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度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建设项目实施(.6.20).doc
15页建水县2021年度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下达2021年农业产业开展工程资金方案的通知?〔红财农[2021]55号文件〕精神,促进农业稳定开展、农民持续增收,切实抓好全县以蔬菜、葡萄大棚栽培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工作,现结合建水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水县设施农业开展根本情况㈠设施农业开展现状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地处东经10233′—10311′、北纬2342′—2410′之间,东与弥勒、开远、个旧相邻,南连元阳,西接石屏、红河,北靠玉溪地区通海、华宁县境内最高海拔2515m,最低230m,海拔高差2285米,主要农耕区海拔1300m—1600m建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干湿清楚、雨热同季、秋春相连、夏长无冬〞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19.5℃,降雨量800mm,日照时数2301.8小时,无霜期324天,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0℃的有效积温3126.21℃,是云南省有名的蔬菜、水果主产区近年来,我县的设施农业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及区位优势,以科技为依托,始终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把设施农业作为开展现代农业,构筑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突破口,采取各项鼓励措施扶持产业开展。
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名、特、优、新〞蔬菜、水果品种,不断加大大棚蔬菜、水果等设施农业的开发力度,取得了积极进展2021年完成了20000亩无公害蔬菜、水果、20000亩无公害水果的申报认证工作,占方案任务的100%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11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个,蔬菜、水果商品率均达90%以上,全县正积极推广标准化设施蔬菜、水果种植技术,引导蔬菜、水果产业向标准化、设施化方向开展,向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方向开展㈡设施大棚开展的有利条件、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1、有利条件:⑴自然条件优越,蔬菜、水果品种资源丰富建水县自然条件优越,光温水土资源丰富,坝区、山区立体气候明显,全县主要农耕区海拔在1300m—1600m,平均气温19.5℃,年降雨量800mm,无霜期324天,土壤肥沃,蔬菜、水果品种资源丰富,目前全县蔬菜上市品种已有100多个,几乎囊括全国各地的主要蔬菜品种,葡萄开展很快,种植面积已到达4.1万万亩,对开展大棚蔬菜、开展大棚葡萄避雨栽培有利⑵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县有农业龙头企业35家,其中省级3 家,州级7家,县级25家,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2个,其中:专业协会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1个。
这些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极大局部从事蔬菜、水果产业,为工程区引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共同参与大棚蔬菜、水果开发,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蔬菜、水果产业经营新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⑶区位优势突出县内交通方便,国道323线、蒙宝铁路横穿县境中部,省道晋〔宁〕-思〔茅〕线由北向南直穿县境;公路、铁路北达昆明、玉溪,南通河口连接东南亚各国;省城昆明、州府蒙自有通〔海〕-建〔水〕高速公路相通,正在修建的泛亚铁路从北向南贯穿县境,为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⑷大棚蔬菜、水果开发的潜力大工程区是我县的蔬菜、葡萄主产区,通过近年来加强标准化栽培宣传培训,农药使用量逐年降低,非常适宜进行无公害蔬菜、水果开发加之工程区水利条件好且土壤肥沃,农民文化素质、耕作水平和极积性较高,具有进行大棚蔬菜、水果开发的潜力和根底2、主要制约因素一是钢材价格和劳动力本钱上涨,大棚建设投资大,补助标准低,群众投资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建水大棚设施蔬菜、水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开展起步相对较晚,蔬菜、水果生产基地根底设施薄弱,农民种植水平整体差异大,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滞后,采后深加工处理能力和水平不高;三是由于大棚蔬菜、水果等设施农业对生产技能要求较高,而农户的生产技能与设施农业的生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县设施农业的开展;四是县财政困难,严重影响了对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的投入,农田水利等根底设施脆弱的现状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抵御灾害的能力不强,部份蔬菜、水果产区的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不配套,加之设施农业开展滞后,与现代农业产业化开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五是农产品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少局部农户认识程度不高,市场意识、风险意识不强,对大棚蔬菜、水果建设仍持有观望思想。
3、解决以上制约因素的主要对策⑴提高认识,进一步做好温室大棚建设工作把大棚蔬菜、水果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坚决开展信心同时,要进一步通过部门帮扶、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效劳、效益比照等措施宣传引导农户积极参与温室大棚建设、种植,真正发挥农民在大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⑵整合工程,搞好重点示范区建设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整合工程,把大棚建设示范区的沟、渠、路等根本农田设施建设配套⑶科学种植,确保温室大棚高产高效加大对新建温室大棚种植农户开展有针对性地技术培训,强化温室水、肥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确保新建大棚当年产生较好经济效益;温室大棚以种植高附加值的精细菜为主,同时,要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选择高产、优质品种,科学种植,标准管理,提高产出能力和产品质量进一步的探索和解决夏季耐高温品种的选择、降温技术措施、大棚蔬果病虫害防治等难题⑷抓销售,确保新建温室大棚尽快发挥经济效益高度重视温室大棚产品的销售,及早联系销路,保证产品能“产的高、销得出、卖的好〞,最大限度让农户受益,最大限度解决温室大棚产品“卖难〞问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流通优势和产品区域特点,及早拓展销售市场,确保温室大棚产品在有限的面积上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实现温室大棚设施产业高效、持续、健康开展二、工程实施的根本条件㈠工程区根本情况工程安排在曲江镇、南庄镇等乡镇1、南庄镇位于建水县中部,农业人口46388人,耕地面积35280亩, 2021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6918.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4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60元平均气温为,年均降雨量783.1毫米无霜期324天,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和经济水果2、曲江镇距县城44千米,是云南省重点小城镇之一全镇有农业人口 65998人,耕地面积54553亩,2021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1311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95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98元年平均气温为18.7℃,年降雨量800-850毫米,无霜期300天左右曲江镇蔬菜种植面积已到达6.4万多亩〔含复种〕,总产量达10万多吨,曲江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基地㈡工程区选建的理由一是通过2021年实施农业部现代农业蔬菜工程、2021年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工程,使工程区设施农业〔蔬菜、水果〕已初具规模,容易充分发挥其辐射及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工程区高度重视,将蔬菜、水果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开展;群众积极性高,工程区的群众接受新技术能力强,经济根底好,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根底。
三是具有抓好工程建设的能力工程区有丰富的工程管理、资金管理、物资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在农艺措施方面,农业部门技术力量强,业务精,工作踏实,各级各有关部门对做好该工程充满信心和决心四是所选南庄镇、曲江镇是我县的蔬菜、水果主产区,农民科技意识强,种植水平高五是工程区位于通〔海〕—建〔水〕高速公路旁,交通优越,通讯畅通,又距我县最大的三个蔬菜、水果批发销售市场——曲江镇农贸市场、临安镇零公里农贸市场较近,方便蔬菜、水果产品运输销售,地理区位优势十清楚显三、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原那么㈠指导思想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抓工程、抓效劳、抓亮点〞的措施和任务指标量化到乡镇、目标责任管理到人、考核奖惩到人的工作方法,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设施园艺技术创新为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开展机制通过优化设施结构,完善配套技术,强化生产标准,提高设施装备,充分挖掘设施农业生产潜能,实现速度、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开展,提升设施农业开展水平,进一步强化农业根底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开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㈡根本原那么1、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那么;2、有利于发挥比拟优势的原那么;3、确保蔬菜、水果平安生产的原那么;4、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开展的原那么;5、打造品牌的原那么;6、区域化布局的原那么;7、以财政为引导,多渠道融资的原那么四、建设目标及实施进度㈠建设目标1、全县建设规模700亩,为扩大示范推广,带动设施农业建设,在南庄镇、曲江镇安排700亩,南庄小营引进蔬菜新品种1-2个,示范种植100亩2、建设标准:钢架〔混〕结构加一膜3、提高复种指数和防止气象灾害通过蔬菜、葡萄大棚建设,使工程区蔬菜实现熟制由现在的每年二至三茬提高到三至四茬;同时在葡萄上进行设施大棚避雨栽培,可防止冰雹、雨淋等气象灾害,减少、减轻病害;预计实现亩均产值1.5万元㈡实施进度工程建设期为:2021年7月-2021年6月1、2021年6月,制定工程方案和实施方案2、2021年7-8月,做好工程宣传、发动3、2021年8月,大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建设合同4、2021年9月-2021年5月,完成大棚搭建5、2021年10月至2021年5月,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同期进行基层技术人员和菜农技术培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等工作。
6、2021年6月完成工程相关数据收集、整理及工程总结工作五、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及要求㈠建设内容建设蔬菜、葡萄大棚700亩,其中:南庄镇种植葡萄400亩,曲江镇种植蔬菜、花卉300亩㈡标准化大棚设施建设要求1、地块与方向的选择蔬菜、葡萄大棚应建在地下水位低,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无污染的地块上;大棚的座向一般要求为南北走向,排风口设在东西两侧这样,一是有利于棚内湿度的降低;二是减少了棚内搭架栽培作物、高秆作物间的相互遮荫,使之受光均匀;三是防止了大棚在冬季进行通风〔降温〕、换气操作时,降温过快以及北风的侵入,同时增加了换气量2、大棚的种类的选择选择使用单栋钢〔混〕骨架大棚3、大棚骨架材料选择选择既能防锈,又较具有抗风能力的钢〔混〕骨架要求为非标热镀镀锌钢管,连接管采用热镀锌钢管4、薄膜种类的选择疏菜大棚覆盖的塑料薄膜,应选用透光率高、抗污染能力强、保温性强、耐候性良好的无滴膜,选用保温采光性能较好的聚录乙烯无滴耐老化膜为好5、大棚的规格单栋钢管大棚规格应为:顶高3m,棚宽4-6m,拱距1m这样的规格,主要考虑大棚在抗风前提下,增加棚内的通风透光量,并且考虑到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与各种作物栽培的适宜环境。
6.土壤改进与深沟高畦栽培技术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土壤深翻35公分以上、翻晒碎垡;经晾晒后每亩使用石灰150kg或高锰酸钾5g-1m,沟深20-40cm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温、保养能力,使之排水通畅、通风透光良好,满足蔬菜、水果对水分的需求,防止因雨灾造成的损失㈢集成技术推广运用1、集成技术的试验探索建立核心示范区,确定重点示范户,推广建设高效节能的大棚,将优质、高产、抗性好、适销对路的优良蔬菜、水果品种引进基地种植,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物理防治示范、菜地可持续技术(土壤连作障碍)、葡萄喷滴灌节水技术、农业机械(耕地、植保、运输)等多项先进实用的技术、设施的应用,进行蔬菜、葡萄生产技术集成示范2、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田间操作技术培训主要实施新技术引进及配套技术、设施、蔬菜工厂化育苗、无公害蔬果生。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