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勘查实施方案编写提纲.doc
4页1 绪 言1.1 基本情况1.1.1 探矿权申请人基本情况探矿权人名称、法人代表、探矿权人地址、业务范围等1.1.2 勘查项目基本情况包括申请探矿权类型(新立、延续、变更)、区块位置(图幅号、拐点坐标)、面积、矿种、勘查年度(期限)、矿权历次转让情况等附《探矿权延续及变更情况表》、《探矿权区拐点坐标表》(按要求写出北京 54 或西安坐标)1.1.3 勘查单位基本情况勘查单位及地址、以往业绩、人员及组织机构、资质情况等1.2 勘查目的和任务明确本次工作的具体任务、项目工作起止时间以及主要实物工作量等1.3 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1.3.1 勘查区交通位置勘查区地理位置及所属管辖的市县镇、矿区地理坐标、面积及交通位置等附《勘查区交通位置图》1.3.2 勘查区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状况矿区地貌类型、最高海拔和最低海拔及高差;主要水系及流向;工作区气候类型、年均气温及降水量;人口种族及所从事的农、林业等2 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2.1 以往地质工作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情况、工作程度、地质工作成果、矿产开采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2.2 取得探矿权以来的地质工作申请延续、变更的项目,须简要介绍自首次登记(受让)探矿权以来地质工作概况,重点反映探矿权人前一勘查期内的工作情况,包括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地质勘查投入、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2.2.1 完成工作量及投入资金附《探矿权人前一勘查期内投入工作量汇总表》2.2.2 取得的主要成果2.2.3 存在的主要问题3 勘查区地质情况从普查报告上获得或者是从 1:20 万幅图上分析3.1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产等概况,以及区域物探、化探等地质工作成果3.1.1 区域地层3.1.2 区域构造3.1.3 区域岩浆岩3.1.4 区域变质岩3.1.5 区域矿产3.1.6 区域物化探3.2 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勘查区内与成矿有关(特别是与勘查主矿种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矿化特征、矿体特征、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选冶性能等情况,以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3.2.1 矿区地层按从老到新的顺序叙述3.2.2 矿区构造3.2.3 矿区岩浆岩3.2.4 变质作用3.2.5 围岩蚀变3.2.6 矿体特征矿体分布范围、埋深、赋存标高、赋矿层位(顶底板)、规模(长度、厚度、平均品位等)、产状(走向、倾向及倾角)、产出形态(层位、似层状、脉状、透镜状、扁豆状等)、矿石特征(矿石成分、结构、构造、类型等)……3.2.7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简述矿床成因、找矿标志(地层、构造、岩浆岩、蚀变、矿化露头、人工采点等)。
3.2.8 矿石加工选冶性能3.2.9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4 勘查工作部署4.1 总体工作部署工作部署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以及矿床勘查类型、工程布置原则和依据涉及多矿种的,要进行综合勘查4.1.1 总体工作思路4.1.2 勘查类型及工程间距的确定勘查类型主要依据矿体规模、主要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矿床构造影响程度、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和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五个主要地质因素来确定4.1.3 工作部署的原则4.2 年度工作安排依据总体部署,提出分年度目标任务、工作量及年度经费预算,第一年度的工作安排应详细表述附《详查设计主要实物工作量表》4.2.1 第一年度工作安排分类叙述各种工程的比例尺、工作量及工作目的必要时附上《设计钻孔技术参数一览表》(施工顺序、钻孔坐标、方位或勘探线号、倾角、孔深等)4.2.2 第二年度工作安排- 5 -5 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根据工作目的任务要求,分别说明所采用各项工作方法手段(测量、地质测量、槽探、井探、坑探、钻探、物化探、采样和样品测试、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和综合评价等)的基本任务及工作量具体的技术质量要求参照相应的勘查规范和技术标准。
5.1 测量工作包括控制测量(一级导线测量和工程点测量)和地形测量等5.2 地质填图包括填图方法、精度、技术要求等5.3 物化探工程5.4 槽探工程5.5 井探工程5.6 钻探工程包括工程布置原则及技术要求(钻孔开孔、岩芯管理、钻进及采取率、钻孔弯曲度测量、孔深验证、原始班报表、技术负责、终孔…)等5.7 坑探工程5.8 地质样品的采集、加工及化验分析包括各种样品(基本分析样、岩矿标本鉴定样、小体重、矿石选冶试样、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等)采集的原则、方法及要求;加工;化验分析5.9 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5.10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 6 -5.11 原始地质编录和室内资料整理6 经费预算经费预算的依据、标准、计算方法参照地质大调查预算标准和编制方法,结合市场及项目所在地区具体情况进行编制,明确各年度经费,附相应表格6.1 预算依据按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财建[2007]52 号)有关标准执行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9 年 10 月颁布的《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6.2 预算标准6.3 计算方法6.4 预算结果附《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项目经费预算表》。
7 预期成果预期勘查成果(矿产地、资源量、储量)及相应的勘查报告、图件、附表等7.1 资源量预算附《资源量预算一般工业指标表》7.2 预期结果预期提交详查报告以及矿石资源量等附《资源量预算结果表》8 保障措施8.1 组织管理及人员组成分工附《项目部工作人员配备表》,明确名单及分工职责8.2 经费保障措施8.3 质量保障措施8.4 安全保障措施8.5 环境保障措施9 其它9.1 附图附图(或插图):勘查区交通位置图、区域地质图、物化探异常图、勘查区地形地质图及工程布置图、主要勘探线地质设计剖面图(或设计勘探线地质剖面图)、资源量估算图、各种见矿工程(剥土、探槽、探井、钻孔、坑道)素描图等9.2 附表附表(或插表):工作量一览表、经费预算表等说明:也可以把附图和附表放在目录的下一页,注明图号、顺序号等《实施方案》报送要求说明:实施方案要求同时报送纸介质和电子文档电子文档采用 Word 格式,A4 幅面;附表采用 Excel 格式,附图用 MapGis 或 ArcGis 格式,图片用 Tif 或 Jpg 格式《实施方案》附图说明1.区域地质图注:①利用前期工作的区域地质图,若无就用 1:20 万的区域地质图放大,时间充足时尽量矢量化,时间不够也可以用 msi 影像;②比例尺最好为 1:5 万,若矿区面积太大,也可用 1:10 万甚至是 1:20 万;③要求画出矿区范围,必要时还要附上矿区拐点坐标。
2.矿区地形地质图注:①利用前期工作的矿区地形地质图,若无一般都是将 1:1 万的地形图转化 msi 影像,再在影像图上勾画出地质界线;②比例尺一般为 1:1 万,若矿区面积过小,也可用1:5000;③要求画出矿区范围,必要时还要附上矿区拐点坐标;④要求画出矿体和勘探线,并把以往所做的工程标出3.矿区地质及工程布置图注:①利用前期工作的矿区地形测量成果图,若无一般都是将 1:1 万的地形图转化 msi 影像,再在影像图上勾画出地质界线;②比例尺一般为 1:2000,若面积过大也可以用 1:5000 或 1:1 万;③最好有地形线;④要求把矿体和勘探线画出,并把以往所做的工程和本次设计的的工程分类布置出来注:也可以把矿区地形地质图和矿区地质及工程布置图合并为一个图,即矿区地形地质及工程布置图矿体走向的两端必须有一定的地表见矿工程控制,不然无法推测矿体的规模,勘查类型也难确定4.勘探线地质设计剖面图注:①比例尺一般为 1:1000,也可用 1:500;②若前期工作有见矿钻孔需要把该钻孔的分析结果表及采样位置等附上;③根据矿体规模一般切几条(至少三条)主要的地表见矿的勘探线地质设计剖面图5.资源量估算图注:①比例尺一般为 1:1000 或 1:2000,若面积过大也可以用 1:5000;②要求注明见矿的单工程品位和厚度等数据;③附有资源量预算结果表。
6.见矿的钻孔柱状图注:①比例尺一般为 1:200,并要求有孔深弯曲度测量和孔深验证结果表7.见矿的剥土(或探槽、浅井、坑道)素描图①比例尺一般 1:100,并要求注明单工程品位和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