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南昌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南昌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南昌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 春节,南昌人说:过了二十四,每日都是年(南昌话)是由于秦始皇征集民夫修万里长城,南昌籍民夫在腊月二十四日后才不断回家,家人均以亲人抵家聚合的时间为“过年”所以,南昌人过年的日子不同、时辰不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都是过年的,有的早上过年,有的是中年、晚上过年南昌人当然也包括江西人的家庭,过年时间并不都是大年三十,而且吃团员饭也并不都是晚上 南昌县广福乡的个别村子,有在农历26过大年的习俗,甚至实在早上吃聚合饭,有的是早上7点的有的是早上9点,抚州唱凯有不少村庄是农历29过大年,总体说来,江西农历29过大年的家庭还真不到,假设你呆在南昌,你会察觉24小年开头,鞭炮声就每日此起彼伏了 都市的家庭不少还留存着老家的习俗,也就是上面说的过年的时间概括理由,全省人民根本都认可的是由于秦代建长城,抓劳力去北方参与创办,当到了年边上,就分批回家过年,当家里的男丁一回到故土的时辰就是这家人过年的时候到了,就这样传下来据我了解犹如外省少有这种处境按照全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域来统计,江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少的省份,汉族率有99.9%,江西也是留存汉族民俗对比完整的省份,像汉族的傩舞,在江西最多最完整,怪不得有本书叫《中国结果的汉族》写的就是江西南丰。
南昌人过年吃什么 牛肉炒粉:牛有气力、米粉长得想寿星的胡须,所以预示着来年身体健康、长寿美满、 和菜:和和气气一家团员 另外还有:糊羹、杂素、鸡鸭鱼肉等等,不得不提到鱼,南昌人大年三十会摆上整鱼,但不会吃,据说是鱼听人说话把人们的愿望带给龙王爷大年初一吃素或者吃剩菜,这都是南昌人过年的习俗 开财门、关财门、财神爷 吃过聚合饭,就开头消遣,但不能过12点,到了12点就得把大门关了,并放一挂鞭炮,这叫关财门,然后休息初一一大早就要开大门放鞭炮,这叫开财门夜间如察觉有老鼠,千万不能打,那是财神爷 板凳龙 南昌的农村地区都有在元宵节那天玩板凳龙的风俗,板凳汉着灯笼,家有几个男丁就放几个灯笼,然后出街和族人的板凳拼接上,就开头走街了,可见这龙有多长了我的祖籍在南昌县向塘镇的若渚村,我公公报告我民国的时候还有玩板凳龙,我家男丁多,板凳所以也多,灯笼上都写着:“太原王”的字号,说明我们来北方,我认为这是所谓的“客家先民”,我热爱谈客家,由于我认为客家不过是赣的分支,不管是丛流源还是方言都是血浓于水的我公公报告我,小时候玩板凳龙是他最开心的时候,晚上这条巨龙走过河边,那小河水倒映着板凳龙,很喜悦。
拜年:正月初一,幼辈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初一儿子给父母拜年,幼辈依次给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邻居贺年初二女婿给丈母娘拜年初三女儿回娘家要给邻居分糖饼,表达邻里关系融洽初一:在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神位上放一些红枣、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恳祭拜及烧衣之后就开头拜年的活动,晚辈向长辈或亲友间彼此拜年恭贺年初一也不成扫地或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不要说,否那么这年会不好运的 南昌有句俗话:(南昌话)初一的崽,初二个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三、初四也有专为亡亲祭拜的 换茶:是“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地道的南昌方言把过年接待客人的点心和糖果叫做“换财”大年初一,一大早小孩子就要在脖子上挂一个小红布袋,去族人家拜年并索要“换财”,直到把小布袋装满才回家用厚毛纸外加一层白纸包裹糕点,上贴一片红纸,送来送去只需一件,只需一件,只图形式,不重内容有贪吃好玩者,把里面的糕点吃掉,换上石块或沙粒) 上七大似年:南昌人重视上七,这天要好好地吃一顿,还要吃“糊羹”,象征步步高,这天一般举行隆重的敬神活动七菜羹只在南方流行,各地七菜配料不同,仅南昌就有甜咸两种做法,咸的配菜是白萝卜、芥蓝、菜心、大芥菜、春菜、大蒜和芹菜,煮成浓浓的羹,而甜的那么是大菜、香菜、菜心、芹菜和芥蓝等食用的蔬菜用油爆炒,然后参与酱青和糖调味。
这几种菜都有特殊的含义,芹菜代表勤劳、大蒜代表会算钱、春菜代表活力、大芥菜代表新春发大财而七菜羹是不允许倒掉的,否那么就会倒掉福气 另外,七菜羹还对身体有益过年大家都大鱼大肉,而七菜羹能够缓解油腻 元宵节:(南昌话)“过了元宵罢了灯”,过了元宵,年事活动就根本终止了南昌话)“三上晚上的火、元宵的灯”,元宵观花灯、耍花灯、猜灯谜,奇怪喧嚷 “过年”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共同的盛大节日可是近些年,大家谈起过年都会觉得“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而年味的淡化,除了生活方式的骤变,使得数千年里超稳定的生活中形成的严谨的年文化松解,还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我们对年文化的无知,把传统习俗视为陈规恶习,认为可有可无其实,民俗中每一事项,莫不有着精神内涵,有魂譬如年夜饭的魂是聚合,放鞭炮的魂是驱邪,拜年的魂是和谐,贴春联“福”字挂吊钱的魂是祈福等等明天就是除夕了本版更加选择我省4个地区,晒一晒当地特有的过年民俗,让大家一起回味有着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年是怎么过的 “一进腊月就是年” “一进腊月就是年旧时的南昌,腊八是个传统的黄道吉日俗话说:“腊八日子不用拣,大吉大利福寿锦因此,这一天,南昌人除了要喝“腊八粥”,还常举行定亲、娶媳、嫁女之类的“腊八婚”。
据传,“腊八粥”的由来,缘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小时在田间放牛,饥饿难耐,便挖鼠洞,想抓只老鼠充饥没曾想,挖到深处,不见老鼠,但见大米、玉米、豆子等物,于是和在一起熬粥,吃得津津有味后来,小朱成了朱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常令御厨将五谷杂粮放在一起熬粥,并赐名“腊八粥” 腊月二十四日,便到了“小年”这一天,旧时的南昌人要把食糖涂在灶门上,叫做“胶灶神牙”而老板若要辞退雇工,这一天还得请被辞退的雇工“坐上席”吃饭从这天起,南昌人开头正式为新年张罗,各行各业开头特别繁忙,大小市场奇怪活跃,在外地工作的人纷纷赶回家中团聚而在小年和除夕之间,几乎每天都有过年的气氛,正所谓:“过了二十四,每日都是年 接下来几天,人们要用莲藕扎龙,用松枝、白果、金箔纸、银箔纸以及大红纸剪成的元宝和铜钱扎成摇钱树,安放在供桌上,祭拜财神还要在祖宗牌位前供奉猪头、鸡、鱼、肉、年糕等祭品,祭拜祖宗此外,大家相遇,不但口头要说吉利话,还要在堂屋贴上用红纸裁剪成的三四寸宽、一两尺长的小纸条,写上“童言妇语,百无禁忌”、“东成西就,南通北达”之类吉庆语,以图吉利 “青青吉吉”与“年年有余” 热喧嚷闹地打定了近一周,终究到了大年三十。
除夕这天,南昌人的过年热心积累到了一个顶峰 说到除夕,不得不讲讲团年饭团年饭是南昌人一年中最丰厚的一餐饭,一般都有十几道菜,对比讲究的理应有十八道菜,各菜自有深义如炒青菜象征“青青吉吉”,炒年糕寓意“年年高升”,红烧全鱼表示“年年有余”,炒米粉象征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另有一道南昌独有的特色菜——“和菜”,它是由肉丝、笋丝、芹菜、豆条、大蒜、胡萝卜丝、黄花、墨鱼丝等菜和在一起炒成,象征着“和气生财” 酒足饭饱后,全家团坐于炭火前,守岁至深夜可别小看了炭火,俗语说得好:“三十晚上的火,元宵夜里的灯此风俗起于古时烧火驱赶那个叫“年”的怪兽的做法,后来那么更多寄寓来年生活越过越好的期望而除夕之夜,长辈还须给晚辈“压岁钱”,以“压邪守岁”,防止鬼怪作祟南昌人给的压岁钱常为双数,寓意如:二为好事成双,四为四季发财,六为六六大顺,十为十全十美,十二为一百二十岁 守岁至深夜须放鞭炮关上大门——即所谓“关财门”,意在关住自家的财气,送走旧的一年,之后全家休息初一子时又起床开门放鞭炮,意为“开财门”——迎接新的一年,开启自家财运这一关一开,便将滚滚财运随新年送入了家中,为招财进宝讨了个吉利 “换茶”、“送穷”以及闹花灯 初一起来之后,幼辈依次向长辈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拜年。
早饭后,人们三五成群结队拜年,拱手作揖,互道“恭喜发财”等吉利话拜年的时间也各有讲究,“初一的崽,初二的郎,初三初四女看娘”而正月期间,亲戚之间无论亲疏远近,也多会走动访问,否那么“新春不拜年,素日无来往” 初二去亲戚家拜年时,讲究个“换茶”即去亲戚家拜年时,要带上糕点、果品等作为礼物仆人在送行时也要以糕点、果品等回赠这一来一回,就象征着大家把资产与自己的亲戚挚友共享,所以“换茶”的寓意是“换财”,即大家都发财的意思 结果的喧嚷当属元宵节闹花灯了旧时的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各种舞龙队会舞上大街,从洗马池、中正街、府学前、瓦子角、万寿宫直到西大街一带,鼓乐喧天,人山人海入夜后,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起了彩灯,整个南昌城里彻夜烟花、鞭炮声不断当天,南昌人还热爱用糯米粉作皮,花生仁、黑芝麻、白糖、冬瓜糖作馅,做成纯净浑圆、皮嫩味美的元宵果,当晚,全家人围坐一起吃元宵,象征着合家聚合、幸福 而“过了元宵罢了灯”,过了正月十五,为期一个多月的年事活动才宣告终止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