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docx
4页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学行为的一种常态随着信息技术和各类电教设备的不断更新,功能更强大、与课堂教学和学生预习、自主学习、复习融合度更高的媒体资源不断被开发出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直观化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现阶段的教师如何定位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好这些设备与资源,教师如何把信息化有机融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本文主要探讨微课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措施关键词:微课 教学应用 有效融合微课的使用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元化,可以在课前做好预习,自主学习更有针对性课上教师对知识的展示更丰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后的复习也可以借助微视频进一步巩固这就要求教师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要精心、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情,答疑设问,突破重难点一、微课资源应用于学习全过程1、微课应用于课前预习,让预习有的放矢要想更好的学习好小学数学课前的预习十分重要,只有在课前更好的完成,在课上学习中才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学生初次学习新知识,他们肯定会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有很多疑问,也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哪些是学习的重点此时的微课,主要是答疑解惑,为学生学习新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扫清障碍例如,在预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对“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不理解,他们会想:为什么只把分子相加减呢?为什么分母不变?分母相加减行不行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课前制作了一节“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微课视频,使学生在预习时,就将错误的想法消灭于萌芽状态,并借助微课正确理解算法和算理2、微课应用于课中学习,让学习直观生动微课围绕某个知识点(重难疑点),以5―10 分钟的微课视频将某一知识点进行深入彻底的讲解,主题突出,针对性很强此外,微课视频支持回放、重复操作,学生可以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进而突破重难点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这节课时通过动画模拟让学生直观看到小时、分钟、秒这几个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几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长;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长,分针走一圈是几分,这些知识点一目了然播放动画小视频《时间三兄弟》通过时针、分针、秒针三兄弟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带领学生不知不觉弄清楚了时间怎么表示,怎么计算出时间的长度。
这节课的重难点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学生很有兴趣 3、微课在课后使用,引领数学学习向深处漫溯课后使用的微课必须有一定的深化、升华,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深刻化,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在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等方面进一步得到培养例如,在学生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制作了一个微课《面积与周长》让学生通过微课资源把前面学习过的图形周长的知识与面积知识进行区分和联系,加深了印象 二、精心设计,让微课与课程深度融合 1、制作微课时,突出重难点,层层递进制作微课时,教师需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包含了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需要通过几个层次去推进,哪些层次可以在微课中体现,哪些层次要在课堂学习中推进在《画垂线》这节课中,教学内容包含三个知识点,分别是: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直线段最短针对教学内容,我首先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从而分别制作了三个短小的微课让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微课1——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微课2——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微课3——点到直线间的距离为了凸显正确的作图方法,微课中呈现了一些作图的错例。
对于“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垂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微课中由一个小故事引入,通过动画演示证明出几条线段中垂直线段就是最短的,并说明垂直线段的长度就是表示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对于这三个知识点的辨析、垂直线段性质的运用则需要在课堂中进行主要辨析以下两点:过直线上一点和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作垂线的步骤中的细微区别;垂线和垂直线段的区别只有辨析清楚,学生在运用垂直线段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才不会出错2.微课其设计应该与自学报告单、课堂教学互相补充、层层深入自学报告单主要用于反馈学生是否看了微课,对微课中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只有教师在看到“自学报告单”或“前测”的反馈时,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做到“以学定教”反馈结果可以通过师生共用网络平台或者“电子书包”技术方便快捷地得到所以,“自学报告单”的精心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必须与微课内容保持一致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要了解学生完成自学报告单的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以学定教自学报告单像课堂教学的地图,是展现全部的路线还是展现一部分因内容而定 3、微课在课堂中的使用需要教师的讲解能力在微课与课堂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重点的再呈现、再突破时,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对小组学习状态的调节能力以及教师把握契机的能力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何有效组织学生之间的讨论、争辩、质疑、动手操作等,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甚至拓展,都将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微课有如此多的优点,在微课的使用中我们还是存在许多困惑的,如:微课教学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计算机、等设备,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而不至于以此为借口沉迷于网络,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今后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探究,亟待找到最佳方案结语:微课教学以其高效的资源优势和可以重复收看的特点,切实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能够全面而主动地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创新思维,提升数学素养和能力参考文献:[1]张水平.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51-76.[2]张艳.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教学.2014.11-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