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总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目精品.doc
227页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目 录政治学基础 1行政学管理学 6公共经济学 12中国政治制度史 15社会学 17西方政治思想史 26国际政治学 31管理学原理 39中国政治思想史 44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46逻辑学 52国际关系史 57政治社会学 62比较政治分析 67经典著作选读 71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 73宪法学 7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85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92公务员制度 99组织行为学 106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11当代西方政治思想 114西方社会学理论 119传播学 122经济法 129民法学原理 137地方政府管理 141美国政治与外交 143日本政治与行政 146俄罗斯政治与外交 151非赢利组织管理 155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161秘书学 168政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分析 172社会实践 180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 183公共关系学 189电子政务 194海洋行政管理 197人力资源管理 199社区管理 203社会保障 207大国政治 211城市管理 214公共事业管理 219政治学基础 开课院系:法政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系课程编号: 030302101349课程英文名称:Foundations of Politics Science课程总学时:68 总学分:4含实验或实践学时: 学 分:推荐使用教材:《政治学基础》 编者:王浦劬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 2006年第2版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初步掌握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的基本方法,从而具备分析现实政治现象的基本能力,提高认识复杂政治现象的水平,比较准确地把握政治现象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进一步学习政治学、行政学及其相关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求学生明确政治学基本范畴和概念的含义、掌握政治学的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政治学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政治现象的本质考试形式:闭卷 授课内容(细化到章、节、目)教学目标授课模式(指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学时分配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一节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政治含义的理解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三、政治学的类型划分与学科特点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一、西方政治学的发展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及特点三、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意义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二、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 三、政治学的学习意义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把握政治的含义,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了解政治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明确学习政治学的意义,掌握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讲授6第二章 利益与政治一节 利益的含义一、利益的形成和本质二、利益的内在矛盾二节 利益关系一、利益关系的含义二、共同利益三、利益矛盾三节 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把握利益的含义,了解利益的内在矛盾,把握利益关系形成的逻辑原因,了解利益关系的内容和特性,并且明确共同利益的含义、特性和现实形态,了解利益矛盾的类型、形成原因和基本形态,由此把握社会政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讲授6第三章 政治权力一节 政治权力的含义一、政治权力的本质二、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三、政治权力的特性二节 政治权力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一、政治权力的基础二、政治权力的类型三、政治权力关系三节 政治权力的作用一、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二、政治权力的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政治权力的本质和特性,了解政治权力的基本类型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基本权力关系,由此把握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基本权力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政治权力的作用特点和方式讲授6第四章 政治权利一节 政治权利的含义一、政治权利的含义二、政治权利的特征三、政治权利与政治权力二节 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一、政治权利的历史发展二、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三、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政治生活中公民政治权利的基本含义,把握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和社会政治功能,从而明确政治生活中应该尊重和维护的公民政治权利讲授6第五章 国家一节 国家的含义一、非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二、国家的本质三、国家的历史类型二节 国家的形式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二、国家结构形式三节 国家机构一、国家机构的含义和设置原则二、主要国家机构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把握国家的本质、特征和职能,国家权力的基本特性,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演变规律,主要的国家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
讲授6第六章 政党一节 政党的含义一、政党的本质和特征二、政党的产生三、政党的类型四、政党的功能二节 政党制度一、政党制度的含义二、政党制度的形成和特点三、政党制度与政党政治四、政党制度的类型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政党的含义、特征和基本功能,把握政党制度的历史类型和影响因素讲授6第七章 政治社团一节 政治社团的含义一、政治社团的定义二、政治社团的特征二节 政治社团的类型一、政治社团的技术分类二、资本主义社会压力集团三、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社团三节 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一、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二、政治社团的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政治社团的含义、特征和性质,明确认识政治社团的类型及其划分标准;正确掌握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讲授5第八章 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一节 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含义一、政治统治的含义与特点二、政治管理的含义与特点二节 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类型一、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类型二、政治管理的职能和类型三节 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一、政治统治的方式和作用二、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含义、特征、类型,了解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方式。
讲授5第九章 政治参与一节 政治参与的涵义一、政治参与的涵义二、政治参与的特征三、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二节 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一、政治参与的方式二、政治参与的条件三节 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方向一、政治参与的作用二、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政治参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了解政治参与的方式,把握政治参与的功能,并且辨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方式与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参与方式的本质不同在此基础上,体会社会政治参与对于政治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作用讲授5第十章 政治文化一节 政治文化的概述一、政治文化的含义二、政治文化的特征三、政治文化的影响因素四、政治文化的类型与功能二节 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一、政治心理二、政治思想三节 政治社会化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二、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和影响因素三、政治社会化的类型和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含义,了解政治文化诸构成要素和政治文化的基本功能,把握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基本知识,掌握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由此理解政治文化对于社会政治的作用讲授5第十一章 政治革命与政治改革一节 政治革命一、政治革命的含义二、政治革命的类型和方略三、政治革命的方式和作用二节 政治改革一、政治改革的含义二、政治改革的目标和方式三、政治改革的条件和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把握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的含义,结合史实了解政治革命的类型和方略以及政治革命的方式和作用,同时结合有关政治改革的经验认识政治改革的方式、条件和作用。
讲授5第十二章 政治民主一节 政治民主的含义一、含义二、特征二节 政治民主的类型与动力因素一、类型二、动力因素三节 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和社会政治作用一、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二、政治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认识民主的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了解民主的基本功能和不同的民主制的区别,把握民主在政治管理和行政管理中的意义讲授7学习参考书(注明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孙关宏 胡雨春 任军锋主编:《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6版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美]杰弗里٠庞顿 彼得٠吉尔著 张定淮等译:《政治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1版[美]迈克尔٠罗斯金等著 林震等译:《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版 行政学管理学 开课院系:法政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系课程编号: 030302101203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Administration 课程总学时: 68 总学分:4含实验或实践学时: 0 学 分:0推荐使用教材:.行政管理学概述 编者:张国庆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2000年第二版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是行政管理系的一门主干基础课,内容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实施、行政方法、行政效率、机关管理、公共财务、行政行为、行政责任、行政伦理、行政改革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及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范畴及其发展脉络等,对我国及国外政府的运作模式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了解当前我国政府的改革方向、思路及紧迫性为学生将来进入政府及公共事业组织工作奠定理论和知识基础除了行政管理系,其他任何希望进入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工作的学生,任何希望了解政府及公共事业组织运作的学生,都有必要学习本课程,以适应未来的工作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授课内容(细化到章、节、目)教学目标授课模式(指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概说一、 行政管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学科目的二、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畴、研究方法三、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四、 行政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五、 现代行政现象与现代行政精神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演进一、 早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二、 传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三、 修正公共行政研究时期四、 整合公共行政研究时期第三节 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一、 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基础二、 国家行政管理的主体三、 国家行政管理的客体四、 国家行政管理的主要方式行政管理及行政管理学的渊源、概念,行政管理与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的联系与区别、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范畴、发展脉络。
当先我国和国际行政管理理论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传统讲授4第二章 .行政职能第一节 现代政府行政职能问题的由来与发展一、 罗斯福“新政”二、 东亚经济奇迹三、 东亚金融危机第二节 行政职能的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