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奋斗着活下去》.docx
16页任正非:奋斗着活下去在任正非的眼里,好领导就是一要在茫茫的黑暗 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在经济形势和 企业发展都面临很大挑战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慢读华为的“奋斗经”1领导力:从英雄到职业化什么是好领导?在任正非的眼里,就是一要在茫茫的黑暗中, 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 这是克劳塞维茨《战 争论》中一句著名的话,也是任正非极为推崇的一句话任 正非进一步阐释道:“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高级将领 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用自己发出 微光,带着你的队伍前进;就象希腊神话中的丹科一样把心 拿出来燃烧,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一样” 创业时期,任正非在集体主义大原则之下,鼓励员工争当各 个领域的“英雄”华为很多高级管理者都是从英雄团队里 选拔出来的对于高层管理者,任正非主张“管理者应该明 白,是帮助部下去做英雄,为他们做好英雄,实现公司的目 标提供良好服务人家去做英雄,自己做什么呢 ?自己就是做领袖领袖就是服务”2000年以后,华为进入了职业化、 流程化管理为特点的第二 次创业阶段此时,在任正非看来,无为而治是企业治理的 最佳境界所谓“无为而治”,就是企业不需要人控制也能 自行达到既定目标,即通过内在控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 情,达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
“要做到无为而治就要实现职业化管理什么是职业化 ?就是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 的成本更低第二次创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职业化管理,就使 英雄难以在高层生成对于这些高级管理者,任正非主张:“一定要摒弃想成为个人英雄的想法,淡化个人成就感,淡化创业者、领导人的色彩”华为曾经是一个“英雄”一创造历史的小公司,正逐渐演变为一个职业化管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任正非总结道:“华为第一次创业的特点, 是靠企业家行为,为了抓住机会, 不顾于中资源,奋力牵引,凭着第一、第二代创业者的艰苦 奋斗、远见卓识、超人的胆略,使公司从小发展到初具规模 第二代创业的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要用十年时间使各项工 作与国际接轨它的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 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牵引精神、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 氛围,使它形成一个场,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 2战略思维:灰色管理长期以来,华为的国际化战略路径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体战 略为人称道,其实,能够真正体现任正非战略思维的是“灰 色管理”:“管理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介于黑白之间的平衡力 虽,即灰色”2005年,任正非对变革的论述中, 阐述了他的灰色思想:“我 们处在一个变革时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强调规模,转向 以生存为底线、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强调效益的管理变 革。
在这个变革时期,我们都要有心理承受能力,必须接受 变革的事实,学会变革的方法同时,我们要有灰色的观念, 在变革中不要走极端,有些事情是需要变革的,但是任何极 端的变革,都会对原有的积累产生破坏,适得其反 ??在变革中,任何黑的、白的观点都是容易鼓动人心的,而我们恰恰 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们需要的是灰色的观点,介于黑与白 之间的灰度,是很难掌握的灰色”在任正非的概念里不仅仅在于变革管理上,作为战 略思维,它几乎涵盖了公司内部人际关系到企业道路选择的 各个层面任正非所谓的灰色管理不是指软弱、妥协,它要求管理者既 要坚持原则,乂要善于找到让员工心甘情愿去接受的变通方 法在处理公司内部人际关系上,任正非要求干部、主管保 持冷静,千万不能有浮躁的情绪,要戒骄戒躁、收敛自我, 少一些冲动,多一些理智他还要求干部、主管学会灰色管 理,各级主管无论是在经营上还是在变革中,抑或是日常工 作中遇到问题时,都不应有极端的态度华为的发展历程显现了灰色管理思想的演进路线创业初 期,华为迫切需要扩大规模,员工素质不均衡,干部素质较 差,这就需要充满“狼性”的“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体系” 但随着各项管理变革落实,一切管理都趋近于流程化、制度 化后,这种严厉而苛刻的管理制度已经不再适合。
任正非认 识到,企业的发展要保持节奏,宽严有度 1999年以后,华为逐步进入平稳发展期管理、提高成为发展的主旋律任 正非开始在华为营造更细化、更富有人文色彩的管理环境2009年,任正非总结道:“西方的职业化,是从一白多年的 市场变革中总结出来的,它这样做最有效率穿上西装,打 上领带,并非是为了好看我们学习它,并非是完全僵化的 照搬,难道穿上中山装就不行 ?我们二十年来,有自己成功 的东西,我们要善于总结出来,我们为什么成功,以后怎样 持续成功,再将这些管理哲学的理念,用西方的方法规范, 使之标准化、基线化??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是一个僵化的西方 样板,而是一个有活的灵魂的管理有效的企业 ”这正是任正非“灰色管理”思想对职业化和变革的深度阐释,是任正 非企业管理路径选择的东方智慧任正非再次强调,“管理上的灰色,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我 们要深刻理解、开放、妥协、灰度”公司治理结构:打造内外部利益共同体从广义上讲,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涉及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还包括相关利益集团(管理者、员工、客户、供货商、所在 社区等)之间的关系任正非对处理这两种关系上都有着独 到见解华为实行全员持股,股东和管理层几乎是一体的, 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
同时,在 决策机制上,华为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集中制为什么要实行员工持股呢 ?任正非清醒认识到,“公司的竞争 力成长与当期效益的矛盾,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是动力,但也会形成破坏力,因此所有矛盾都要找到一个平衡点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矛盾的实质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公司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矛盾公司考虑的是企业的长远 利益,是不断提升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员工主要考虑的是短 期利益,因为他们不知道将来还会不会在华为工作解决这 个矛盾就是要在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点作为早期的激励机制,华为的这个平衡点就是员工持 股同时,华为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华为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这种方式除了体现在公司内部,华为公司与员工之间通过内部股票,将利益捆 绑在一起;还体现在公司外部,通过参股、合资、让利等方 式将各个群体与华为结成利益共同体,即利益均沾利益均 沾的发展模式吸引了包括竞争对于在内的众多机构与华为 展开合作将矛盾的对立关系转化为合作协调关系,使各种矛盾关系结 成利益共同体,变矛盾为动力正是任正非处理此类问题的不 二法宝。
在决策机制上,华为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集中制任正非所 说的民主集中制是指,“让公司员工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 对所有的意见进行统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公司要避免 对最高领导权威的迷信,反对各种形式的独裁专制,而避免 这类现象的最好方法就是成立一套完备的体系,这样公司才 能够得到’无为而治’”关于这种民主集中制,任正非曾详细表述: “公司建立了以各部门总经理为首的首长负责制,它隶属于各个以民主集中 制建立起来的专业协调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委员来自相关 的部门,组成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管理议事、不管事有 了决议后由各部门总经理去执行这种民主原则,防止了一 长制中的片面性,在重大问题上,发挥了集体智慧” 华为的这种制度打破了传统企业任人唯亲的弊端,不是领导 人说了算,而是按全体公司员工共同的意见和决定来执行这种分权的治理模式,可能使效率下降一点,但是也避免出 现决策的重大失误为进一步减少战略决策失误,积极稳妥地带领华为快速向国 际化大公司发展,2003年华为乂成立了与国际管理接轨的董 事会下的EMT径营管理团队)和四大委员会决策组织华为 新的决策组织与制度是任正非探索国际化企业发展道路上 的重要支点。
只有加强个人权威的否定,我们才能建立一 个健康的组织,建立一个不依赖于任何人的组织 ”4组织机构:不稳定的矩阵1998年,华为员工近 8000人,但组织结构仍沿用集中管理 制度,管理难度大、效率低下,更为严重的是,无法促发新 的生长点,结构性危机日益显著 1998年初,华为开始有选择、有步骤地进行事业部制试点 在试点初见成效的基础上, 华为先后对公司组织结构进行了重大改造,成立了多个事业 部2005年,华为收购英国电信制造商马可尼失利 这表明,华为的企业规模正在成倍地扩大,领导层如果仍沿用原有的 组织结构和管控模式,自然是行不通的,改革和放权势在必 行为此,华为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财经管理委员会 和产品战略投资综合评审委员会对事业部进行控制这标志 着华为组织结构的重大转型一由原来单一的地区公司制向 事业部与地区公司结合制转变任正非主张建立的是一种可以有所变化的矩阵结构, “矩阵式管理结构是公司的唯一出路,公司所有的制度都应有强化矩阵机构的思想,如充分授权、加强监督等否则,官僚就 会妨害公司的进步但是,矩阵结构要不断演进” 《华为基本法》认为:“公司组织的矩阵结构,应该是一个不断适应 战略和环境变化,从原有的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 动态演进过程。
不打破原有的平衡,就不能抓住机会,快速 发展;不建立新的平衡,就会给公司组织运作造成长期的不 确定性,削弱责任建立的基础”华为所在的电信产业处于 急剧变化中,必须建立起一种既可保持相对稳定、乂可迅速 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组织结构华为永远都不会有一个稳定的 矩阵结构网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任正非疾呼“让一线直接呼唤 炮火”,这不仅仅是应对危机、回到利润原点的权宜之计, 更是组织流程变革的探索:任正非呼吁华为的组织和运作机 制要从“推”到“拉”,从中央高度集权到“让听得见炮声 的人来决策”我们过去的组织和运作机制是’推’的机制,现在我们要将其逐步转换到’拉’的机制上去,或者说,是’推’ 、’拉结合、以’拉’为主的机制 ??我们进一步的改革,就是前端组织的技能要变成全能的,但并非意味着组织要去设各种 功能的部门基层作战单元在授权范围内,有权力直接呼唤 炮火(指在项目管理上,依据 旧M的顾问提供的条款、签约、 价格三个授权文件,以毛利及现金流进行授权,在授权范围内直接指挥炮火,超越授权要按程序审批 )后方变成系统支持力虽,必须及时、有效地提供支持与服务,以及分析监 控同时,任正非进一步阐述了整个组织结构的运作机制: “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EMT会议,EMTM员只是在会议结束后, 推动决议的执行??一线的作战,要从客户经理的单兵作战转 变为小团队作战,而且客户经理要加强营销四要素 (客户关系、解决方案、融资和回款条件、以及交付 )的综合能力” c5技术研发:掌握核心、开放周边在技术上,任正非一贯主张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
“掌握核心,开放周边,使企业既能快速成长,乂不受制于人从创立之初,任正非就一直坚持自主研发为主, 他反复提醒:“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就是华为的生命华为的目标是,把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去赢得超过 10%勺制造业利润率,逐渐取得技术的领先和利润空间的扩大 ”在以自主研发为主、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任正非提出建 立广泛的技术联盟,吸取、借鉴、购买已有的先进技术,为 己所用,用以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用任正非的话 说,这样可以“使自己的优势得以提升” 、“优势更优势”技术在哪一个阶段是最有效、最有作用呢 ?任正非主张“要去看清客户的需求,客户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卖得出去的东西,或略略抢先一点点市场的产品,才是客户的真正技术需 求超前太多的技术,当然也是人类的瑰宝,但必须牺牲自 己来完成在产品技术创新上,华为要保持技术领先,但只 能是领先竞争对于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