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郭少林.ppt
89页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主任医师 郭少林Date1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 经鼠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 定的乙类传染病鼠类为其自然宿主 和主要传染源病理特征: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 广泛损伤临床特征:发热、低血压、休克、 充血出血、急性肾功能损害一、概 述Date2根据我国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种 类不同,本病可分为姬鼠型和家鼠型 两种主要类型,其中黑线姬鼠为姬鼠 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褐家鼠为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 物和传染源通过多年研究,已经基 本明确了我国存在姬鼠型、家鼠型和 家鼠姬鼠混合型 3 种疫区一、概 述Date31982年流行性出血热(EHF)被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 合征出血热(HFRS),不同的国家 有自己的命名: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 肾炎(HNN),韩国称韩国出血热 (KHF),瑞典称地方性良性肾病( NDN),芬兰和南斯拉夫称流行性 肾炎( EN)等该该病病死率高,危害较较大,是 国家重点防治的传传染病之一一、概 述Date41931~1932年在黑龙江下游中、苏边境盆地的入侵中国的日本军 队和苏联军队中发生流行性出血热,以后在苏联与满洲里交界处和黑 龙江流域每年都有暴发流行。
1935年日本士兵在我国东北森林草原地带发生流行性出血热,曾误诊 为“出血性紫斑”、“异型猩红热”、“急性肾炎”和“出血性斑疹 伤寒”等 1938年7月在绥芬河流域的二道岗,有20名日本士兵患流行性出血热 ,当时称“二道岗热”1939年9~12月日本骑兵在孙吴演习,20人患HFRS,6人死亡,当时 称“孙吴热”二、简 史Date51940年在黑河附近日本士兵236人患HFRS,死亡26人,当时 称“黑河病”同时期在日本驻军所在地,如永安、三江、北安 、横道河子和延边等,均有HFRS发生,延边当时称间岛,当地 称HFRS为“ 间岛热”1941年日本军队曾报告,在出兵中国东北的百万日军中,约 有万人患流行性出血热,病死率高达30% 有文献记载,在黑龙 江流域东北支流一带,在一百万日本军队中发生了1.2万例流行 性出血热病人 1942年虎林发生102例流行性出血热,死亡15人,当时称“ 虎林热”1942年日本陆军军医部将上述不同名称的疾病 ,统称为流 行性出血热( EHF)1950年黑龙江省发生18例病人后,我国年年 都有EHF疫情二、简 史Date61、基本特征: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属于布尼 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genus) ,统称汉坦病毒(Hantaviruses, HV),血清/基因分型至 少20多个。
汉坦病毒对对脂溶剂和常用消毒剂敏感,如:氯 仿、乙醚、丙酮、甲醛、戊二醛、乙醇、碘酒、次氯酸钠 、过氧乙酸、碘氟等,在酸性(pH10% >5%﹥1%新疆西藏四川贵州海南广东广西云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宁夏山西陕西 辽宁上海天津黑龙江山东青海甘肃北京 河北浙江吉林内蒙古重庆﹤ ﹤ 1﹪ ﹪无发病无发病Date23Date242004年辽宁、黑龙江、山东、吉林、河北和陕西6省病例数 达到全国病例数的79%Date256、时间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疫区和不同地理景观的流行季节不完全相同:姬鼠型疫区发病季节高峰每年 10月至翌年1月家鼠型疫区发病季节高峰每年3~5月混合型疫区发病季节高峰每年冬、春四、流行病学Date261950-2004年全国HFRS发病Date271950-200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Date28姬鼠型HFRS流行季节特点Date29Date30家鼠型HFRS流行季节特点Date31混合型HFRS流行季节特点Date32Date337、人群分布性别分布:人群自然隐性感染率,姬鼠型(1.47%;1.09%) 和混合型疫区(4.18%;3.06%)男性高于女性;而家鼠型疫 区(4.64%;5.62%)则女性高于男性。
年龄分布:姬鼠型和姬鼠型为主混合型疫区,以16~45岁 人群隐性感染率较高,16岁以下较低;姬鼠型和家鼠型混 合型疫区,以36岁以上人群隐性感染率较高,0~15岁的 也有较多感染职业分布: 农民隐性感染率最高7.46%,工人2.25% ,学 生最低1.90%,其它职业感染者较少四、流行病学Date34Date35Date36卫办疾控发〔2012〕38号 2012年3月22日卫生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手 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通知说: 今年以来,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 手足口病发病数、重症数和死亡数较去年同期上升 明显,局部地区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常见,布病 、出血热等人畜共患传染病依然处于较高发病水平 ,传染病防控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为进一步做好手 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 安全和身体健康,现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Date37一、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强化传染病防控属地化管 理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大投入力度 ,针对辖区重点传染病与影响传染病流行的重点危 险因素,制订防控方案,建立监督检查制度,明确 检查内容和标准,定期组织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控工 作督导检查。
要进一步完善部门合作机制,开展学 校常见传染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的联防联控 Date38二、加强监测报告,切实做好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置 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疫情网 络直报系统,确保疫情报告渠道畅通,不断提高疫 情报告质量要加强传染病疫情预警预测工作,在 学校、托幼机构、建筑工地、农贸市场、流动人口 聚居地等重点地区和人群中开展主动监测要进一 步加强病原学检测工作,为传染病防治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要及时开展流行病 学调查,采取果断措施加以控制,防止疫情扩散蔓 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进一步加强对各地传 染病监测、预警、调查处置工作的支持和指导Date39三、加强科学防控,切实落实各项重点防控措施手足口病高发地区,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托幼机构和学校 儿童的晨午检制度、环境消毒等工作的督导检查,认真做好 手足口病和其它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提高疫情报告的准 确性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频发地区,要切实做好疫情分 析、实验室检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控制疫情蔓 延布病高发地区,要继续加强与畜牧部门合作,促进畜间 布病防治工作,要做到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病人,减少慢性 化。
出血热发病水平较高的地区,要加强对人间、鼠间出血 热疫情监测,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置,在重点地 区及重点人群开展免疫预防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防 鼠、灭鼠活动,有效降低鼠密度登革热输入疫情风险较高 的地区,要认真做好疫情和蚊媒密度监测,主动搜索可疑发 热病例,积极开展灭蚊工作Date40四、加强预检分诊,坚持做好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 工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 ,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的登记报告工作,要贯彻落 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坚持做好肠道门诊 、发热门诊工作,切实落实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控 制措施要根据当地防病治病的需要,加强能力建 设,组织开展专业人员培训,改善危重病人救治的 设施条件,切实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提高临床 诊断和救治水平,重点加强EV71型手足口病重症患 儿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救治工作,减少 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Date41五、改善城乡卫生环境,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 动各地要结合爱国卫生月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全 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进一步加大环境卫 生整治力度,抓紧清理卫生死角,清除暴露垃 圾和污水坑塘,清除蚊虫孳生地,做好改水改 厕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切实搞好家庭、居民区 以及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卫生,切断传染病特 别是肠道和虫媒传染病传播途径。
Date42六、加强宣传教育,做好传染病疫情风险沟通工作各地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重 点传染病防治知识,指导公众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 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及时、准确、客观 地发布疫情及防控工作信息,充分发挥12320、互联 网、热线等媒介的重要作用,正确引导媒体舆 论,及时消除谣言传播,争取新闻宣传主动权,保 证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平稳顺利 Date43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类型潜伏期:8~39d,一般为2周⑴典型病例——具有三大主症(发热、出血、肾损)和五期经过 (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⑵轻型病例——中毒症状轻微,无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⑶重型病例——高热,中毒症状重,发热期和低血压休克期重叠 或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重叠,病死率较高⑷非典型病例——仅有发热期和多尿期,直接进入恢复期,或早 期采取抗病毒治疗和合理的预防性治疗可使患者越期 这些 病例均需经特异性方法检测才能确诊五、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Date441、发热期临床表现:热度 病人常以畏寒起病,继之发热38℃以上,可高达 41.5℃,甚至体温计到头。
这样的患者多表现为重病容、 疲倦无力和厌食,热度越高,病情越重;也有部分患者体 温达不到38℃热程 多为3~7天,热程越长,病情越重,超过10天者 应考虑有继发感染,高热不退者多见于危重病人有的患 者以低热,胃肠道前驱症状开始轻型患者热退后病情减 轻;中、重型患者热退后病情加重热型 以稽留热和弛张热为主,少数为单峰型或不规则热 型高热稽留型患者,病情较重五、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Date45三红:主要见于面、颈、前胸部皮肤充血潮红,呈现“ 酒醉貌” 三痛:多有头痛、腰痛、眼眶痛或全身痛头痛 多为前额、颞部痛腰痛 以两侧肾区为主,有压痛、扣击痛或自感隐 痛腰背剧痛或腰如断开一样的疼痛,多提示后腹 膜及肾周有严重渗出和水肿眼眶痛 眼球转动时往往更痛渗出重者,常有复 视、畏光或视力模糊五、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Date46醉酒貌醉酒貌Date47胃肠症状 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呃 逆、烦渴等 神经系统症状 危重病人可出现兴奋、失眠、谵语、烦 躁、嗜睡或朦胧状态,有的抽搐 毛细血管充血、水肿、出血 为早期特殊表现,咽部、 软腭、硬腭、颊部、舌、齿龈粘膜可见出血点,球 结膜和睑结膜可见点状或片状出血。
有的患者发生 鼻出血、咯血、呕血、便血、腹腔出血、尿血或阴 道出血但家鼠型出血热腔道出血较少,临床表现 较轻五、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Date48出血:球结膜出血:球结膜 出血、水肿出血、水肿Date49出血:口腔粘出血:口腔粘 膜出血膜出血Date50粘膜三红:软腭、悬雍垂、咽后壁轻者网状充血,重者高度 充血,舌尖及舌乳头充血、潮红,有的患者在发热末期舌 质红燥明显;眼结膜充血,其特点是血管弯曲、怒张、鲜 红 三肿:3病日即可出现因血浆渗出于血管之外,所致球结 膜、眼睑水肿和面部浮肿其中,球结膜水肿程度,常能 反映血管损害和血浆外渗的程度球结膜水肿突然加重, 常是低血压休克来临的先兆 皮下出血点和淤斑:以腋下和腋前线最多,其次是前胸、肩 背部等为索条状或抓痕样细小出血点,重症病例可见淤斑 或注射部位出现地图样出血斑 肾脏损害 :一般在1~2病日即可出现主要表现有蛋白尿 、血尿、管型尿和少尿五、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Date51出血:腋下出出血:腋下出 血血Date52出血:软腭出出血:软腭出 血点血点Date53出血:口、鼻出血:口、鼻 、球结膜出血、球结膜出血Date54EHFEHF患者死亡后尸检脑图患者死亡后尸检脑图 像大脑脑回血管普遍扩张像大脑脑回血管普遍扩张 ,充血,充血Date55出血:后背搔出血:后背搔 抓样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