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东城区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pdf
10页第1页/共10页 2024 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 语 文 2024.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0 分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A.君子喻于义 喻:知晓,明白 自矜者不长 矜:矜持 B.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贼:伤害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几:几乎 C.先齐其家 齐:使整齐有序 单于壮其节 壮:认为豪壮 D.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购买 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2.下列各小题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1)例句:敏于事而慎于言 A.任重而道远 B.人而不仁 C.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信而见疑 (2)例句:战于蓝田 A.在止于至善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故内惑于郑袖 D.为降虏于蛮夷 (3)例句: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A.举贤以自佐 B.盛以锦囊 C.其后楚日以削 D.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2)致知在格物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0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4-6 题材料一 杭州第 19 届亚运会,既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一场科技盛宴开幕式上,“数字人”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踏着钱塘潮涌,步履坚定,奔向“大莲花”上空,跃入 185 米立体网幕,和第六棒火炬手相汇除了“数字人”,开幕式的许多环节都充满了科技感、数字感、智慧感譬如打破以往大型活动实体烟花 第2页/共10页 表演模式,借助三维动画、AR 技术等数字科技,用灿烂的电子烟花为观众奉上视觉盛宴作为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中国有备而来这些年,我们从“3G 突破”“4G 同步”到“5G 引领”,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掌上办”“指尖办”已经成为各地政务服务的标配,数字政府治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城市发展呈现出“一屏观天下,一网治全城”的新气象数字中国的巨轮已扬帆起航,开拓出智能时代的发展新航线,人民群众在“数字海洋”中向着“智时代”前行材料二 全球共有超 1 亿人通过“智能亚运一站通”成为“数字火炬手”,成功打造了覆盖区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线上火炬传递活动由上亿网民进行线上“数字火炬”接力形成的“数字人”,和场内的火炬手一起“数实融合”,共同点燃了杭州亚运会主火炬。
亚洲人民心手相连,穿越网络虚拟空间,跨越地理限制,将共同的心愿聚焦在亚运圣火之上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古代诗人的梦想在亚运火炬点火中有了独特的呈现亚运会是宏大的,展示人类对自身“更快、更高、更强”的挑战;亚运会又是由无数人的小心愿、小日子支撑起来的,其中有亿万普通人的身影,他们是人生赛场上的英雄杭州公交车司机孔胜东是亚运火炬手,亚运期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交通保障工作不顾自身安危跳江救人的快递小哥彭清林也是亚运火炬手,当他跑过自己救人的大桥时,他感到无比美妙和光荣还有很多普通人,他们有的下奔跑,有的是线上火炬传递中的一分子,在杭州亚运会开幕之夜,他们的心愿汇聚成熊熊火焰,跳动在主火炬塔,跳动在每个人的胸膛亚运会是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盛会赛会中,到处都有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在忙碌;赛事外,亚运效应带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浙江各地近年来充分利用城市乡村的河道绿地、桥下空间,推进“金边银角”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使之成为体育惠民的重要载体,极大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亿万人线上火炬接力,展示了浙江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界杭州深入参与数字领域国际合作,越来越多的人在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中实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
这种合作共享跨越了空间限制,正如杭州亚运会主题歌所唱的:“同呼吸同感受同梦想,同爱同在同分享材料三“两个亚运,同样精彩”,有爱无“碍”彰显人文关怀杭州亚残运会赛场内外的诸多贴心细节,让各国残疾人运动员真切感受到办赛的专业水准和贴心服务在赛事场馆,19 个亚残运会竞赛场馆实现功能完善、安全舒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场馆各处可见人性化设计,在点滴细节之间彰显“中国温度”在亚残运村,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小青荷”们温暖续航,继续厚植“亚洲一家亲”的深情厚谊亚残奥委员会主席表示,很高兴看到以亚残运会为契机,杭州无障碍环境建设越来越完善,这些由亚残运会带来的改变将为当地留下更多实惠升级硬件设施之外,杭州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软服务”比如,在“浙里办”服务端上架“家医助残”应用,为群众提供残疾预防、预约、云上诊疗等服务,目前已直接服务辖区残疾人 2200 余人次尽管杭州亚残运会只有短短几天,但这场盛会的精彩不仅体现在赛事期间,还将体现在长期推动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为“残健融合”搭起一座坚实的桥梁以上材料取材于李群、方益波、栾雨时等人的文章)第3页/共10页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杭州亚运会”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开幕式上的“数字人”是网络虚拟形象。
B.践行“智能”理念,展现了中国数字化技术的深厚积淀C.点火仪式包蕴了“天涯若比邻”的诗意D.在“共享”理念下,公交司机和快递小哥都参加了比赛5.根据材料三,下列对“中国温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是“服务意识”的体现 B.主要表现在贴心细节上 C.包括了志愿者们的劳动 D.升级了当地的硬件设施 6.第 19 届杭州亚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心心相融,未来”其中,“”被译作“爱达”,口号呼吁人们拥有共同的理念和美好向往,友爱而通达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说明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该主题6 分)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7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共 14 分)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吾以此实义之养生人,大于利而厚于财也民不能知,而常反之,皆忘义而殉利,去理而走邪,以贼其身,而祸其家此非其自为计不忠也,则其知之所不能明也今握枣与错金以示婴儿,婴儿必取枣而不取金也;握一斤金与千万之珠以示野人,野人必取金而不取珠也。
故物之于人,小者易知也,其于大者难见也今利之于人小,而义之于人大者,无怪民之皆趋利而不趋义也固其所闇也圣人事明义以照耀其所闇,故民不陷诗云:“示生显德行此之谓也先王显德以示民,民乐而歌之以为诗,说而化之以为俗故不令而自行,不禁而自止从上之意,不待使之,若自然矣故曰:圣人天地动、四时化者,非有他也,其见义大,故能动,动故能化,化故能大行,化大行故法不犯,法不犯故刑不用,刑不用则尧、舜之功德此大治之道也,先圣传授而复也故孔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今不示显德行,民闇于义不能炤,迷于道不能解,固欲大严憯以必正之,直残贼天民,而薄主德耳,其势不行仲尼曰:“国有道,虽加刑,无刑也;国无道,虽杀之,不可胜也其所谓有道、无道者,示之以显德行与不示尔取材于董仲舒春秋繁露)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吾以此实义之养生人 实:确实 B.皆忘义而殉利 殉:为而死 C.固其所闇也 闇:不了解 第4页/共10页 D.直残贼天民 直:只是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此非其自为计不忠也 这不是因为他替自己谋利没有用尽心思 B.民乐而歌之以为诗 老百姓快乐地歌唱着先王创作的诗 C.先圣传授而复也 古代圣王传授下来,后代圣主继续执行 D.虽加刑,无刑也 即使施行刑法,也没有可以处刑的人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开篇论述了利与义是各有所用的,但义之养生人大于利。
B.文中婴儿握枣和野人取金的事例,说明见利忘义是人之常情C.作者认为不应用酷法来纠正民众趋利不趋义的行为D.文中两次引用孔子的话,强调了德行教化的重要性10.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圣人用德行昭示百姓的原因5 分)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你从以上三则语录中获得了哪些关于学习方法的启发?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说明(每条启发不超过10 个字)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7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13 题共 9 分)饮酒五首(其一)【1】元好问【2】西郊一亩宅,闭门秋草深床头有新酿,意惬成孤斟举杯谢明月,蓬荜肯相临愿将万古色,照我万古心注释:【1】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 年),元好问辞去官职,过起半隐居的生活,仿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写下饮酒诗五首,本诗为其一。
2】元好问:金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第5页/共10页 1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写了时令与居住环境,意境幽远B.颔联写诗人独饮美酒,突出了凄凉之感C.颈联运用拟人手法描写了皎洁的月光D.尾联中两个“万古”的内涵不完全相同13.后人评价元好问此诗颇有陶渊明“恬淡”的风格,请你从内容和作者思想情感的角度简要赏析6 分)14.请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 8分)(1)古代诗人常常借助想象来描摹事物,表达情感和思想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借助想象的翅膀,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神奇瑰丽的世界:“女娲炼石补天处,梦入神山教神妪,李白将进酒中“,”两句,慨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也是借助想象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而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张若虚对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的思考,也源于对月亮追溯远古的想象:“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2)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的结尾部分强调不能忽视小害,沉迷逸乐:“,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6 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5-18题槐树底下搭戏台 有多少个村庄,就有多少座戏台戏台,是一个村庄最重要的场所,显赫地坐在视觉的高处,与四周简陋的房屋形成鲜明对比。
这个与日常重复的劳动生活划分开的区域,会生出许多激动人心的画面农村人对戏台真是太热爱了,他们把唱戏看作是村庄的脸面,村庄的荣光一年能开上两台戏,庄稼汉外出走动那得挺起胸脯仰起脸戏台,拢着几千年中国人的梦想演朝野奇闻兴废输赢可鉴,唱古今人物是非曲直当资大幕二幕打开,活生生的历史开合在人间的戏台上都知道是假,可观众偏偏喜欢一场戏的开演,让人联想到一日又一日的生活与反复呈现的乡村季节,戏台连着庄稼人过日子的心心念念那一刻,丢下焦苦,放下农事,美美地望上一眼,望过去,也就望见了虚虚幻幻的来日方长我见过山西省万荣县孤山脚下的北宋石碑,碑上记录着民间集资建造的最早的戏曲舞台历史上,山西有过六次大移民,移民们不惮万里跋涉、背井离乡,身处异地,面对与出生地区迥异的方言、风俗习惯,在精神上急需一种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家乡戏”作为当时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自然也被带到了迁徙地,“音随地改”,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韵味的杂交戏剧乡戏唱起,星光的闪烁与夜鸟的鸣唱在彼此胸腔汹涌那一刻,出门的人觉得大地上的声音开始乱了望着乡戏,听着乡音,看着老树横杈上落着一层来看戏的乌鸦,那眼泪便一次次地滴落在胸口要说什么地方最能体现乡村的味道,肯定是戏台。
一年中最值得记住的喜庆是从秋收后的锣鼓声开始的秋罢,粮食丰收了,一台戏水到渠成只要唱戏了,生活就进入了最饱满最恣意的时刻很多人你平常想不起来,在你就要将他忘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