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作物育种学各论复习资料.docx
8页甘肃农业大学作物育种学各论复习资料1 小麦抗病的遗传方式①单基因控制:显性多,也有隐形,部分显性,垂直抗性(高抗,免疫),抗病性丧失快②2~3对基因控 制,质量性状离散分布方式:a个基因独立作用,b基因互作,c基因链锁,d显性恢复多基因抗性,f 母性抗性2 小麦育种的途径和方法 一)杂交育种二)远缘杂交育种,(三)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四)生物技术育种3、 系谱法混合法派生系统法单子传法后代处理方法分离世代:①系谱法世代:每代都选择单株,在优良家系种选择优良单株,有强烈的系谱记载,有强烈的 选择痕迹②混合法:不选单株,对杂种组合混合抽样,混合晋级,知道F6前后才选择一次单株,杂种后 代在早代受自然影响大③派生系统:从第一次分离时代开始进行第一次单株选择,后先采用系谱法后用 混合法处理④单子传法:从第一次分离世代开始,在杂种后代群体中每株只选择1粒,混合种植晋级, 在加代条件下,可以快速通过分离世代,加快育种进程不分离世代:选出整体一致的品系,主要针对产量,品质,抗性,适应性等农艺性状选择,经过品系鉴定 抗病性鉴定,品质检验,将最优品系报请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进行审定定名后再适宜的生态区推广。
4、 系谱法和混合法的优缺点系谱法优点:①杂种后代有详细的系谱记载,可了解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②对当代所做的选择可通过后 代测定进行比较可靠地评价③在早代对生育期,株高抗病性等遗传力高的性状进行选择,可较早掌握一 批此类性状优良材料,到晚代再针对遗传力低的性状进行选择④不同株系分开种植可避免不同类型株间 竞争缺点:①在早代对简单遗传的性状进行选择,淘汰了一些优良数量性状的基因型,损失后期较难弥 补②在分离时代代代选择单株,受人力物力财力制约,种植规模不可能大混合法优点:①数量性状在 早代选择效果不如晚代②杂种后代在早代经受自然选择,有利提高育成品种抗逆性、适应性③在分离 世代,杂种群体容量大,有利于保留较多的变异类型④在早代不选,省工、省地、省物缺点:①在早 代自然选择作用下,由于群体内类群间植株间自然竞争,一些不利于植株本身而有利于人类的性状受到抑 制②晚代存在较多类型,还需进一步淘汰③所选品种缺乏详细的系谱信息5、 衍生系统法:优点:①衍生系统法中后期混播产量性状又不受排斥,②在两次选株之 间进行株系, 其遗传力和可靠性高于系谱法,同时工作简单,③吸取了混合法保留 多样类型的优点,克服了性状被削 弱的缺点, ④与混合法相比,能集中精力选择优 系,减轻了后期选株的麻烦,能提早世代,缩短年限。
6、 (1)远缘杂交育种障碍:杂交不孕,杂交不实,疯狂分离(成体结实分离时间长范围广) 解决方法:①广泛测交②媒介法③调整授粉方式(重复授粉,混合授粉)④理化因素处理⑤离体培 养杂种胚⑥人工辅助授粉或回交⑦七染色体加倍2)远缘杂交育种,①亲本之一栽培种是广为栽培 的品种②远缘品种要有能克服栽培种主要缺陷的基因③杂交方式:a单交,b回交,c复交,d聚合杂 交7、 杂交育种1)原理:①基因重组,②基因累加,③基因互作2)亲本选配原则:①品种间杂交,a 互补原则,b遗传差异原则,c配合力原则8、 回交育种:①轮回亲本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综合性状优良,有个别缺点,最好质量基因控制②非轮回 亲本,能克服受体缺陷,其他形状最好不要太差,最好受显性主效基因控制,遗传传递力强,杂种后代分 离方式简单9、 回交育种的特点:优点: ①性状遗传变异易于控制,在各育种方法中预见性最强 ② 回交后的基 因种类大于杂交后代的基因种类,所以比杂交育种所需群体小年限短, 主要针对目标性状进行选择,因 此任何环境条件均可进行③育成的品种与轮回亲 本相似,易于推广种植缺点:①目标性状遗传力较 低时,难于鉴定识别,不宜获 得优良性状。
②往往仅限于少数主基因控制的性状,改良数量性状比较 困难10、 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1)小麦非整倍体,分为初级和次级应用: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基因定位, 染色体同源鉴定)、在小麦育种的应用(异附加系、异交换系)11、 异交换系(单体异交换系,二体异交换系):①以单体为受体的传统选育,②人工和合成SB缺体,③转移目标染色体,④利用缺体 四体做补偿,⑤与普通小麦杂交12、 生物技术育种:(1)小麦标记辅助选择育种,①用于标记和定位目的基因,②构建遗传图谱,③鉴定 标记外缘染色体片段,④种植资源鉴定,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2)转基因育种主要方法:①基因 枪法(粒子轰击,高速粒子喷射),②农杆菌介导法,③野生Ti质粒的改造,④中间表达载体,⑤植物表 达载体,⑥Ti质粒介导的遗传转化13、 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如何提高小麦育种效率?①扩大有用的遗传变异,掌握合理的选择强度(可以通过合理亲本组配、增加杂种后代的分离范围)②缩 短育种周期(可以通过温室、异地或异季加代的方法缩短育种周期,利用花药培养或单倍体胚培养也是一 种重要的方法,其它技术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或转基因技术也是可行的)③合理安排各个育种环节,亲 本选配,分离世代选择T鉴定T繁殖T示范T推广,边选育、边鉴定、边繁殖、边示范、边推广④ 其它 合理的理论或方法。
14、 根据Croston和Willams(1986)的分类标准,小麦属包括几个种,并写出名称及其染色体组成答:分为6个种,二倍体种2个,分别为一粒小麦和乌拉尔图小麦,染色体组成为2n=2x=14, 染色体组为 AA;四倍体种2个,分别为圆锥小麦和提莫菲维小麦,染色体组成分别为AABB(2n二4x=28)和AAGG(2n=4x=28); 六倍体种2个,普通小麦种和茹可夫斯基小麦种,染色体组成分别为AABBDD(2 n=6x=42)和 AAAAGG(2n=6x=42)15、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方式:①CMS三系杂交种②核不育两用系的杂交种③细胞核+细胞质MS系的杂交种(3种)④转基因不育系 的杂交种(1种)⑤生态型不育系的杂交种⑥化学杀雄系的杂交种⑦自交不亲和系的杂交种16、 优质油菜的育种目标:① 双低(芥酸<1%,硫苷<30umol/g);②高含油量(42%);③脂肪酸构成特异17、 简述抗胞囊线虫病特性的遗传方式提出改良该性状的育种策略答:(1)受主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遗传2)育种策略:①利用回交或杂交技术进行抗病虫基因的转育,② 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抗病虫基因的转移, ③轮回选择技术提高抗病虫。
18、 马铃薯的育种方式①引种,②自然变异选择育种,③辐射育种,④天然子实生育苗俞中,⑤杂交育种 我国玉米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①生产稳定性差,②单产有潜力、面积有潜力,③中低产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低,实用技术普及率不高, 种业发展落后,优良品种少我国玉米发展措施:①大力推进改良种研发,②解决干旱问题,③推进机械化,④减少产后损失,⑤保护农民积极性,⑥提高 产后加工,调控进出口提高小麦产量,扩大品种适应性?①亲本的遗传基础要丰富,即选来源不同的,发育特性有差异的品种进行杂交或复交②穿梭选拔,多点 鉴定:早期分离世代穿梭种植选拔,后期定型材料多点试验玉米杂交种的组配原则? (1)配合力高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材料作亲本(2)亲缘关系较远选择亲缘关系较远,性状差异较大的亲 本进行杂交,常能提高杂种异质结合程度和丰富遗传基础,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3)性状良好并互补 两亲应具有较好的丰产因素和较广的适应性,通过杂交使优良性状在杂种中累加和加强 (4)亲本自身产量 高,两亲花期相近亲本产量高可提高繁殖亲本和杂交制种的产种量,并有利于增强杂种优势 小麦有哪些主要性状的遗传与选育?⑴产量性状的遗传与选育:①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与选育;②小麦矮秆性的遗传与选育;③小麦生物 学产量和收获指数的遗传与选育;④株型育种与高光效育种;(2)抗病虫性的遗传与选育:①小麦抗病性的 遗传与选育;②小麦抗病虫性的遗传与选育;(3)抗逆性的遗传与选育:①小麦耐寒性的遗传与选育;②小 麦耐寒性的遗传与选育;③小麦耐湿性的选育;④小麦抗穗发芽的遗传与选育;(4)生育特性和早熟性的遗 传与选育:小麦早熟性的选育;(5)品质性状的遗传与选育:优质品质的选育。
1杂种小麦类型?A.我国选育的一些小麦雄性不育类型1.T型不育系:具有提莫菲维小麦细胞质的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系2.K 型不育系:不育性稳定、易恢复、种子饱满缺点是恢复度对环境条件特别敏感3.V型不育系B.普通小 麦的细胞质不育系(A型不育)外源细胞质产生的问题:恢复源较少,常带来一些不良的细胞质效应 优缺点:没有不良的细胞质效应;经过测交绝大多数普通小麦均对其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力,但恢复度高的 品种不多;用一般品种转育不育系较困难C. VE型:(细胞核不育类型)D.蓝标型不育系:用蓝粒做标记 的一种隐性核不育类型E.光温敏不育系:不育性受基因控制,可遗传2. T型不育系的选育要求?(1) 保持系应能使转育的不育系达到100%的不育,且能稳定持久;(2)不育系要易于恢复雄性育性;(3)农艺 性状优良,丰产性和适应性好;(4)要有优良的制种性状,即要求不育系应具有较强的花粉接受能力、开颖 时间长、开颖角度大等性状,而保持系具有较强的散粉能力我国玉米育种总的策略? 大幅度提高产量,同时改进籽粒品质,增强抗性,以充分发挥玉米在食用、饲用和加工等方面多用途特点, 为国内市场提供新型营养食品具体可分为两类: ( 1 )高产、优质、多抗、普通玉米杂交种的选育。
( 2 ) 特用玉米(特殊品质)杂交种的选育如高赖氨酸玉米(籽粒中赖氨酸的总量不低于4%), 解决倒伏问题?一是通过降低株高和穗位高;二是要求茎秆硬,根系发达;三是适宜的茎基部节间长短、穗位高系数 玉米优良自交系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⑴农艺性状好(①植株性状:柱形要紧凑,植株中等或半矮秆,穗位适中偏低,茎秆紧韧有弹性,根系发 达,抗颈部倒折与根倒②穗部性状:要长穗型与粗穂型兼顾,籽粒中等或大粒,果穗轴较细,质地结实 ③抗逆性:对当地主要病虫害的一种或多种具有抗性或耐性,对当地特殊的灾害性气候条件有抗性或耐性)2) 配合力高(3)产量高(4)纯合度高回交转育方法? 以现有的雄性不育系为基础,用优良自交系左转与对象,经过多次回叫冰定向选择,把优良自交系转育成 雄性不育系具体方法:以现有雄性不育系做木本,用优良自交系做母本,在以优良自交系做轮回亲本进 行多次回交,在回交后代中选具有父本优良性状的不育株进行回交,一般经 4-5 代回交选择,即可将优良 自交系转育成不育系2.小麦杂交育种环节: 亲本选配;杂交组合配置;分离世代选育;定型品系一系列评比;品种审定和推广 亲本选配和杂交组合 配置是杂交育种的首要环节。
4.生产杂种小麦途径: 利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细胞核不育性、光(温)敏感核雄性不育和化学杀雄剂诱发雄性不育 近代国内外小麦育种进展?(1)通过矮化育种显著地提高育成品种的增产潜力(主要进展);(2)育成品种的高产性兼具较广的适应性;(3) 小麦对各种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的抗耐性有所提高; (4) 优质小麦的培育和生产有很大进步;(5)组织培 养技术,产生单倍体和双倍提育种技术,外源基因的导入技术,原生质体融合与体细胞杂种培育,基因工 程与转基因植株的培育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小麦育种进展?Q干亲本的作用;②中间材料的创新;③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a亲本的遗传基础要丰富,即选来源不同 的,发育特性有差异的品种进行杂交或复交b穿梭选拔,多点鉴定:早期分离世代穿梭种植选拔,后期定 型材料多点试验④小麦对各种病虫害及环境胁迫因素的抗耐性;⑤小麦品质;⑥在育种途径方法和技术 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