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光现象》导学案 精.doc
5页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光现象》导学案 精第三章《光现象》复习 一、【复习目标】 1.了解光的热效应,知道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3.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4.理解光反射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5.掌握平面镜成像和光的反射的作图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反射的规律、平面镜成像和光的反射的作图 难点:影和像的含义、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三、【知识梳理】 光的色彩 颜色 光的三原色 性质 热效应 红外线 不可见光 应用 性质 使荧光物质发光 紫外线 光现象 应用 条件 同种均匀介质中 光的直线传播 现象 影的形成、小孔成像 应用 激光准直 光速 真空中3108m/s 成像特点 平面镜 应用 反射定律的内容及光路图 光的反射 分类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光路可逆性 四、〖学习过程〗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关于图1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图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中,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图2 1 例2.如图2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例3.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 系是 _______ (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________ 反射.让光贴着纸板照到平面镜上的目的是 ;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在寻找棋子A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4)移动玻璃板后棋子B,但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5)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 ; (6)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 (变大/变小/不变); (7)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 (能/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五、〖当堂反馈〗 1.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 三种色光合成,电视遥控器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 2.一束光沿着与水平面15角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为 。
3.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_,当他向镜面前进0.5m时,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_______,此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2021年5月21日黎明时刻,在我国许多地方能观察到如图5所示的“金环日食”天象,这是由于光沿 传播,当月球运行至 之间时,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光. 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金环日食”,这是因为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发生了 现象.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图7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 3 20 30 50 70 60 40 (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 2 6.小明用如图7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 ) 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 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 7.利用如图8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图8 (1)实验时应选 (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 .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 (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 3.00 3.00 2 5.00 5.00 3 8.00 8.0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 8.作图题 (1)如图9所示,一细光束射到平面镜MM的O点处,请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标明反射角大小。
(2)请在图10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3)如图11所示,有一光源放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得到两条反射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确定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六、〖课后巩固〗中考指导书:复习练习一 3 5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