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十四 生物技术实践课件.ppt

33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70056860
  • 上传时间:2024-08-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3M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十四 生物技术实践第二部分￿￿￿￿专题突破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考纲原文考情领悟  (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5)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6)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7)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8)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9)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10)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1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12)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近几年全国高考题对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考查较多,注重以环境污染为背景考查微生物的生存条件以及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培养过程等备考时应特别关注从实验的角度剖析每项技术,把握其原理、材料与器材、操作流程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真题印证】(2017课标全国Ⅰ,37)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脲酶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尿素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失分预警】本题(1)小问因课本知识延展不足,不能辨析分解尿素的细菌为异养型而不能将CO2合成有机物,造成错答;(2)小问不能理清题中筛选的是分解尿素的细菌,应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造成错答。

      解析】(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其能产生分解尿素的酶,即脲酶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葡萄糖既能作为能源,为细胞的代谢提供能量,也能作为碳源,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2)利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3)培养基中的KH2PO4和Na2HPO4既可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又可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考法微练】 (2016课标全国Ⅰ,39)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①配制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②制作无菌平板;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 ℃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回答下列问题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污染不正确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解析】(1)牛肉膏和蛋白胨中都含有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可以作为氮源;观察菌落需利用固体培养基,因此可推知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凝固剂,如琼脂2)实验组的各组构成对比实验,设计要依据单一变量原则,再结合实验目的“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可知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污染现象。

      该污染菌可能对空气中的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有影响,因此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真题印证】(2015课标全国Ⅰ,39)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_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____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计数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 ℃、40 ℃、45 ℃温度下降解10 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 mg、1 mg、6 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________℃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______℃设计后续实验苏丹Ⅲ(或苏丹Ⅳ)萃取法油脂 稀释涂布平板血细胞计数板4540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解析】(1)脂肪可被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成橘黄色(或红色),题干中说明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则可以采用萃取法提取微生物A中的油脂2)油脂为有机化合物,富含碳元素,故为了从自然界获得能够分解油脂的单菌落,应以油脂为唯一碳源来配制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能分解油脂的微生物可以正常生长,其他微生物不能正常生长3)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测定菌液中的微生物数量,活的和死亡的细菌都会被计数,所以测定培养液中的活菌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4)在45 ℃下,降解10 g油脂所需酶量最多,则该温度下酶活性最低;由题干信息可知,40 ℃下降解10 g油脂所需的酶量最少应围绕40 ℃设置不同温度梯度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统计微生物数目的方法统计微生物数目的方法(1)稀释涂布平板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浓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②操作: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2)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溶剂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考法微练】(2017湖北黄冈三联,37)水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微生物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聚乙烯醇(PVA)是存在于化工污水中的一种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PVA分解菌能产生PVA酶分解PVA,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分解PVA的细菌,应采用以________________作为唯一的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实验中还应设置对照组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________(填“多于”或“少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2)要测定土壤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数目,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___计数板直接计数若将100 mL含有PVA分解菌的土壤样品溶液稀释104倍后,取0.1 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选择培养基表面,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60个,空白对照组平板上未出现菌落,则100 mL原菌液中有PVA分解菌________个,该方法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3)要鉴定分离出的细菌是否为PVA分解菌,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用于鉴别PVA分解菌要比较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用含相同PVA浓度的上述培养基来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聚乙烯醇(或PVA)多于血细胞(血球)1.6×109 偏小碘白色透明斑的大小(或直径)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解析】(1)要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分解PVA的细菌,应采用以聚乙烯醇(PVA)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目的是淘汰不能分解聚乙烯醇(PVA)的细菌。

      实验中设置的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为对照组没有淘汰不能分解聚乙烯醇(PVA)的细菌2)在显微镜下计数微生物细胞的数量可直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根据题意,100 mL原菌液中有PVA分解菌的数量为160÷0.1×104×100=1.6×109(个)由于两个或者多个细菌可能共同产生一个菌落,导致统计的菌落数较实际菌落数偏少,所以该方法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偏小3)根据题目告知的鉴定PVA分解菌的原理“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可知,要鉴定分离出的细菌是否为PVA分解菌,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碘用于鉴别PVA分解菌要比较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用含相同PVA浓度的上述培养基来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白色透明斑的大小(或直径)来确定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真题印证】(2016课标全国Ⅱ,39)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问题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上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_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4)醋酸杆菌属于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重铬酸钾线粒体快有氧低于原不含有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失分预警】本题常因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明晰检验乙醇的试剂是“重铬酸钾”;不能熟记果酒发酵、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分别是18~25 ℃、30~35 ℃,而造成错答解析】(1)图示中的过程①和②分别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其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其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即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快2)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因此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

      3)第一阶段即果酒的制作,所控制的温度范围是18~25 ℃,第二阶段即果醋的制作所控制的温度范围是30~35 ℃,所以第一阶段的温度低于第二阶段的温度4)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 注意事项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冲洗后去枝梗发酵条件的控制(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约1/3的空间,目的是先让酵母有氧呼吸进行增殖,产生大量酵母菌后再进行酒精发酵;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造成发酵液溢出(2)严格控制温度:18~25 ℃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和酒精发酵;30~35 ℃利于醋酸菌的繁殖和醋酸发酵(3)充气:酒精发酵为无氧发酵,需封闭充气口;醋酸发酵为有氧发酵,需适时通过充气口充入无菌空气防止发酵液被污染(1)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2)发酵瓶要洗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果酒和果醋制作注意事项果酒和果醋制作注意事项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考法微练】(2017辽宁沈阳一模,39)下图是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分析并回答问题1)在果汁加工过程中可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

      2)在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________的空间经过10~12天后,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样液,如果颜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说明产生了酒精3)过程乙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纯化菌种时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其方法是____________;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__℃范围内4)在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如果缺少糖源,乙中的微生物将甲过程的产物变为乙醛,再将其变为醋酸纤维素酶和果胶(单答果胶酶可,单答纤维素酶不可)1/3橙灰绿醋酸(杆)菌高压蒸汽灭菌 30~35氧气充足(有氧)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解析】(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在果汁加工中,果胶不仅会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浑浊,因此为了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2)过程甲是果酒的制作,选用的菌种为酵母菌;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以使发酵瓶中留有一定量的空气,让酵母菌早期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当氧气消耗完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3)过程乙是果醋的制作,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在纯化菌种时,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因此在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需将培养温度控制在30~35 ℃4)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以先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真题印证】(2013课标全国Ⅰ,39)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______________中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杀灭杂菌增加乳酸菌数量无氧呼吸细胞质基质温度腌制时间食盐用量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乳酸菌比杂菌更耐酸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失分预警】本题(3)小问因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熟记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温度、腌制时间和食盐用量)而造成错答;(4)小问知识延展不足,不能理清“乳酸菌比杂菌更耐酸是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的原因”,而造成错答解析】(1)制作泡菜加入盐水可抑制微生物生长,煮沸可杀灭杂菌制作泡菜加入陈泡菜液,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可加快制作泡菜的进程2)乳酸菌为厌氧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该过程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3)温度过高、腌制时间过短、食盐用量不足等,容易造成杂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4)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与其他杂菌关系是竞争,乳酸菌大量繁殖所产生的大量乳酸,会抑制其他不耐酸的杂菌的生长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泡菜制作注意事项泡菜制作注意事项(1)材料的选择及用量①蔬菜应新鲜,若放置时间过长,蔬菜中的硝酸盐易被还原成亚硝酸盐②清水和盐的质量比为4:1,盐水要煮沸后冷却煮沸有两大作用,一是除去水中的氧气,二是杀灭盐水中的其他细菌。

      2)防止杂菌污染:每次取样用具要洗净,要迅速封口3)氧气需求①泡菜坛要选择透气性差的容器,以创造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防止蔬菜腐烂②泡菜坛坛盖边沿的水槽内注满水,以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并注意在发酵过程中经常补水4)温度: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室温即可,温度过高则易滋生杂菌,温度过低则发酵时间延长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考法微练】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惠及民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果酒制作中,温度是重要的控制条件,____________左右的温度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气体),要及时排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___________溶液进行检验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长出________→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在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____3)正常制作泡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____________中,若腌制过程中温度高,用盐量少,腌制时间短,则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________20 ℃二氧化碳重铬酸钾毛霉 盐的用量细胞质基质增多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真题印证】(2017课标全国Ⅲ,37)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

      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粉碎→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回答下列问题1)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____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提取物质W时,振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现有丙酮(沸点56 ℃)、乙醇(沸点约78 ℃)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W时,应选用丙酮作为提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晾干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W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水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W分解较少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失分预警】本题常因课本知识延展不足,不能由题给出的提取流程联想到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流程,造成错答;不能熟记由于有机溶剂易燃,应低温操作,造成错答解析】(1)由于物质W受热、受潮易分解,所以在提取物质W时,不应选用高温烘干的植物甲;新鲜的植物甲中含水量高,会稀释用于提取物质W的极性有机溶剂,从而降低提取的物质W的浓度2)提取物质W时,振荡有利于物质W充分溶于有机溶剂3)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有利于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4)在提取物质W时,温度过高会导致物质W分解过多丙酮沸点相对较低,适合作为提取剂5)根据题干信息,物质W受热易分解,所以应注意温度控制;提取剂用的是丙酮,丙酮易挥发,对人体有害,所以应及时通风;为了减少W分解,操作要快速;另外还要注意防火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三种方法比较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三种方法比较提取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实验原理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获得芳香油方法步骤①水蒸气蒸馏②分离油层③除水过滤①石灰水浸泡、漂洗②压榨、过滤、静置③再次过滤①粉碎、干燥②萃取、过滤③浓缩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续表提取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有机溶剂萃取法适用范围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优点简单易行,便于分离生产成本低,易保持原料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出油率高,易分离局限性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分离较为困难,出油率相对较低使用的有机溶剂处理不当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考法微练】2015年“青蒿素之母”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是从黄花蒿的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请回答以下问题1)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时,应采用______法,所选用的有机溶剂为__________(填“乙醇”或“乙酸乙酯”),通常在提取前将黄花蒿茎叶进行粉碎和______________,以提高效率提取过程中宜采用________加热以防止燃烧、爆炸,加热时瓶口要安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所得液体浓缩前进行____________2)黄花蒿精油是从黄花蒿的花蕾中提取的,其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的乳浊液呈________色,此时向乳浊液中加入氯化钠,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可用分液漏斗将其分开,然后再加入______________,得到纯精油萃取乙酸乙酯干燥水浴回流冷凝(冷凝回流或冷凝)过滤乳白无水硫酸钠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解析】(1)由题意“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可知:应采用萃取法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萃取中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所以乙醇不能用于青蒿素萃取;乙酸乙酯不与水混溶,因此可用于青蒿素的萃取。

      通常在提取前将黄花蒿茎叶进行粉碎和干燥,以提高萃取效率提取过程中宜采用水浴加热以防止燃烧、爆炸,加热时瓶口要安装回流冷凝装置,所得液体浓缩前进行过滤2)黄花蒿精油是从黄花蒿的花蕾中提取的,其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的乳浊液呈乳白色,此时向乳浊液中加入氯化钠,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可用分液漏斗将其分开,然后再加入无水硫酸钠吸水,得到纯精油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真题印证】(2013山东理综,34)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生胡萝卜素的微生物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时,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或平板划线法接种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要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以分别为酵母菌R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____,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____________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要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为________________稀释涂布平板法灭菌(防止杂菌污染)碳源 氮源时间水浴滤去不溶物(实验)对照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失分预警】本题(2)小问因知识延展不足,不能明晰“蔗糖和硝酸盐分别为微生物培养提供碳源和氮源”而造成错答;(3)小问因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熟记诸如“因避免胡萝卜素分解,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时间,将原料中的不溶物滤去后再行萃取和浓缩”等造成错答解析】(1)接种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接种过程中为了避免杂菌的污染,要进行无菌操作,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2)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蔗糖主要提供碳源,也可以作为能源物质;硝酸盐中含有氮元素,可提供氮源3)提取胡萝卜素时,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由于萃取剂通常具有挥发性,直接加热时挥发出来的有机溶剂遇明火易爆炸,故常采用水浴加热;萃取和浓缩前进行过滤是为了将原料中的不溶物滤去4)提取出来的胡萝卜素往往不纯,鉴定时常用标准样品作为对照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过程中的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过程中的4点提醒点提醒(1)点样时点样圆点太大(直径大于2 mm),导致最终在滤纸上形成一条线,无法辨认被提取的色素。

      点样圆点的直径应为2 mm2)将点好样的滤纸卷成筒状,卷纸时不能将滤纸两边相互接触,以避免由于毛细现象导致溶剂沿滤纸两边的移动加快,溶剂前沿不齐,影响结果3)层析液没及样品原点,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造成实验失败层析液不可没及样品原点,以免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使鉴定失败4)没有设置标准样品作对照层析液中是否提取到胡萝卜素,可通过与标准样品中的β-胡萝卜素作对比予以确认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考法微练】(2017吉林省吉林市三调,37)β­胡萝卜素是天然色素,备受消费者喜爱,为获得高产β­胡萝卜素的菌株,图甲为科研工作者利用三孢布拉霉负菌诱变选育高产菌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1)用紫外线照射三孢布拉霉负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平板从功能上分属于________培养基2)液体培养过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⑥是________3)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用________法将萃取的胡萝卜素样品鉴定结果与β­胡萝卜素标样进行比对,结果如图乙,分析可知,色带________为β­胡萝卜素。

      4)β­胡萝卜素还可以从大面积养殖的________中获取诱导发生基因突变选择扩大培养(或增大菌种浓度)浓缩纸层析Ⅰ岩藻【解析】(1)用紫外线照射三孢布拉霉负菌的目的是使之发生基因突变固体平板可以分离不同的菌落,从功能上分属于选择培养基2)液体培养可以为菌株提供营养物质,扩大培养菌株(或增大菌种浓度),萃取、过滤后的提取液需经浓缩后进行鉴定3)可以用纸层析法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将萃取的胡萝卜素样品鉴定结果与β-胡萝卜素标样进行比对,β-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位于滤纸条的最上端4)岩藻中含有较多的β-胡萝卜素,可以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提取β-胡萝卜素 考情链接考情链接考法探究考法探究易错辨析易错辨析1.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2.在制作果酒、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3.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4.泡菜的制作前期需要通入氧气,后期应严格保持无氧条件  )5.无菌操作的对象只要是没有生物活性的材料(如培养基、接种环等)都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6.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只要稀释度足够高,就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7.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蓝,则说明筛选到分解尿素的细菌  )8.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透明复合物,所以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9.由于胡萝卜素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采用萃取的方法进行提取  )10.蒸馏法的实验原理是利用水将芳香油溶解下来,再把水蒸发掉,剩余的就是芳香油  )√√××√×××√× 自己亦是风景不要仰望别人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