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原文及译文.doc
23页《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弟 子 规》原文及译文一、《弟子规》简介《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所谓“弟子”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孩子;二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规矩《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共 360 句( 1080 字),概述简介,通俗易懂,是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二、弟子规作者生平李毓( yù)秀(1647-1729) ,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省西南部的新绛( jiànɡ)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 83 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
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弟子规共分七课来讲,第一课是“入则孝”、第二课是“出则弟”、第三课是“谨”、第四课是“信”、第五课是“泛爱众”、第六课是“亲仁”、第七课是“余力学文”2总 叙t ì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f àn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译文】《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古代圣贤对学生的训示: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为人要讲信用,做人要博爱众生,并且要亲近有品德高尚的人,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技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一、入则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译文】父母亲叫你的时候,应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就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译文】对父母教诲,要恭恭敬敬的聆听;做3错了事,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不能顶撞xǐnɡ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译文】做子女要照顾好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上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让父母安稳地睡觉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译文】当你出门的时候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了也要面见父母,以免父母亲挂念。
平时你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职业或者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随意变动shàn g ǒu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译文】即使很小的事情,也不要不告诉父母而自己擅自去做,假如你自作主张的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孝道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译文】即使很小的东西,也不要偷偷的私藏起来如果私自收藏了,父母知道后会非常的4生气、伤心h ào w ù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译文】凡是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要尽力的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亲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的为他们去除y í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译文】如果我们身体有所不适或者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品行上有什么欠缺,就会使父母感到蒙受羞辱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译文】父母亲喜欢我的时候,我们做到孝顺并不难,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的时候,我还能克尽孝道,这种才是真正的孝道ji àn y í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译文】如果父母亲有了过失,做子女的应当耐心地劝说使其改正劝说时,态度一定要和颜悦色,声音一定要轻柔平和háo t à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译文】如果父母亲不肯接纳我们的劝说,你5就等到父母亲心情好了的时候再劝。
如果父母亲还是不听,你就要哭泣的恳求父母,即使因此而遭到鞭打,也毫无怨言sh ì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译文】如果父母亲病的时候,在喂药前,子女要先尝一尝汤药的冷热甜苦,并且应该日夜侍奉在父母亲的身边,不能离开半步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译文】父母亲去世后要守丧三年常常哀思父母的养育之恩,提起父母时会难过的哭泣守丧期间,居处要力求简朴,禁绝酒肉、娱乐等事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译文】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克尽礼节,祭祀要出于诚心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如同他们或者一样恭敬孝顺二、出 则 弟( t ì)m ù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6【译文】做兄长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要尊敬兄长,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亲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f èn mǐn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译文】彼此都把财物看得清淡一些,都不贪图钱财,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说话时都能够互相忍让一点,多替对方着想一些,忿恨就会自然消失了zhǎnɡ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译文】不管是吃饭还是饮水、入座或者行走时都要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zhǎnɡ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译文】听到长辈呼唤他人之时,应该立即替他去叫,如果被叫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赶到年长者面前。
zhǎnɡzhǎnɡxi àn称尊 长勿呼名对尊 长勿见能【译文】称呼尊长,不可以直接叫他的名字,在长者面前要表现得谦虚恭敬,不要炫耀自己7的才能zhǎnɡ zhǎnɡ路遇 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译文】在路上遇见长辈时,要快步迎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一时没有说什么,就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立,等候尊长的指示j ū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译文】遇见尊长时,当你骑着马时要即刻下马,乘车时要即刻下车,要等到尊长走到百步以外后,自己才可以离开zhǎnɡ zhǎnɡ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译文】假如长辈还站立的时候,晚辈就不可以先坐下,长辈坐下以后,让你入座时,你才可以坐下zhǎnɡ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译文】在尊长面前,说话的声音要低一些,但若低到尊长听不清楚的程度,那也是不适宜8的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译文】去拜见尊长时,要快步走上前去;告退时,要缓缓退出长辈问话的时候,要站起来回答,眼睛要看着长辈,不要东张西望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译文】对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和他人的父亲时,应该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恭敬。
三、谨zhāo mián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译文】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宝贵时间ɡuàn sh ù ni ào zh é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译文】早晨起床后,一定要洗脸刷牙,每次大小便后都要把手洗干净9ɡuān l ǚ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译文】就是帽子一定要戴端正,衣服上的纽扣要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整齐,鞋带也要系紧hu ì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译文】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要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能到处乱丢,以免把衣服帽子弄脏chèn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译文】我们穿的衣服贵在整洁大方,而不在于华丽漂亮,穿衣服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还要和自己的家庭状况相符合ji ǎn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译文】对于饮食来说,我们不要挑食,吃东西要适可而止,更不要过量,过量会损伤脾胃10的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译文】年纪小的时候,千万不能饮酒,因为一旦要是喝醉了,就会丑态百出y ī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译文】走路时要不急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身体要端端正正。
作揖时要把身子躬下去做到深圆到位,跪拜时身体要恭恭敬敬y ù b ǒy ǐ j īj ù b ì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译文】进出门时,脚不要踩到门坎上,不要用一条腿支撑着身体斜靠着;蹲坐时不要叉开双腿,更不要摇晃大腿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译文】掀门帘时要轻缓,尽量不要发出响声,走路拐弯时角度要大一些,不要碰着物体的棱角11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译文】手里拿着空虚的器具,要像拿着盛满东西的器具一样小心走进没有人的房间,要像走进有人房间一样谨慎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译文】做事不要太过匆忙,太匆忙时最容易出现差错不要害怕困难,也不要轻率大意p ì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译文】凡是打架嬉闹的场合,绝对不要靠近凡是不正当、不符合情理的事情,绝对不要好奇过问ji āng sh ú将 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译文】进入别人的家门之前,应该先敲门,问一声谁在家里,进入厅堂时,声音要提高一些,以便让里面的人知道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译文】当里面有人问是谁时,就要将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如果你只是回答“是我”,那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