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教学艺术赏析.docx
14页摘 要驰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界的于永正老师,他在多年教学工作中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他的教育理念与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相符领会学习其教学思想,教学艺术对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贯彻课程标准,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拟通过于永正的专业成长及其教育观念,解读其教学艺术然后,赏析艺术特点分别组织结构,板书和语言三方面探究最后,积极将其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应用于青年教师自身的课堂实践,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将因改革走入误区的教师指明方向,从而达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并且也为今后的教育改革提供新思想咸阳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毕业论文(设计)关键词:于永正;语文教育;教学艺术 IAbstractYu Yongzheng is our country famou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 Studying his teaching philosophy will hav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idea,reform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o better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of teachers.This paper through case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s,analyses Yu Yongzheng's Chinese teaching way. First of all, from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Yu Yongzheng and its teaching view,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 of Chinese teaching for Yongzheng road.Then, it focuses on three aspects: the art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he art of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and the art of language, to explain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Yu Yongzheng's teaching art in Chinese activities, and to appreciate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Chinese teaching of Yu Yongzheng.Finally,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Yu Yongzheng's Chinese teaching to the current Chinese Education. To better study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educational ideas of Yu Yongzheng, and apply it to today's education.Key Words:Yu Yongzheng;Chinese Education;Teaching art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一、引言 1(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1(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1.文献研究法 22. 案例分析法 2二、相关概念界定 2(一)教学艺术与课堂教学艺术 21.教学艺术 22课堂教学艺术 3(二)教学艺术的特点 31.实践性 32.创造性 33.审美性 3三、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 4(一)于永正的专业成长历程 4(二)教育观 51.“影响”——教育的第一个名字 52.“激励”——教育的第二个名字 53. “五重教学”思想 5四、于永正教学艺术赏析 6(一)教学组织艺术结构艺术 61.导课艺术 6(1)激情导课 7(2)设疑导课 7(3)创境导课 7(4)温故导课 82.教学衔接艺术 8(1)启发衔接——新知与旧知 8(2)感情衔接——新知与新知 9(3)迁移衔接——练习与新知 93.结课艺术 10(1)画龙点睛,余味无穷 10(2)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10(3)干净利索,适可而止 10(二)板书艺术 111.精雕细刻,良工苦心——板书设计 112.妙手丹青,栩栩如生——板画艺术 12(三)教师语言艺术 131.幽默艺术 132.启发艺术 14五、于永正语文教学艺术对当前语文教育的启示 15六、结语 16参考文献 17谢词 19咸阳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毕业论文(设计)一、引言(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随着新时期对语文课程性质和功能的深入了解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我们发现:语文要回归本源,教育要找回本真。
真语文就是“语”和“文”,语文的基础作用是交往功能,因而语文教育十分重要,而青少年如何更好地传承就更为举足轻重教师若能够在教学方面具有教学艺术,那么语文教育现状自然会更上一层楼而回归真语文教学,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此方面表现突出,并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正在成长中的教师,可以学习这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成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奠基石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于永正是一位语文教学艺术大师,对于他的教学艺术研究方面很多前辈做出了多方位的诠释,通过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笔者发现:首先多半研究人员着眼其阅读教学储开芬认为,于永正着重语文素养提升,着重回归本源,注重语文基础字词句的练习扩展李明芳则总结出其多种教学方法,并且点明课上的效果好不好从学生的朗朗读书声中便可以听出而王其华则重点强调出阅读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谈到于永正以“爱”、“情”、“趣”点燃了朗读之火,使学生能够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理解文章,积淀语感多数研究者都有一个共同观点——认为于永正注重朗读,将阅读教学着眼于学生自己的朗读之中,以读悟情,再加以教师的指导启发,少了许多冗杂的分析段落,概况文章主题思想的教法这样教学,学生活泼了起来,这样的课堂就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其次,多数研究者着眼于于永正的艺术风格比如:周一贯提出简朴风格这简朴出自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亦是对儿童的朴实真挚的爱,这是于永正对自然的追求杨九俊认为于永正是一位艺术的大师,他从教学艺术的本体性,创造性,审美性三方面指出其艺术风格深厚大气,精致天然最后,还有不少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于永正,比如作文教学领域,马之先着眼于五方面:情境,读写,表演,点拨,激励教学妙趣横生,别具匠心在口语交际教学领域,韩春梅认为其亦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为开创作文教学赋予了新思路在词语教学艺术方面,王亚敏认为其朴实,扎实,灵动,有趣在造句教学艺术方面,吴小健认为其将学生触角伸向了课外,伸向了生活,使教学产生了活力有关于永正语文教学艺术研究的文章,就笔者了解,系统的论文较少,诸多文章重点着眼于研究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一小部分或者一个小点比如造句艺术,片段赏析等等研究其阅读教学艺术,作文教学艺术以及朗读艺术方面较多,而整体系统的指出其教学艺术的极少由此可见,关于其语文教学艺术的研究缺乏系统本研究拟以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着眼于于永正本人自己的著作,以及综合应用其他研究者对于于永正的研究,将其教育方法,理念传承学习和改进,更好的应用于我们教学领域。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文献研究法于永正教学数年,出版了诸多专著:《五重教学》、《我怎样教语文》、《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于永正:忆师友 谈人生》等笔者首先研究于永正撰写的专著,获取作者本人最直接的思想,令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其次,通过知网等渠道搜集其他学者研究于永正的文献,如:马之先的《妙趣横生别具匠心——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作文教学艺术探微》,冯蓬勃的《谈于永正幽默的语言艺术》等文献逐步研究于永正的语文教学2. 案例分析法教学案例是教学的具体实践,笔者阅读观看课堂教学实录、视频等方式学习并做笔记,着眼于师生互动,教师启发及学生反应,多层次,多角度观察,深入分析整合,全面多方位思索总结,寻求更多关于于永正的教学特色二、相关概念界定(一)教学艺术与课堂教学艺术1.教学艺术“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就是教学艺术[1]教学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是通过教师个人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来的,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2]2课堂教学艺术“在课堂这一特殊空间中展开的教学艺术就是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是教学艺术创造的最重要的地点,构成课堂教学艺术的三要素是从属于教学艺术中的观念、技巧和意境,而课堂教学艺术的主要功能则是陶冶功能、转化功能、谐悦功能和整体功能[3]。
二)教学艺术的特点1.实践性美国的哈里 道说过“雕塑家们是在工作室、演员们是在剧场里、舞蹈家们是在芭蕾舞剧团里学习他们的艺术,艺术家们都是通过实践学习他们的艺术而不是通过研究理论或掌握辅助技能来学习艺术,教学工作室里的教师亦应如此,他们应通过教学生和被教师教,来学会表现他们的艺术[4]由此可见,教学实践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所以,实践性是教学艺术的基本特性教师的诸多活动:组织课堂、学生管理、提问等等都属于实践范畴[5]课堂更是教学艺术的呈现地真正教学艺术正是经过反复实践创造而来的2.创造性著名的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说过:“教育劳动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它不允许有千篇一律的现象[6]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其教学方案,方法,内容及过程进行反复创造,这些都是因为教育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便是常教常新,这样课堂充满灵性,才能教出富有灵性的学生这也符合新时期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正是素质教育的内在体现3.审美性教学艺术的审美性是因为它追求美,创造美艺术内在美和外在美是审美性的两个领域[7]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同体现教学艺术的内在审美性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艺术表达,语言所营造出的教育美感,以及对于课堂节奏的掌控等等,又能够体现出教学艺术的外在审美性。
教学艺术的审美性具有应用价值因为它以追求精神美为根本三、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于永正在其作为师范生时也曾以自己最敬爱的恩师为镜,树立了要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的目标教师作为知识的承载者,必然要求善于涉猎学习知识,而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方法便是“读”——读书,读人一名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就好像一本厚厚的书,里边蕴含了优秀教师的丰富经验和对于教学,教育独特的感触,这正是正在成长中的教师能够学习的智慧因而,要学习优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教学艺术,必然应先了解他的专业成长成长历程和他所持的教育教学理念一)于永正的专业成长历程"京剧之乡"胶东是于永正的故乡,于永正的文化素养离不开家乡的传统戏曲文化感染在幼年时期遇见的两大恩师:培养其兴趣爱好的张静斋老师和激发了其树立理想,敢于追求的李晓旭老师这两位老师为于永正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他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人生轨迹之后进入师范,在此期间养成了读书和摘录的好习惯立志要成为一名称职教师是于永正受他敬爱的老师影响而在大学期间树立的崇高目标1962年9月1日,我带着初为人师的神圣、庄重、热情和希望,穿着一件白衬衣,一条虽然在里面的膝盖部位打了个补丁却洗的脆生生的浅灰色的裤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