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乡规划说明书概要.doc

29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80258071
  • 上传时间:2023-12-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8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黄道乡规划说明书第一部分 村镇体系规划说明书一、 乡域概况黄道乡位于郏县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北临大刘山,现辖13 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 全乡总人口 1864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710人,占总人口的 3.81%,人口密度388.3人/平方公里黄道乡地势北高南底,三面环山,中部、南部为岗地耕 地多为礓石地,土地贫瘠境内有青龙河、汾江河两条河流和一座 老虎洞中型水库古迹有谒主沟遗址、钧窑遗址、拔剑泉、永庆寺、 刘基墓等黄道乡矿产资源较丰富,1987年后,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 大力发展以原煤开采和建材工业为主的各类企业 2000年,全乡共有大小企业210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主要产品有:原煤、白 灰、粘土、陶土、焦宝石等二、 乡域村镇体系的现状特点黄道乡位于郏县西北部,距县城 12公里,总面积48平方公里 东临白店镇、安良乡,西连茨芭、薛店乡,南与渣园乡接壤,北接 禹州南部,辖13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黄道乡是一个历史悠久 的老瓷镇,盛产缸、盆、碗,远销临汝、宝丰、鲁山、襄县、午阳、 南阳等十几个县市根据乡工农业基础资料及经济分布,将全乡划 分为四个部分,以地形、地势参照物为界线对十一个行政村再进 一步根据影响力、所起带动作用的大小,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行政 村作为中心村。

      乡域交通不够便利,现有一条县级公路 -郏景路;黄道至高炮煤矿的四级渣油路;野板路为二级柏油路三、 乡域发展条件评价一)、自然条件黄道乡位于伏牛山脉 北临大刘山,主峰海拔704.5米,两侧为 峻岭,中间系盆地地势复杂,多为山岗、丘陵地,土地贫瘠,地 下水源丰富,矿藏资源丰富二) 、资源条件1、 土地资源黄道乡属于冲积平原,水土无明显流失2、 林业资源在林业方面:四周植树 30万株,片林3000亩,木材蓄积达13 万m2片林主要是沿河分布,全乡森林覆盖率为 20%林业资源 现状利用方式主要是深加工3、 矿产资源该乡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查明镇区内有丰富的煤、铝矶土、焦 宝石、石灰石、石英石、陶土等多种矿藏,这些矿藏品位高、质量 好、易开采,其中煤的储量为 9372万吨,焦宝石12万吨,石灰石 约计3亿吨,淋滤灰岩分布于黄道乡白土沟村、王英沟村、前谢湾 村等地,洁白质纯,储量 20万吨,是生产白水泥的优质原料这 些矿藏都为黄道乡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依据三) 、社会经济条件1、 概述黄道乡地势复杂, 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全乡围绕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乡镇工业。

      1994年,被平顶山市政府列 为全市农村经济实力三强乡之一 2000年,粮食总产量1002.4万公斤,亩产1086公斤,连续8年保持吨粮乡称号工农业国内生 产总值48142万元,为1986年的42.6倍其中工业 42012万元, 农业61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自1985至2000年,列全县各乡 之首2000年达到2080元2、 农业生产状况黄道乡种植小麦、玉米、红薯、大豆等;主要经济作物为烟叶、 花生;红牛是黄道乡的特色牲畜,享誉省内外鉴于此,该乡可发 展与农业产品相匹套的农产品加工,如磨面、淀粉加工等;随着畜 牧业、养殖业的发展,饲料加工也应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同 时,可利用汝河这一先天条件,实行人工种植草来充实饲料来源 我们建议,可采用以下措施来实现并加强农业的基础作用:一、抓 住项目,争取有利时机,着力争取一批短、平 、快,群众能广泛参与财政扶持项目;二、抢抓机遇,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为全乡的经济大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三、加大养殖 富民力度,为养殖提供资金、政策和技术,鼓励规模化养殖、区域 化建设;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和完善服务网络,在全乡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

      发展有效农业,调整经济结构,推近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新飞跃3、乡镇企业发展状况现在黄道乡现有景家洼煤矿,天广集团、林场等大型工矿企业 数家;乡镇企业40余个,从业人员900余人该镇以工业为主(水 泥制造、石料开采、煤矿开采、耐火材料生产等),另有白灰厂、 汽车运输等企业四、乡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一) 指导思想1、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实 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着力调整农业内部结 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壮大第三产业,促进农业向第三产业 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乡战略, 千方百计全面促进经济往前发展和社会快速进步2、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的 力度,以乡域中心带动中心村,中心村带动一般村,因势利导,坚 持改革、建设、发展三位一体,高起点、高标准发展工业和乡镇企 业3、 积极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 的发展二) 规划目标1、 通过规划,为黄道乡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具有科学性的指导依 据和蓝图,使各项建设合理、有序地进行2、 通过规划的实施建设,使黄道乡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分工 明确、功能齐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具有高度吸引力 的中心城镇。

      3、 经济发展目标预测:预计到 2010年底,工农业总产值达 2891 万元,年均增长9.6%,其中工业总产值2530万元,年均增长12.3% ; 农业总产值1124万元,年均增长4%,财政收入达250万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达 2800元;至U 202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 9436万元, 其中工业总产值8371万元,农业总产值1065万元,年均增长4%, 财政收入达5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500元三) 发展构思1、 提高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在加强城市规划宣传力度的同时,提 高当地人民的经济发展意识,加大引资力度及地区内部的潜能挖 掘2、 搞好综合规划目前黄道乡的发展形势良好,发展速度逐渐加 快,却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规划来指导建设,致使黄道乡建设走 了一些弯路通过规划,力使黄道乡的建设与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 道3、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各种有利条件,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利用黄道乡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 各种相关产业;根据经济发展条件和规律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村 产业化步伐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逐步把黄道乡建设成一个 工农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交通方便、环 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现代化中心城镇。

      五、城镇化水平预测一)人口发展规模预测1、2006年黄道乡总人口为22773人,根据地域特点和历年人 口变化情况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6%机械增长率为5%人口预测采用 A=A1(1+a)n+B公式计算A--规划期末总人口数〈人〉A1--现状总人口数〈人〉a--自然增长率n--规划年限B--机械增长率乡域现状人口状况(为乡政府提供数据):现状总人口: 18640人;流动人口: 400020010 年=18640(1+6 % )4+4000(1+6 %+5% )4=23270 人2020 年=18640(1+6% )14+4000(1+6% +5% )17=24930 人由此,乡域流动人口 2010年增加到4170人,到2020年流动人口 增 加到4662人,二)、城市化水平预测城镇化水平指乡政府驻地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 2006年底,黄道乡现状建成区驻地(黄南村、黄北村、规划向镇区方向发展的 老庄村)总人口为9010人其中村民为4853人,居民为1851人, 集体为2306人根据黄道乡历年人口统计资料和国家计划生育政 策,人口自然增长率取 6%机械增长率为5%贝V: 镇区人口2010 年=4853(1+6%) 4+1851(1+6% +5%)4+2306(1+5%)4+2000=12807 人2020 年=4853(1+6%)14+1851(1+6% +5%)14+2306(1+5%) 14+1500=14593 人则黄道乡城市化水平为:2010 年=12807/23270=55%2020 年=14593/24930=58%六、村镇体系规划依据乡域综合发展条件,规划中将村镇等级划分为:政府所在 地、中心村和基层村。

      各行政村的发展应依据乡域发展的总体构思, 结合本村的各种资源条件和现实条件,制定各自的发展战略,它既 是乡域规划的重要延伸部分,也是乡域发展的基本环节1、 现状分析黄道乡现有13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地在黄南村、黄北村乡域 范围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 乡域基础设施不完善,综合服务能力低,直接影响该乡的投资环 境;对周边村镇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不强2) 自然村庄布局点多、分散,缺乏有机的职能分异和地域分工, 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以及农民生活居住条件的改 善3) 工矿等乡镇企业布局混乱,影响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2、 村镇体系规划原则(1) 区域性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发展,遵循村镇发展客观规律,适 当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建立空间组织有序、职能分工明确,规模 结构适宜,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村镇体系,使其成为全镇 发展的有力支持和空间依托2) 扩大中心镇区规模,形成集聚效益,对中心村加大扶持力度, 对分散、偏僻、规模较小的村庄尽可能实行迁村并点,尽快实现村 镇体系的有序化、合理化3)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用地,保护 耕地3、村镇等级结构规模根据对现有各行政村的交通、经济、规模及空间区位等条件的 分析,规划黄道乡村镇体系等级结构划分三级:中心镇 -中心村-基层村。

      1) 中心镇:以现状镇区为依托,向周边发展,是全镇政治、经 济、文化、对外贸易、信息交流活动中心中心镇区公共设施的服 务对象主要为乡域的居民2) 中心村:位置适中,与中心镇区及各基层村交通方便,是所 辖区基层村的居民活动集散地3) 基层村:是辖区生活聚集和生活服务中心七、乡域基础设施规划1、 道路交通规划全乡有两段县级公路但硬化程度不高,磨损严重,各村基本上为 土路村与村之间的道路联系通畅,有部分路段硬化 ,但路幅较窄, 等级低规划将乡域公路合理拓宽,规划红线为 24米;中心村与基层村 联系道路和基层村之间联系道路拓宽,规划红线为 12米;在道路网不够完整的地段,尽量利用地形和现状土路,新增联系道路,形 成乡域道路封闭环线;加强乡域道路的横向联系,使乡域内部交通 更加合理、畅通以实现村村通公路的作为发展目标2、 供电设施规划乡域没有系统合理的供电设施,在黄道乡建一座 110千伏容量的变电站,位置适中,可以满足全乡合理的供电半径需要3、邮政电信设施规划目前乡域内无正规的邮政所, 不能满足邮政业务量的增长需要, 而且服务半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邮政资金短缺电信业务量发 展虽然较快,但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普及率仍然 较低,各项运行成本较高,配套和服务尚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配合黄道乡乡域邮政电讯设施规划,完善自身网络,确保实现远期 家家户户通规划中心镇区设电信支局和邮政支局,各中心村 设电信所和邮政所,远期形成全乡有线电视网络规划 2020年人均普及率达到35%,扩展装机容量,可满足整个乡域的需求八、村镇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一) 城镇发展思路1、 提高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在加强城市规划宣传力度的同时,提 高当地人民的经济发展意识,加大引资力度及地区内部的节能挖 潜2、 搞好综合规划,目前黄道乡的发展已迫在眉睫,而且发展速度 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