都市的喧嚣,沉浸在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中上句是近景,绿树环合,别有天地,幽雅恬静而富有神秘感;下句是远景,是田庄的背景,村后青山迤逦伸向远方,又表明这田庄不是孤寂的,而是与外界紧紧相连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承上文而来,诗人为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所吸引,酒足饭饱之后意犹未尽,所以在临走时向故人直率表达了重阳节再次造访的愿望 20172017年考查直接默写年考查直接默写 本诗主旨本诗主旨►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本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即时过关即时过关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简要赏析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2.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第1313首 浣溪沙首 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留恋,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缠绵哀感,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人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20152015年考查直接默写年考查直接默写 本诗主旨本诗主旨►全词语言婉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描写了词人对酒听歌、追忆往昔、悼惜残春的情景,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感伤之情 即时过关即时过关1.词中“ , ”两句工整流畅,风韵天然,是深受后人赞赏的名句。

      2.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结句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之情独”字突出了凄凉寂寞之感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第第1414首 如梦令首 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作者所创造的词境中沉醉”二字流露出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达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兴致极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近十年未考近十年未考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本诗主旨本诗主旨►本词描绘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表达了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 即时过关即时过关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暮色中船却误入荷塘深处,作者不由得惊呼:怎么把船划出去?船桨在水中快速地摇动,喧闹声惊醒了鸥鹭,飞向天空,霎时,人声、水声、鸟声交织在宁静的湖面上。

      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反映了作者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