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匠心独运凝华珍-云冈石窟.docx
4页匠心独运凝华珍探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陈列馆本报记者刘红霞乔建奇所作“郦道元”塑像,立于“守望家园”展区复原的胡马俑摄影/天弘坐落于大同大学北校区一隅的云冈文化研究中心陈列馆建于2008年,占地面积840平方米,是一处以展示大同历史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精髓的文化交流场所陈列馆按两大主题布展,下设九个专题在第一主题“历史文化名城”里,包括“先民踪迹”、“民族融合”“盛世京华”、“文化瑰宝”,第二主题“世界遗产云冈石窟”分列出“真容巨壮”、“皇家风范”、“梵相汉韵”、“沧桑岁月”、“守望家园”以历史为线,接连起大同从古到今留存的文明华珍一入展厅,一幅生动的原始人生活场景图呈现在观者眼前,那是十万年前大同许家窑人在大同湖畔磨石捕猎作为中国古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标本,许家窑人的出现曾让众多史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欣喜沧海桑田悄然变,民族融合看云中转瞬间,“胡服骑射”带着前行的智慧出现在历史大舞台,看似不经意的决定彰显着进步的力量就在大同这片土地上,赵武灵王开疆拓土,“攘地北至燕代”,为大同千年的融合旋律确定主音大同位于草原文明和农耕文化的交汇地,民族多元,文化多样陈列馆策展人、制作人、大同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负责人乔建奇说,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北魏帝都和辽金陪都。
在“盛世京华”、“文化瑰宝”两个专题里,他用大量珍贵的图文资料和文物仿品诠释出平城时代与西京烟云的魅力悬空寺、华严寺、善化寺、辽金彩塑、北魏胡俑、朱弁碑拓片……众多文化影像穿越时空汇聚,带来非同一般的震撼当访客还沉浸在“文化瑰宝”带来的享受中时,几个粗壮的岩柱突现眼前,这是第二主题“世界遗产云冈石窟”的入口,造型采自云冈石窟五华洞前室檐柱云冈石窟艺术博大华美,我们尽可能选用其精华部分以体现它的艺术独特性”,乔建奇表示,五个专题分别以大、美、精、博、研为中心,带领参观者细品云冈艺术画卷,甚至走进“石窟”,身临其境感受千年前高超的艺术境界在展区中部,云冈石窟第38窟被以1:1的比例全景复制,此窟虽小却反映出北魏晚期雕刻艺术的巨大成就,特别是音乐树与“幢倒伎人”,是体味北魏社会生活的珍贵实物资料38窟实物位于云冈景区西部,游人只能远观外部入口,无法进入其中,而陈列馆里的高仿不但可外览,还可入内参观,堪称一绝唯有匠心独运,方显明珠本色在“梵相汉韵”专题,汉代壁画、丝路石雕和希腊雕塑艺术图片清晰地阐述了云冈石窟在中华文明乃至东方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之对应,“守望家园”里用大量珍贵照片和名人题词表现了当代人守护祖先遗产的拳拳之情。
乔建奇介绍,这种做法意在打通云冈石窟蕴含的时间通道,使人们对它的价值有更深的认识和领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