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狄更斯和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精神比较.doc

1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01343494
  • 上传时间:2022-08-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狄更斯作为一位极具人文情怀的作家 , 他的民主思想极为强烈 , 痛恨社会上的不公平 现象 , 将人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 同时支持每个人劳动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 这也就导致他讽 刺意味浓厚的现实主义作品的背后有着浓浓的人道主义情怀 从贯穿狄更斯作品的核心思想 来看 , 以仁慈为核心的圣诞精神无疑是狄更斯作品中最为典型的特点 , 也是狄更斯作品人 道主义思想的体现 , 这种圣诞精神的本质内容是用爱来消灭恨 , 用仁爱和宽恕来化解阶级 对抗, 不难看出 , 这实际上就是典型的人道主义思想 , 而这种思想也在狄更斯不同时期的 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其命运中得到了体现19 世纪 30到40年代 , 这一时期狄更斯的讽刺比较温和 , 并和幽默结合在一起 ( 如《匹克 威克外传》),并大多以喜剧结尾(《雾都孤儿》和《尼古拉斯• 尼克贝尔》)到了 19世纪40年代 , 现实情况的变化促进了狄更斯创作中的思想变化 , 社会的愈发阴暗使得狄更斯对 社会的失望多于希望 , 先前对于资产阶级的幻想逐渐幻灭 , 但是本着人道主义思想的狄更 斯仍然寄希望于进行资产阶级的改良,从马丁•朱述尔维特、董贝先生和史古鲁奇等人物 形象的命运可见一斑 1 9世纪50-60 年代这一时间段是狄更斯一生创作的高峰 , 也是他人道 主义思想达到顶峰的一个时代,《大卫•科波菲尔》中主人公的成功说明作者将人道主义思 想下的改良看做是解决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坦途 ; 而深刻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的 《艰难时世》 则在抨击反动的功利主义学说 , 表达作者对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行为的强烈抗 议和对工人遭遇的深切同情的同时 , 宣扬以“仁爱” 的人道主义精神对抗资产阶级的麻木不 仁和残酷剥削 , 以求得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具体说来,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他与 18-19世纪的俄国作家一样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寄予极大的同情,对于专制 制度和农奴制非常敌视, 于社会不公极为愤慨 这种俄罗斯文学中人道主义的优秀传统在托 尔斯泰这里体现得更加明显第二, 对人性的探索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近,托尔斯泰也认为人性是复杂的但他更 具体地对人性进行了分析 认为人性中既有与神类似的神性方面 也有与尘世万物相仿的动 物性方面 二者缺一不可, 这是由人的生命决定的 他说“人身之中, 存在着动物性的生命, 动物性不能算是人的生命 而只按照上帝意志的生命也不是人的生命, 人的生命是动物性生 命和上帝生命的组合, 不过,二者在人的生命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大不相同的, 动物性生 命并非人的生命的真正内容决定人之为人的是神性的生命,而非动物性生命第三,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托尔斯泰看来, 人之向上帝靠近的过程也就是道德自我完善 的过程 他说“按基督的学说, 真正的生命在于最大限度地接近每一个人在内心中发现并意 识到的天国的完美, 在于越来越接近自己的意志同上帝的意志的融合 ”这是一个人人自己 可以实现且只有自己才可以实现的过程。

      而不是如教会所说必须要通过神职人员才可能实现 的过程,在这方面人人是平等的正因为如此才有道德自我完善的命题第四,勿以暴力抗恶由道德自我完善理论必然会推出“勿以暴力抗恶”的论断是从 理性和爱出发的, 是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世界而提出来的 在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中, 不能用 增加暴力的方法来消除暴力, 用暴力行动去消除暴力就是在原有暴力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 暴力 因此,减少暴力这种恶的惟一办法就是不使用暴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