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衡水市滏阳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河北省衡水市滏阳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B.神经递质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突触间隙的C.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D.某些麻醉药可以通过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发挥作用参考答案:B2.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参考答案:D3. 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参考答案:D4. 将矮茎豌豆植株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然后测量植株的高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A.植株的生长高度与赤霉素的浓度呈正相关B.赤霉素能够促进矮茎豌豆植株的生长C.浓度为10.0 μg/mL的赤霉素能够抑制植株的生长D.赤霉素也能够促进正常高茎豌豆的生长参考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赤霉素能够促进矮茎豌豆植株的生长在0~1.0 μg/mL范围内,植株的生长高度与赤霉素的浓度呈正相关浓度为10.0 μg/mL的赤霉素促进植株生长的效果与1.0 μg/mL的相似,并不会抑制植株的生长从图示结果不能判断赤霉素是否能促进正常高茎豌豆的生长5. 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B.赤霉素能使大麦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α淀粉酶C.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果实的衰老及脱落D.合成乙烯的部位是果实,乙烯利能加快番茄的成熟参考答案:B【考点】C7: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5)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6)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解答】解:赤霉素能诱导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α淀粉酶;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及脱落;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不仅只有果实能合成.A、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通过信息分子,A错误;B、赤霉素能使大麦种子加快发芽,迅速产生α﹣淀粉酶,B正确;C、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C错误;D、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不仅只有果实能合成,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植物各激素的作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 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殖隔离的是( )A.玉米的花粉落在大豆柱头上不能萌发B.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高度不育C.东北虎和华南虎因地理原因不能交配D.不同种类的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通常不能交配参考答案:C【考点】B8: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分析】生殖隔离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东北虎和华南虎由于地理隔离而不能交配,但是还属于同一个物种,是两个亚种,仍能进行交配产生可育后代.【解答】解:A、玉米的花粉落在大豆柱头上不能萌发,说明玉米和大豆存在生物隔离,A正确;B、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高度不育,说明马和驴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C、东北虎和华南虎因地理原因不能交配,属于地理隔离,不属于生殖隔离,C错误;D、不同种类的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通常不能交配,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识记并理解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概念,同时能够掌握相关实例.7. 当人处于寒冷环境时,保持体温恒定的方式是 ( ) A.增加产热,散热不变 B.增加散热,产热不变 C.增加产热,减少散热 D.增加产热,增加散热参考答案:C8. 决定猫的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bb、BB和Bb的猫分别为黄色、黑色和虎斑色,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三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 A.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 B.全为雄猫或三雌一雄C.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 D.雌雄各半参考答案:A9. 在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中,沃森和克里克吸取了许多科学家当时最新的科研成果。
请问他们分析DNA衍射图谱中得到结论是 A.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B.DNA分子是双链的 C.DNA分子碱基配对方式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 D.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含有A、T、C、G四种碱基 参考答案:A10. 若右图表示的是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A、B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 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由a到b C. 核仁与图中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 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提高了合成的速度参考答案:B11. 乙酰胆碱在脊椎动物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各类胆碱受体,引起受体膜产生动作电位.当人体被银环蛇咬了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如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 ,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有 (用图中字母表示)(2)在图甲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代号是 (填代号),物质B与α﹣银环蛇毒结合的场所是 .(3)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由图乙可知,由于伤者体内 ,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呼吸麻痹.(4)在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为防止银环蛇伤害,一般要进行预防接种.图丙曲线A、B分别表示甲、乙两人第一次注射α﹣银环蛇毒的抗体血清、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的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请在图中分别画出第二次两人均注射等量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变化曲线(曲线的线型按A、B线型).参考答案:(1)吞噬细胞 A、B (2)⑤内环境(3)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α﹣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4)【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分析图甲:①是吞噬细胞、②是T淋巴细胞、③是B淋巴细胞、④是记忆B细胞、⑤是浆细胞;物质A为淋巴因子、物质B为抗体.分析图乙: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其中⑥是突触小体.【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甲中细胞①是吞噬细胞.物质A是淋巴因子,物质B为抗体,它们属于免疫活性物质.(2)图甲中,①是吞噬细胞、②是T淋巴细胞、③是B淋巴细胞、④是记忆B细胞、⑤是浆细胞,其中只有⑤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物质B是抗体,主要分布在内环境中,因此其与抗原(α银环蛇毒)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3)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膜内的电位变化情况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蛇毒能代替乙酰胆碱与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进而阻碍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4)二次免疫应答快而强,且产生抗体的数量多,因此甲、乙两人第一次注射α银环蛇毒的抗体血清、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的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如图3,则第二次两人均注射等量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变化曲线(曲线线形按A、B线形)如图见答案.【点评】本题结合图解,综合考查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要求考生识记免疫调节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识记体液调节的过程和神经调节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2. 下列现象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的是( )A.青香蕉与熟苹果放在一起容易成熟 B.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疯长 C.萎蔫的青菜叶浸泡清水后逐渐变得硬挺D.松树的树形为宝塔状参考答案:C13.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一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一代性状分离比例为3:1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参考答案:C14.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物种进化的单位 B.群落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C.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位 D.种群内各种生物总是斗争激烈参考答案:D15. 如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C【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图示中横轴虚线为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虚线上为促进,虚线下为抑制,另根和茎中,根对生长素浓度更敏感.【解答】解:据分析可知横轴虚线上为促进,虚线下为抑制,生长素的作用有两重性,故浓度过高时曲线应位于横轴虚线下方,另根和茎对生长素敏感度不同,其中根对生长素浓度更敏感,则根的曲线图位于茎的左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图示含义.16. 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B.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C.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D.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是有区别的参考答案:D17. 某国为了防止在战争中敌方使用生物武器,对所有参战人员都接种了天花病毒疫苗,以提高免疫能力以下关于该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T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能形成记忆细胞,再遇到天花病毒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 D.该免疫属细胞免疫,无体液免疫过程参考答案:D18. 科学家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推测原因可能是①突触小泡内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④突触小泡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D19. 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表示细胞内液B.甲渗入乙中的量少于渗入丙中的量C.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丙进入乙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参考答案:C20. 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群落的是( )A.闽江里的全部生物 B.黄河里的全部鱼C.武夷山中的全部植物 D.太湖中的全部微生物参考答案:A考点:种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