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言变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1379358
  • 上传时间:2022-05-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94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言变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田贵森 孙建民[语言变异研究][编者按]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从语言和社会相互依存关系的角度去採究语言的本质和差异由美国语言学家拉波夫开创的语言变异研究逐渐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主体语言变异研究旨在探究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表现形式多样的语言,探究实际运用中语言的变异形式、过程、原因和规律本栏目收录的第一篇文章,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语言变异研究在语言研究理论和语言研究方法方面的意义和贡献,并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对进一步探究语言变异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由史耕山和张尚莲撰写的第二篇文章是一项实证研究,在分析乡村言语社区285个称赞语的基础上,他们探讨了语言与性别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宏观社会语境和微观情景语境发生共变的特点和规律由段成钢和郭侃俊撰写的第三篇文章,通过分析来自于同学问互评的64个语篇,探究了男女生在使用恭维语过程中的语言差异和特点,以及性別因素对使用恭维语形式和策略的影响由姚明发教授撰写的第四篇文章,讨论了语码转换在中国英语课堂上的具体情况,区分并分析了中国英语教师语码转换与英语本族语说话者语码转换的差异和特征。

      本栏目四篇文章既有对语言变异研究的宏观思考,又有语言变异的实证研究希望能以此推动和促进我们对语言变异的认识和研究[Summary]文章首先回顾并分析了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变异研究在语言研究理论和语言研究方法方面的发展和意义然后,着重讨论了语言变异研究中与理论归纳相关的三个问题,分別是:语言与社会变异的共变关系、语言的异质有序系统、语官变异的社会功能研究最后又从研究方法层面对进一步探究语言变异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Key]语言变异;社会变项;语言变项;共变规律;社会语言学[]H31[]A[]1008—2689(2009)03—0099—05一、引言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都要遵守一定的语言规范,要有“共同语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语言总是丰富多彩,呈现出纷繁多变的表现形式这些使用中的语言,随着社会因素(如阶层、性别、年龄)的变化或其他语言因素(如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差异,就是语言变异(language variation)语言变异可能发生在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域等层面过去的语言研究把语言变异看作是与语言规范相对立的、偏误性的语言形式,是社会因素对语言结构系统的干扰,是一种被边缘化的负面语言现象。

      以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为主要代表的社会语言学“变异学派”认为,语言是以多种变异形式存在的;语言变异不是偶然、孤立的现象,而是自然语言的普遍性特征;语言变异在语言交际和语言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语言变异不是任意或无拘无束的现象,而是具有“异质有序”的系统特性,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本文拟从语言变异研究的发展和意义出发,从语言变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语言变异研究二、语言变异研究的发展及意义语言变异研究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逐步发展形成的社会语言学新的研究领域拉波夫(William Labov)是语言变异研究的创始人他在1963年和1966年发表的论文,以及1968年与他的导师温瑞奇(Uriel Weinreich)及同学埃尔佐(Marvin Herzog)合作发表的题为“语言变化理论的经验基础”的文章p),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提出了新的见解,如:语言是“一个有序的异质体”,语言变异形式不是任意的,“而是有序的”,“语言结构的多变性和异质性不一定都和语言变化有关,但是语言变化都离不开语言结构的多变陸和异质性”这些见解后来得到了拉波夫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语言变异研究的基本内容,并奠定了语言变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从1971年开始,以“变异研究新方法”(New Ways of Analyzing Variation)为会议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每年召开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了37届,成为本领域研究人员交流语言变异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学术论坛1989年创刊的《语言变异与变化》杂志(Language Variationand Change),每年出版3期,成为展示语言变异研究成果的园地和语言变异研究领域发展的阶段性标志进入新世纪后,2002年布莱克韦尔出版社(Blackwell Publishing)出版了《语言变异与变化通览》(The Handbook of Langauge Variation and Change)一书,分五个栏目,收入了本领域最具影响的30篇学术文章这本献给拉波夫的著作,由钱伯斯(J.K.Chambers)、特鲁吉尔(PctcrTrudgill)和希林一埃斯蒂斯(Nmalle Schilling-Estes)三位社会语言学著名学者编辑,对40年来语言变异与变化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指出了变异研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是目前所见的最新的、最全面的一本对语言变异与变化研究做综合性介绍的著作。

      该书选题范围广,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涉及语言变异和变化学科所有重大问题,目的是“让年轻学者在全面了解本学科各个研究领域的基础上,取得前人未曾取得的成就,从而推动语言变异与变化研究不断深入发展”40年来,语言变异研究经过既有深度也有广度的探索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语言学专门学科,拥有明确的研究对象,鲜明的理论特色,以及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研究方法体系正在向跨专业、跨学科、综合深入发展的研究阶段迈进与此同时,语言变异研究对普通语言学理论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十年前,语言变异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但最近十年里,国内的变异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在成果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社会语言学其他方向的研究1999年,陈松岑教授出版了她的专著《语言变异研究》,从语言的本质、语言变异理论和语言变异研究方法论三个方面探究并开拓了语言变异的研究在国内学术刊物和学术研讨会上,也开始有数量较多的论文讨论具体语言变异现象2006年,徐大明教授汇集国内外语言变异研究新成果,出版了《语言变异与变化》专著,为中国社会语言学学者的创新研究提供了系统、详尽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语言变异研究的产生和发展大大丰富了语言学,特别是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对语言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对语言的社会本质认识的深化对语言提出了一种更为细致、更为广阔的概念,在索绪尔重视研究语言内部同质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语言系统的异质性研究变异语言观认为:作为社会交际和认同工具的语言,既有很强的同一性,又是存在多种变异形式的有序系统这种语言观,弥补丁对于语言的同质性单方面认识的局限性,大大丰富了语言学理论,是人类语言观一次具有革命性的飞跃其次,是对语言研究方法论的革新变异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突出特征是:(1)重视收集和分析活生生的、使用中的实际语言材料(data),而不是任意选取或编造的语言例证(example)在语料的搜集方法上,拉波夫等语言学家尝试和实践了不少方法,这些探索为客观描写、解释、认识语言提供了科学手段2)量化语言变项(variable,语言的发音、词汇等方面的变异形式)和社会变项(说话人的社会阶层、年龄、性别等),然后进行计量统计分析通过定量分析,探究两者的相互关系采用这种方法,既可以观察和描写语言使用中的差异,又可以有效地归纳和发现语言变异的规律也为其他社会语言学分支的研究提供了学科范式和方法除了理论和方法论意义之外,语言变异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是为协调和理顺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提出了新途径。

      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承认语言的变化,但又认为语言的变化无从观察,还认为共时语言研究比历时语言研究重要,这些观点把语言变化的研究挤出了语言研究的大门语言变异研究理论把语言变化的差异确定为“时间的变异”,也就是说,语言变化的差异,是若干语言变异类型中的一种语言变异研究理论把语言变化研究和语言变异研究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解决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矛盾,理清了语言变异和语言变化的关系,为描述和解释语言的变化和起因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就此而言,该理论比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都前进了一大步三、对语言变异研究理论的思考同语言学其他分支一样,语言变异研究的目标是发现或揭示语言的本质特征以及语言的使用规律,是重视理论研究的语言变异语言观认为:语言不是一个静止的、自给自足的、同质的、观念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不断产生变异形式的特殊符号系统,是一个异质有序的符号系统基于这样的认识,语言变异研究的理论思考有以下三个方面:(1)探索语言变异与社会变异的多元共变关系及规律;(2)探索语言异质有序的系统结构;(3)探索语言变异的社会功能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语言变异及语言发展与社会的状态及变化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存在有规律的共变关系。

      语言变异反映社会变异;社会变异影响语言变异语言变异研究应重视对社会变项(social variables)和语言变项(unguistic variables)的观察以及两者之间有规律的共变关系(co-variation)早在1988年我国社会语言学家陈原教授曾专门就语言变异进行过讨论他认为,“活着的语言能够不断地、连续地产生变异,这种变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从时的变异、空的变异、人的变异以及接触的变异四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因素对语言变异的影响,涉及到二十多个社会变项,分别是:时的变异:历史的(历史时期)、一定时期的、当代的运动或行为:空的变异:地区、异域、封闭区;人的变异:第1组:阶级、文化层、经济层;第2组:性别、老少(代沟)、个人、缺陷(盲聋哑语)、集团(黑话)、行业(行话)、特殊用途(密码)、人工语言、机器语言;接触的变异:第1组:语音、语义、语汇、语法;第2组:新事物、新概念、新词汇;第3组:语际语言、语言接触、洋泾浜(pidgin)、混合语(creole)、外来词(借词)陈松岑教授在她的专著《语言变异研究》中,也讨论了与语言变异有关的外部因素,她列举和讨论了九个具体的社会因素,分别是:年龄、社会阶层和职业及文化程度、种族、性别、交际场合、交谈对象、交谈话题、交谈者之间的关系、语言载体。

      徐大明教授在他的专著《语言变异与变化)中,参照钱伯斯等学者2002年的论述,也从社会因素影响语言变异的角度,列举和讨论了九个不完全相同的社会因素,分别是:言语社区(speech community)、年龄(age)、性别(gender)、社会阶层(social class)、语体(style)、民族(ethnieity)、家庭(family)、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和认同(identity)三位学者的观点很有启发性,基本上把语言变异中的社会因素都包括进去了但是,这些对社会因素的归纳,相互交叉,又分布在不同的层面,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细化和整合同时,我们还应对社会因素与语言变异相互关系的多元共变关系进行理论归纳和升华,以理清相关问题,如:哪些社会因素可能会引发并产生语言变体?哪些社会因素不会引发并产生语言变体?相同社会因素对不同语言变异形式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和差异是什么?人们使用不同语言变异形式时的个体差异及相关因素是哪些?纷繁多变的社会变异决定了语言变异的多层次、多类型和多元化状态社会语言学把语言变异视为语言的本质特性,在重视语言变量与社会变量及其相互影响的同时,也注重对语言结构系统的研究。

      也就是说,语言变异研究的一个中心任务是对语言异质性的规律特征及其结构系统作出科学解释因此,语言变异理论研究应重视语言变异的多样性特征和规律探究语言变异的结构系统语言变异(language variation)已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特定词汇,指语言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