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质今妍_孟令芳:古质今妍风规自远.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315990562
  • 上传时间:2022-06-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3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质今妍_孟令芳:古质今妍,风规自远 立根传统,师法自然的书法家孟令芳,就近半个世纪的实践,走出了自己“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境界,其自然流美的书风为当代书坛增添新貌清风的同时,也展示了书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超然的艺术造诣   孟令芳工正、隶、行、草、篆,尤擅行草书其书风疏朗俊逸,清雅和美,含蓄内敛,风骨挺然,尤其是他的行草书,行云流水,变化万千,云卷云舒,收放自如,豪放时如秋风扫叶,寥寥荡荡;细微处如春雨润物,纤纤采采,静如秋水,动如蛟龙,于流美中呈现书家恬静和美和内心世界  尽管孟令芳在书坛有很高的名望和地位,但依然临池日课不辍,继续研习、临摹名家法帖,“每一次临帖都有收获孟令芳说他还经常去故宫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地观摩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法展,自己也参加一些高水准的展览,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学习在孟令芳看来,师古而不泥古,就要放眼世界,广吸博收;笔墨当随时代发展,就要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孟令芳自幼习书,在成长过程中,虽历经社会的动荡和时代的变迁,但他始终坚持了自己的信念,书法始终如不离不弃的伴侣,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正是这种执着,使他有了今天的成就孟令芳非常强调对传统的学习。

      古人云,“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前千赋,而后能赋他说,只有对传统研习精深,充分汲取古人营养,才能对书法的规律了熟于胸,才能把各种技法信手拈来,纯熟运用  孟令芳认为,书法没有捷径可走他几十年如一日沉浸在传统学习中,周金汉石、晋帖北碑、唐贤宋哲乃至明清诸家,都有所涉猎在思接千里、神交古人的过程中,他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自己清新隽雅的风格孟令芳喜“二王”、孙过庭、米芾、黄山谷等诸家书艺,尤爱文徵明在他看来,文徵明虽亦从“二王”传统中走来,但推陈出新,自成一家,且有着更多文人卷气在年少时,他偶观文徵明《滕王阁序》,被深深迷住,从此对其作品爱不释手文徵明书作大多是手札式,其书体流畅简洁,结字、线条,几近完美通过大量研习,孟令芳在总结吸收前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写习惯,下笔果断沉稳,结字平衡丰满,行笔流畅简洁,线条干净利落,书风既有传统书卷之气,又有时代蓬勃之貌  书法艺术贵在创新上古真淳以质,中古德善以法,今时美受以形”,孙过庭在《书谱》中亦道,“古今所尚不同,古质而今妍中国书法从最初的书写记载工具到今天成为“非遗”、“国粹”,历经千年且“江山代有人才出”,就是因为后浪推前浪式地不断创新。

      孟令芳深知创新对一个书家的重要性他习书最初从隶书入手,又历经楷书、草书、行书阶段,后专研行草书,在各体融会贯通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风貌南宋词人姜夔在《续书谱》中说:“方圆者,真、草之体用真贵方,草贵圆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斯为妙矣孟令芳的行草书,就是方圆曲直,率性而为;点画飞扬,秀美多姿他通过对笔画长短、肥瘦、纵横、曲直、方圆、平敬、巧拙、和峻等不同处理,显现出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匠心  艺无止境孟令芳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穷其一生也只能是仰冰山一角,因此他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在书山墨海中挥汗如雨耕耘不止,力求使自己的书艺更上层楼,为人们创造更多的美 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