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登幽州台歌》诗文鉴赏及考点剖析.docx

42页
  • 卖家[上传人]:说****
  • 文档编号:268164088
  • 上传时间:2022-03-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7.05K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登幽州台歌》诗文鉴赏及考点剖析【知识储备】一、导入“古来圣贤皆寂寞” 苏东坡是孤独的,他一再地被贬职,人生抱负难以实现,心里不是不凄凉的,他 那“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渗透着怎样深刻的悲哀陶渊明是孤独的,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安于田园生活的恬淡的背后,是做不到官场尔虞 我诈虚假逢迎、无法实现为官济世的理想的苍凉与无奈其实孤独既是一种心境,一种感伤,也是一种超然今天再认识一位孤独之人 ---- 陈子昂二、目标1、了解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2、品味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以及不惧困难、 胸怀天下的优质品质, 树立热爱祖国、 兴我中华的远大理想三、原文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四、注释《登幽州台歌》 :选自《韩陈子昂集》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 。

      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拜访郭隗,求计问策郭隗( wěi )以古人千金买马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才,建筑“黄金台” ,昭王并尊郭隗为师此举天下震动,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 来归附燕国,燕国因此强大起来前:向前看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贤明君主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怆然:悲伤的样子涕:眼泪五、诗意往前看不到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想到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六、赏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时间:俯仰古今,时间绵长从时间的角度表现主人公的孤独前贤不见,后贤不及,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屡受挫折,求贤主而不得,欲报国而无门,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端遥想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筑台招贤纳士,而今物是人非,徒增苍凉之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空间:宇宙寥阔与绵长,个人却渺小与短暂,更何况生不逢时,于是伤感无限,涕泪交横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了无可奈何的悲愤之情整体赏析:诗的题目有一个“登”字但是诗中无一处点明这个字,不过读者又处处感到有这个字的存在。

      一、二句的“前”与“后”自然是诗人登高所望的“眼前”与“身后” ,但他却因此联想到久远的古昔与以后的时代; 古今相连, 造成了时间的漫长 诗人的苦闷痛苦的心情因时间与空间的衬托, 得到了极为深沉的表现七、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陈子昂 (661-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实,语 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 受到启迪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2、韩愈生平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人年轻时性格豪爽二十四岁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 武则天所赞赏直言敢谏,多切中时弊三十六七岁时随建安王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采纳,反而受到 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岁3、写作背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征讨, 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 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 ,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作八、问题探究( 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古人” 、 “来者”具体指代的各是什么人?参考:“古人” “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贤明君主; “来者”是指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2)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参考:两个 “不见” 相互映照, 表达出诗人对贤明君主的钦敬仰慕之情,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感伤“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也表露出自己生不逢时、 怀才不遇,( 3) “念天地之悠悠” ,你是怎样理解“悠悠”一词的?参考:“悠悠”一词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之感4) “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诗人为何“独怆然而涕下” ?参考:“独”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像燕昭王那样的古代贤君已不复见,后来的贤君也来不及见到,自 己真是身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面对茫茫宇宙,只感天长地久,而个人在其中是多么的渺小啊,不禁感到孤单寂寞凄凉,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5) 《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参考:作者孤独地站在幽州台上,仰首责问苍天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于是流下了眼泪 6)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一下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参考:我看到了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了一个因为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到了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7)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参考:①这首诗传达出时空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②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九、诗歌主旨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天地的落寞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十、课堂小结1、熟读成诵2、本诗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那些品行端正,富有治国才能的知识分子,处处遭受打击的现实,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独悲愤的心情十一、板书设计【基础过关】1. 《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 ,字 ,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朝代)文学家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 》传世答案】 陈子昂 伯玉 唐代 唐代 陈伯玉集【解析】考查基本的文学常识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积累2. 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①陈子 昂 ② 怆然 ③ 涕泪 【答案】 ①áng ②chuàng ③t ì【解析】 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平时注意拼音的正确书写,注意积累3. 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前:(2)古人:( 3)来者:(4)念:( 5)悠悠:( 6)怆然:( 7)涕:【答案】( 1)向前看2)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贤明君主 3)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4)想到 5)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6)悲伤的样子 7)眼泪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实词的理解平时学习时注意背记课下注释实战过关】一、默写记忆型默写:1、前不见古人, 2、念天地之悠悠, 答案】1、后不见来者2、独怆然而涕下【解析】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背记并能默写古诗词 注意“怆” “涕”等字词的正确书写理解型默写:1、 《登幽州台歌》中描绘了诗人孤寂与苦闷心情的诗句是:,2、屈原《远游》中有诗云: “惟天地之无穷,哀人生之生勤《登幽州台歌》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是:, 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写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诗句是:【答案】1、念天地之悠悠2、念天地之悠悠3、前不见古人【解析】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

      独怆然而涕下独怆然而涕下后不见来者同学们平时除了要背记默写古诗词, 还要能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注意 “怆”“涕”二、课内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2019 ·云南中考真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答案】 B【解析】 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 ACD 三项正确 B 项错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统治者(贤明君主)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