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理念教好语文.docx
5页转变理念教好语文 新课程改革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要求因此每位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义不容辞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中去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呢?我认为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一、转变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1.师生平等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者转换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要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因此语文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1)民主意识;即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2)人本意识2.学法指导观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因此语文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3.同行合作观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语文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地理、历史、政治等多种学科,因此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4.终身学习观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5.大语文教育观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二、转变教学行为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得到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行为转变:1.变以教师教为中心为以学生学为中心。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了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优结合它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法与学法相得益彰2.变注重教学的结果为注重教学的过程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弊端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甚至让学生去背诵“标准答案”,而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忽略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新课程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3.变注重知识传授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4.变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为个性化教学模式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如同加工厂生产产品,它不符合学生实际,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了现行课堂教学中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
新课改要求我们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5.变单一化的评价模式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传统的评价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惟一尺度,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到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现代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面对新课程,我们既不能有惧怕思想,害怕自己不能适应,更不能认为新课改与己无关,墨守成规,无所作为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诚心接受,热情投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钻研新教材,敢于探索,努力实践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树立决心,充满信心,建立自信,在学习中实验,在实验中学习,尽快掌握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就一定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语文新课改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