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学生的阅读品味.doc
3页培养学生的阅读品味王 芳新课标提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品味即学生的阅读内容要有层次,思考更要有层次学生的阅读时间有限,这几年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特为学生安排了阅读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吸收到高营养价值的东西,就阅读必须要有精品意识,不能粗读、滥读,做到高效阅读,这样才能形成高品位欣赏那么怎样在阅读中培养品味呢? 第一,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品味不是一天能形成的,开始要允许他们的低品位,这是他们的阅读水平和欣赏能力决定的应从兴趣开始,他们喜欢什么书,不妨让他们读下去,教师把一下关,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鉴赏能力让他们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较,鉴别低层次作品和优秀作品的差异,当他们有能力分辨之后,就会自觉的进行选择,有时候,我们手里有什么也许并不重要,而如何选择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教会他们在阅读中如何“取其精华,剔除糟泊”四年级时好多学生喜欢看漫画,如《阿衰》,还有的学生爱看作文书,作为老师的我虽有提点,有介绍,但学生不感兴趣;在看之任之的同时,也不忘提点其中的精华。
现在已六年级了,学生有了自己的品味,有了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许多学生在阅读课捧着曹文轩的书看得津津有味,如《山羊不吃天堂草》、《忧郁的田野》成了有些学生的挚爱;有的学生热衷于动物故事书,如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狼王转》等经典作品在学生手中不断传递以提升自己阅读动物书籍的品味名著浩如烟海,老师可以无意介绍,但不能强迫学生去读,否则适得其反第二,要传授阅读心法,培养读书习惯学生开始读书凭兴趣,大多数只看热闹,不会起到提高语文能力和素质的作用只有会读才会读会,只有读会才会兴趣更浓但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做读书笔记,学会积累,简单地记载自己当时的感受和见解,使他们不至于只看热闹,为此,每天阅读课后,我都安排组长签字,以督促学生积累在学生读书时,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也会在学生中借阅,和他们一起读,有时还会有意识引导学生就一本书和他们进行交流讨论,做到读写说相结合,从中还发现有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反而见解独特,让我甚感欣慰如我在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即从时代背景、写作目的、写作方法等角度提出问题,使学生在读书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借助查阅的资料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如学习短篇小说《凡卡》,要考虑小说揭示的主题有何普遍意义,文章写作手法有何特点?学生要考虑小说在写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时,把凡卡为什么挨打,用什么打,怎样打,甚至吃些什么,睡在哪里这些细小的环节都写得十分真切、细致,使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作者是通过凡卡学徒生活受了很多折磨的细节描写,揭示了旧俄沙皇统治下穷孩子的悲惨生活,写作手法别具一格,文章结尾启人深思这样,学生的审美情趣有了提高,能够甄别社会的丑恶与真善,阅读品味自然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