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坝人——石峡文化遗址公园(导游词).doc
2页马坝人——石峡文化遗址公园沿途游览线路:【概况】--【中国文明六大文化源头】- 【牌坊】- 【银岩、桂花岩】- 【石峡文化遗址】- 【博物馆】【马坝人遗址概况】马坝人遗址景区由 2001 年经国务院批准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峡文化遗址、2006 年被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马坝人遗址、博物馆和六祖惠能隐居的招隐寺等组成,是青少年历史知识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为“韶城新十景”之“狮岩寻祖” ;2000 年,两遗址被评为“中国 20 世纪 100 项考古大发现” 我们知道,人与类人猿十二万年前才出现质的区别1958 年起挖掘的“马坝人” ,是距今 12.9 万年前旧石器中期的早期智人,是人类从猿到人进化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迄今为止广东唯一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遗址 “马坝人”为一中年男性骨化石,头骨比“北京人”薄,前额也比北京猿人高,面部已显示出黄色人种的若干基本特征,是我国除周口店中国猿人化石以外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在人类学研究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而同时出土的动物化石计有食肉类的鬣狗,熊、熊猫、虎,奇蹄类的貘和犀牛,偶蹄类的野猪、鹿、牛、羊,啮齿类的箭猪,长鼻类的剑齿象、纳犸象等,灵长类有猴,爬行类有龟、鳄鱼,板腮类有蚌、蚬等。
其实,熊猫等离我们并不遥远,一百年前韶关九连山还生活着大熊猫呢中国文明六大文化源头】远古时代的先人们,活动地域的自然条件不同,获取生活资料的方法不同,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各有特色;当时,人们以血缘为纽带,强固地维系在氏族、部落之中;这样,不同的人们共同体所遗留的物质文化遗存有其独特的特征而石峡文化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和红山文化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北辛——大汶口文化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良渚文化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大溪文化以环洞庭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仰韶文化以关中(陕西) 、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这六大区系在大致同步发展的前提下,不断组合与重组,形成了中国文明、中华民族石峡文化佐证了中华史前文明(文字产生前文明)的多元论,有人说是证明了中华早期文明与巴比伦两河文明类似,是三河文明黄河文化的哲圣是孔子,长江文化的哲圣是老子,珠江文化的哲圣是惠能 【马坝人遗址牌坊】现车已到达仿汉白玉的“马坝人遗址”牌坊,请诸位下车游览马坝人遗址位于的狮子岩,是由两座秀丽玲珑的石灰岩孤峰组成,一高一矮南北峙立,由北望如狮酣睡、由南远看则似雄狮起舞,故名狮子岩 【银岩、桂花岩】首先,我们参观前山银岩“马坝人”头骨化石出土处。
考古学家及雕塑艺术家根据出土文物,在银岩洞内塑造了“马坝人”胸像及其“猎归” 、 “捕鱼” 、 “迎亲人” 、 “烤火取暖” 、“火烧食物”等玻璃钢雕塑,复原了“马坝人”的时代、环境和生活情景早期智人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的人类第一次达到同现代人一样的脑量他们改进了制作石器、骨器的工艺,制成一端装有尖状器的矛和能投掷很远的石球等犀利武器,大大提高了捕杀野兽的本领接着,我们出银岩蝙蝠洞,登山游桂花岩,岩洞塑有距今四至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石峡文化的“天伦之乐” 、 “贝壳装饰” 、 “缝补衣服” 、 “男耕女织” 、 “磨制石器” 、“标枪猎物”等泥雕,复原了“马坝新人”穴居生活的场面这时期的人,五官、体格、骨胳与现代人相同,形成了对偶式的夫妻制,出现了家庭;文化的出现,姑娘们开始懂得了打扮自己,她们将拾回来的贝壳、兽牙、石珠用兽筋串起来作为项链、耳环、手镯,以装饰自己然后,我们去游览峭拔如锥的后山招隐寺, “狮岩招隐”是曲江廿四景之一,寺内现保存有六祖当年坐禅、舂米的禅石和米臼下山后,可乘船游览别具一格的洞中湖湖面五千多平方米、深一米,水清碧透、深幽曲折,为岭南一绝景石峡文化遗址】在前、后山之间是“石峡文化遗址” 。
石峡文化是以稻耕为主的新石器晚期文化,是广东百越先秦原始文化的主体在石峡文化前期,人类掌握了普通野生稻的驯化栽培技术,开始生产食物,出现了世界最早的农民;当用于起土、翻土、疏松土壤的工具出现之后,“耕作农业”代替了原始农业,原来以女子为主要劳动力的农业变为以男子为主要劳动力的农业;石器加工和制陶工艺的发展,使手工业至少已部分地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可能有人会问:这光秃秃的石头山,马坝人能生存吗?其实,在石器时代,狮子岩是一片喀斯特森林;要知道它的原始生态,大家可到南方红豆衫森林公园看看,那是人类过去栖身地的缩影马坝人博物馆】博物馆展厅面积二千多平方米,首层展出“马坝人”及同期古生物化石,二楼为石峡文化遗址出土的各种人类文化遗存,可感受时间的流逝,以及那逝去的生活创造的美大家发现了没有,相对于新石器时代的其他居民,石峡文化等中华文明起源地是幸运的 “新月沃地” ,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数百里内没有丘陵、没有石头,做石器的石头,要远从伊朗或黎巴嫩取得;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狭窄河谷,两边都是石灰石山崖,此外就是沙漠;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地区,这是世界上土壤堆积最厚的地区,但它的资源却不足,新石器文化所需要的石块主要来源兴都库什山;但三个河域加在一起都没有中国大,其人类总数加起来与中国差不多。
中国以古都安阳为中心,向外划五十公里半径圈内,什么样的资源都有居住在亚洲东南部的原始人类,即我们南方的祖先马坝人,开始往南迁移第一次浪潮大约是四万年前,来自亚洲的古人类就已经到达了澳大利亚,而第二次浪潮则是在中华文明的雏形形成之后,先进的中华文明再一次往南覆盖当一个分支伸向西南进入印度支那时,另一个触角则向东南进入太平洋从公元前五千年开始,来自于中国南方的瓷器和玉器出现在台湾岛上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这种先进技术同样扩散到了菲律宾,然后进入印度尼西亚诸岛,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左右,这种浪潮达到了新几内亚以北诸岛,然后向东扩散,进入了以前未曾有人住过的波利尼西亚以北诸岛到公元五百年以前,随着波利尼西亚人进入夏威夷和新西兰,古代中国文化向太平洋的传播就算完成了大约二万多年以前,我们北方的祖先北京人,往北扩张,进入西伯利亚,越过北极圈,到达了北冰洋沿岸,成为北极最原始的居民然后于一万四千多年以前,穿过白令海峡进入了美洲,只用了大约一千年的时间,就扩张到了南美洲的最南端这就是现在的爱斯基摩和印地安人的祖先这一过程最终导致了以亚洲为中心的古代文明谢谢!——源自(亲山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