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豆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实践及成效.docx
5页耳穴埋豆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实践及成效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耳穴埋豆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病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予耳穴埋豆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每日每穴位按压五次,每次半分钟,穴位贴敷隔日换帖一次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心电图改变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心电图恢复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关键词:冠心病 心绞痛 耳穴埋豆 穴位贴敷冠心病心绞痛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在我国发病率及病死率虽低于国际水平,但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冠心病发病率男性增加422%,女性增加12.5%【1】为了更好的配合临床药物治疗,并探讨更安全、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的方法,自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科采用耳穴埋豆配合穴位贴敷治疗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科住院的心绞痛患者100例典型胸痛伴有心电图ST-T改变,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2].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5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50—80岁平均(62.3±8.3)年,心绞痛史1-19年,平均(5.43±4.6)年,按加拿大心血管病心绞痛程度分级.,I级8例,II级15例III级18例,IV级9例,劳力性心绞痛30例,自发性心绞痛11例,混合性心绞痛9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48-82岁,平均(58.6±76.8)岁:心绞痛病史0.9~23.5年,平均(6.3±4.78)年;心绞痛程度I级5例,II级18例,III级19例,IV级8例,劳力性心绞痛28例,自发性心绞痛13例,混合性心绞痛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及心绞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上予耳穴埋豆结合穴位贴敷法用探棒找心、肝、肾、交感、皮质下、穴位,用耳穴探棒按压所取穴位最敏感点后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用止血钳夹取王不留行籽胶布贴压于穴位上,以母指、食指分别置于耳廓内、外两侧挟持压物,教授患者每次按压时先左右圆形移动,找到最敏感点后,即采用一压一放是按压法,每穴持续2分钟,每日按压五次,按压强度以患者感到酸、麻、胀、痛为宜。
耳贴夏天留置3天,冬天留置5天后更换改贴另一侧耳穴,两耳交替贴压,10天为一疗程在耳压的同时给予穴位贴敷本研究选取内关、膻中、心俞、至阳穴方法;用七厘散与食醋充分混匀制成膏贴,贴于内关、膻中、心俞、至阳穴,每日一次,每次2-4小时,10天一疗程1.3 观察指标根据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相关规定,将治疗效果分为三个显效、有效、无效三四个等级显效:I级II级,心绞痛症状小时或基本消失,III级心绞痛程度较之前降低二级以上者;有效:I级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时间有明显减轻,II级III级心绞痛程度较之前降低I级以上者; 无效:较治疗前心绞痛发作程度不变或加重2、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心电图恢复情况,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88%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见表2表1 两组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比较(X±S)组别 例数 心绞痛发作次数 发作持续时间实验组 50 1.75±0.78 3.35±1.13对照组 50 3.68±1.03 635±2.43t 3.452 2.163p <0.05 <0.05表2 两组住院期间心电图恢复情况(例,%)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实验组 50 35 13 2 96%对照组 50 28 16 6 88%3、讨论 祖国医学无冠心病心绞痛此病名。
根据其发病特征及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胸痹”、 “厥心痛”、 “真心痛”、 “厥证”、等范畴祖国医学对该病的病因病机、症状、体征、治疗也有较具体的描述如《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其病因病机与心、肝、肾诸脏的盛衰有关病理因素主要为阴寒与痰浊,病久阴寒、痰浊不化,痹阻脉络,阳气失展,气滞血瘀痹阻胸阳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胸阳不足,标实为阴寒、痰浊、淤血等邪痹阻,络脉失畅所致其治则为:去邪治标,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温阳补气、补益肝肾等法耳穴是指布在耳上的腧穴,是人体各部分生理病理变化在耳上的反应点耳与脏腑、经络息息相关,可反映五脏六腑、经络系统的疾病,通过刺激耳穴对五脏六腑、经络系统进行调节,已达到治病防身的目的本疗法所取得耳穴心,可补心气、扶心阳、活血化瘀增强心脏功能;肝穴,主畅志及气机2,起疏肝理气、解郁、行气活血之功效;肾穴有主髓填精、补肾益气功效、常用于治疗心肾阴虚、心肾阳虚之症;交感能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皮质下调解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功能上述诸穴合用,共凑调和脏腑阴阳平衡、通经络、益气、温阳、补血之功效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将中药制成膏贴,直接贴敷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
本研究方法选用内关、膻中、心俞穴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主治心痛、胸闷、心烦等心脏疾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疾病膻中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是宗气聚会处,具有补上焦,宽胸隔,降其通络之效对整个阴经有统帅作用至阳穴有振奋宣发全身阳气,疏通经血利湿热、宽胸隔,安和五脏的功效,此穴贴敷可起到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缓解疼痛的作用心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位,也是手少阴心经经脉之气输注之所可反映治疗各类心脏疾病主治胸痹心痛、心悸、失眠、健忘心俞助心阳散寒,通络止痛耳穴埋豆和穴位贴敷两种中医方法作用于上述诸穴,调和脏腑阴阳平衡、通经络、益气、温阳、补血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耳穴埋豆和穴位贴敷两种中医方法结合应用,可明显缓解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绞痛程度及发作频率,且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Reference 1.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高新艳,冠心病中医诊疗经验集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耳穴埋豆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项目编号:ZHY18-006 ,项目负责人:王晓波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