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和张拉实际伸长值.doc
4页关于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和张拉实际伸长值AL的计算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简称“桥施规”第12.8.3条规定:“预应力筋采用预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对预应力筋采用预应力控制张拉及预应力筋伸长量校核的情况,作如下介绍:一、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AL的计算,按“桥施规”129页(12.83-1)公式采用,即:△L=PPL/APEP公式中各参数的选用:P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段:Pp=P(1-e-kL)/KL曲线段:PP[1-e-(KL+pe)]/(KL+p0)p=式中: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拉力(KN);e自然对数的底数e=2.718281828;K、p------参数,按“桥施规”第339页附表G—8选用,当采用塑料波纹管时,p值可用0.14;K值可用0.0015;0——从张拉端到计算截面曲线孔道的部分切线夹角之和(rad);当钢束全长中,即有平曲线孔道,或者平、竖曲线组合孔道时,可取其切线夹角0P(平曲线切线夹角),0S竖向切线夹角的平方和的平方根计算即:0=E(0s2)1/2L预应力筋长度,是从计算截面至张拉端前锚夹片间各直线、曲线段的长度。
钢束计算截面确定:当两端张拉时,钢束布置多是以构件中心线对称布置,是以构件中线(跨中)为计算截面;当钢束布置不是以构件中心对称布置时,应以钢束两端张拉力克服摩阻力后终点力相等处为计算截面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Ap;采用厂家提供的面积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Ep;采用厂家提供的弹模二、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AL计算:一般采用精确计算法分段计算,即按直线段、曲线段长度(X),分别计算出其伸长量(△「)i再总加起来,故:△ L=E△Li△ Li=Pi•X/A•EppX(=ALi)直线段或曲线段的长度(m)i三、预应力筋张拉时,实际伸长值据“桥施规”应当为:△ L=^L+△L-C-^a12式中:△L1从初始加力20%Ocon开始,到控制张拉力100%Ocon为此,期间的实测伸长量为(mm)△L2为初始力开始以前的推算伸长值(mm)O0为初始应力,一般取Ocon的10〜25%Ep.L定义同前△ L2可采用相邻的伸长值推算,即初应力20%,至下一级张拉40%量的伸长值,可作为初始力开始前推算的伸长值C混凝土弹性压缩值据“桥施规”意见,对后张拉构件,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可省略不计△a------预应力筋的回缩,锚具变形值。
锚具变形,预应力筋回缩量的实测:用测量锚固前后钢绞线的相对位移值接测量当张拉力达到设计要求张拉力,持荷2分钟时,测量每根钢绞线长度a(锚固前),锚固后,再测量每根钢绞线长气,贝I」:△a1=a1-a1内缩量:Aa=1/nEniai“桥施规”P130页夹片式锚具(用于预应力钢绞线),力筋回缩锚具变形容许值△L=6mm在预应力筋实际伸长值AL计算中,一般合格的锚具和夹片,只要张拉实际操作符合要求,力筋回缩量很小,可省略不计四、预应力筋的张拉实际伸长值AL(mm)的计算:按“桥施规”P129(12.83-2)公式采用,即:△SL"L2式中:△ L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mm)△ L]从初始应力到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