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1白桦.docx
19页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1白桦 11白桦1234567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叶赛宁的抒情诗《白桦》于1914年发表这首诗意象鲜明、节律和谐、感情欢悦、意境明丽,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分四节,每节四行首节总写白桦的特点用“银霜”和“雪花”写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次节写桦树的枝叶既然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全脱去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白色的树梢尖儿,映衬着紫色的树枝,仿佛给桦树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儿”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这一句让我们想起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极尽想象,赞美雪后的桦树它傲寒挺立的形象三节作者又总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寂静”用“朦胧”来修饰,这是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玉立”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写出它的非同凡响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最后一节,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拟人的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8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大有“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之意。
总之,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诗歌采用四行一节的形式,各节偶句押韵,全诗押通韵,读来音韵回环和谐,如一首欢快的小夜曲加之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所以使这种欢快之情增加了几分深沉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当我们读到“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的时候,我们能完全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作者介绍】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一)夜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9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此诗已被选入《外国名诗三百首》(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并已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看拼音写词语jì jìnɡ()的乡村里, zhāo xiá()的映照下,一群群年轻的农妇自发集中在农家的小院里xiù huā()二、同音字填空rónɡ毛()光()()易()化xiù ( )花生()()着优()三、给下面句子中的“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抹:①涂②揩、擦③除去④轻微的痕迹一抹.()余晖涂抹.()抹.拭()抹.煞()四、指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1.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2.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阅读能力大提升五、重点片段品析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10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1.根据诗歌片段填空的枝头()流苏()寂静()金晖2.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3.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六、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作者:[俄国]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11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