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识字教学阶段分析.docx
5页识字教学阶段分析 陈小静识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第一学段的核心内容和教学重点如何探寻识字教学规律和有效策略,一直以来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文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过程,经历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年,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识字能力却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因此,第一学段识字教学应当是循着一定的阶段次序,不断引导学生学会识字的过程,应当形成一个体现目标、内容、重难点、师生关系循序变化的识字教学序列1.第一阶段“引”:唱游趣学,渗透方法第一册上半学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是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的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摘果子”、“摘星星”、“你说我演”、“开火车”等简单的识字游戏促进学生与生字多见面,应成为该阶段主要识字手段刚入学的孩子形象思维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学上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摆脱对实物的依赖,要在识字中渗透方法指导例如学习《口耳目》,要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与其所表示的图画的联系,掌握象形字的构字规律与识字方法;学习《在家里》,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那些家具,渗透认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的方法;学习《四季》,让学生边读文边识字,渗透随文识字的方法……这样,每节课都突出一种识字方法,为学生展示了学习汉字的多彩舞台,逐渐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了解规律,体悟方法。
2.第二阶段“扶”:教给方法,体悟规律第一册下半学期至第二册,学生已掌握了一些生字,对识字也有了一定的兴趣这一阶段,教学上重在“扶”:教给方法,体悟规律1)可以采用“送字宝宝回家”的方法加强生字归类系统学习可以在教室里建“生字之家”如“结构之家”,分为“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分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等栏目;又如“方法之家”,设“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想一想”等栏目每学完一课生字,就请学生送字宝宝回家2)鼓励自主探寻记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可以让学生畅谈“我喜欢×字,我要这么记住它……”目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主动探求识字方法,对学习汉字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当然,要培养学生从想说到会说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甚至会影响教学进度但教师也不必着急,因为短时期的识字量是显性的,而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方法等则是隐性的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悟出来的规律的增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和发展3)可以在第二册的识字教学中引入“形声字”的概念低年级孩子善于记忆形象直观的内容,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东西;习惯记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感兴趣的东西则不易记也不乐于记。
从这个心理特点出发,也就不难理解本阶段学习生字时较严重的回生现象,讲析字理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第二册的识字教学可提前引入“形声字”的概念,引导学生因形说义,因义联形比如,学“飘”字时,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形声字,左右结构,左表声,右表义,有风才能飘起来像这样的教学方法,学习一个字,记住一类字,掌握了一条规律将识记的重点放到意义识记上,使识字教学的过程因“义”的融入而生成无尽的乐趣,从而有效提高了识字的质和量4)开始利用字卡自主学字让学生在学习前制作生字卡,制作时边写边想如何记生字、拼音分别写在卡片的正反两面,做完后像玩扑克牌一样逐字识记同学间要经常探讨识记方法字卡还可结合“开火车”的游戏使用,通过竞争提高学生的自学积极性,从而促进互帮互学氛围的形成此外,在“扶”阶段可以提早教给学生部首查字法,让学生学习运用字典识字,引导学生看广告、商标、标语识字……拓展识字的范围,提高识字的质量,提高识字的能力3.第三阶段“起跑”:拓展阅读,从中学字进入第三册,小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初步摸索了一些识字规律,开始渴望着大量阅读,识字开始走向“起跑”阶段这一阶段,识字教学的根本在于拓展阅读,从中学字。
1)利用字卡,自主积累词汇实验教材第三册课文篇幅变长且不再注音,但不少学生识字反而显得轻松分析原因有二:一是通过前面的学习,能感受到汉字字理,自主认字能力初步养成;二是年龄增长,视野开阔,所谓新字其实已在不同场合多次见过面了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大部分生字以“卡片考考考”和“开火车”的形式就能达到识字效果本阶段字卡的制作较前一学期要求更高要求一字组多个词要求通过查字典、读课文,请教他人的方法自主识字,通过书写、自找识字规律的方法加深印象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作针对性指导或推广好的学习方法2)拓展阅读,积累语感经验到了第三阶段,识字教学重点体现在联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词义,积累语感经验因此,这一时期的识字教学,应当与阅读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还要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营造读书氛围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学生要自己认清字形,要思考字词表达的意思遇到不认识的字,还得思考如何去解决开始,他们可能读得很慢,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能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吸纳到老师读学生听所不能取代的养分识写分开,大量识字的目的就是为了提早阅读4.第四阶段“放飞”:随文识读,自能识字当进入第四册,学生的识字量大增,形成了自己的识字方法。
识字正逐步寄寓于阅读教学之中,成为学生能自主实施的事于是,识字教学进入“放飞”阶段,基本特征是:随文识读,自能识字本学期要求尽可能多独立地给生字组词可以从自己的经验积累中找词,可以查工具书、可以问别人学完课文后要求准确地组词(即不写别字、不写错字)用所组的词写句子,以深刻地体会词意这阶段最容易出现同音字、形近字的混淆形象,这跟词汇量与语感积累不够有关系课堂上要时常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汉字规律自己判断该用哪个字,该用哪个偏旁这样,课外阅读的面就会变得更广了总之,语文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不是一个简单、静态的“起点”,而是一个变化不断的动态过程在这一历程中,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潜能不断发育、成长,语言的内在生成机制日益完善,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学生教学过程的内在发展趋势,顺应学段中各时期特点,积极有序地促进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