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八课.doc
16页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八课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天地八》第三课时语文天地八(第三课时)冯庄镇中心校张堤学校 孟改娣教学目标学习笔下生活和初显身手教学重难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叙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情教具多媒体教学出示课件:一、笔下生花1.写自己经历的难忘的一件事情2.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3.相互评价,认真修改 二、习作三、展示台挑出好的上台展示四、初显身手1.介绍自己知道的安徒生写过的童话2.同学之间讲童话故事安徒生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____ī兵》、《冰雪女王》、《拇mǔ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五、板书:六、习作 七、课后反思:孩子们虽然能写出事件,但是表达能力还太弱,写字的整洁程度也需要加强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要点第三单元单元要求1、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3、说明方法及作用:①下定义:揭示„„的本质特征②分类别:条理清楚,界限分明③举例子:具体、真切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④作比较:突出„„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⑤打比方:生动形象⑥列数字:准确说明⑦引用: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十一 中国石拱桥1、第一段中心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逻辑顺序: ①石拱桥的总体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②具体介绍两座桥 ③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原因,取得的成就3、赵州桥(逻辑顺序):①地理位置②修建年代③结构特点(用列数字、打比方、引用、做诠释等说明方法)4、特点:①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像一张弓②大拱的两肩,各有两个小拱③大拱有28到拱圈拼成 ④形式优美5、卢沟桥说明方法:列数字,引用,举例子,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6、写卢沟桥的结构:①地理位置②修建年代③结构特点十二 桥之美 (说明性小品)1、画之美:①画面要有点、线、面构成②和周围景物既对照又不失和谐2、吴冠中:画家,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狮子林》3、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摹状貌4、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5、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十三 苏州园林 叶圣陶1、苏州四大园林: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2、说明顺序:逻辑顺序①从全文看:从整体到局部②从各部分看:由大到小,由主到次(四个讲究,三个注意)3、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分类别4、苏州园林的特点: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5、总起下面几个自然段的一句话: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全文总纲: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美感十四 故宫博物院1、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2、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由南到北,有中间到两边)3、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4、龙:突出皇帝的威严十五 说“屏” 陈从周1、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印用2、屏的作用:①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②艺术点缀 ③可以挡风3、屏的定义: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4、课文里多处引用古诗词的好处:做文章具有很浓厚的诗意和韵味八年级语文上册8课《台阶》三单八年级语文上册8课《台阶》导读单班级 姓名 组名一、读文本完成下题1.注音凹( ) 凼( ) 门槛( ) 涎( ) 水揩( ) 嘎( ) 筹( ) 划黏( ) 尴尬( () ) 撬( ) 烦躁( )2.识记下列词语:揩:擦、抹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烦躁:烦闷急躁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共场合二、读文本整体感知:速读课文,运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表达方式讲述故事梗概,然后思考问题:1、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 “文眼”是什么?2、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3、 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4、 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为什么?5、你如何认识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八年级语文《台阶》训练拓展单班级 姓名 组名一、基础部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凹凼(o) 烦燥(zo) B.尴尬(ɡān ɡ)阴凉(yīn)C.卵石(luǎn) 揩一把(kǎi) D.砌缝(q) 舀米(yǎo)2.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3.解释加线的词1)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2)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3)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4、选出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读来就好像在听作者娓娓为我们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平常如邻家一般的故事。
B、文中的“父亲”一年辛勤劳作,在半个月的过年中还要编织草鞋因此父亲是一个淳朴、厚道、待人宽厚、能吃苦耐劳的人C、父亲一生劳作的目的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D、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5.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6.修改下面的病句如何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程纲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程纲要课程目标:(一)识字与写字在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字,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二)阅读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额度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3、欣赏文学作品,能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三)写作1、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资料,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2、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3、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四|)口语交际1、 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2、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3、课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五)综合性学习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2、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3、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二、单元目标1、认识说明文,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初步认识说明文的特点。
2、认识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理清文章说明顺序3、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严密的语言三、单元重点难点1、认识说明文,在阅读中获取知识2、认识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理清文章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严密的语言3、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园林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四、课程内容:(内容、课时分配)根据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三单元:(共9课时)11、中国石拱桥(2课时)12、桥之美(1课时)13、苏州园林(2课时)14、故宫博物院(2课时)15、说屏(1课时)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1课时)五、课程实施建议:1、教学资分析^p ;师资资(略)学情分析^p :大部分来自农村,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善设备资:录音机、多媒体2、教学流程设计本单元均是叙事性作品,要注意融入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对人生和生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必要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作品,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3、通过朗读、速读、默读学生能迅速抓住课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梗概开展各项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
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进而爱上学习六、课程评价:(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1、 对学生当堂进行评价,可通过提问次数,背书卡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2、 在学校积极与班主任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校信通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状况3、 认真组织综合性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4、 利用小组长进行过程评比二)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评价:1、 卷面检测,通过期中等阶段性抽测,以获得学生知识的储备基础字词,诗词背诵,语段分析^p ,写作训练等2、 进行至少一次基本功展示,如我是小小书法家——硬笔书法比赛3、 进行一次读书报告会和读书笔记展评4、 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即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1、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覆盖面广2、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3、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兴趣高4、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有风格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我不能失信教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我不能失信》教案 教学内容或课题:8﹡、我不能失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宋庆龄)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自告奋勇来说一说?让学生利用自己寻找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