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上03_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doc
4页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56〜57页例1、“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教学目标:1.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相关信息2•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 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能归纳和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一般步骤正确解 决相关的实际问题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 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 策略,归纳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堂练习纸、课件教学过程:一、合作交流、探究策略1. 理解题意出示例1请你静静地读读题目,找出已知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2. 整理条件和问题读了题目,你冇什么感觉?教师跟进评价:看來你是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的既然条件多且乱,我们就需要将这些条件进行?好的,用你喜欢的方式,将 条件整理到随堂本上,尽量使别人看得一目了然出示资源1并交流:你能说说是怎样整理的吗?看了这位同学的整理,有什么想说的?你能像老师一样來完善一下吗?总结:是的,我们可以按照果树的种类,把各自相关联的条件整理在一起, 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
还有不同的整理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听懂吗?看来啊,这位同学是从()想起的,把跟问题相关的条件整理 在一起如果在里面添上几条线,就成了一张()?那刚才的整理是从()想起 的?总结:冋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来整理信息的?是的,整理条件时,我们 可以从条件想起,把所有的条件按照果树的种类把相关联的整理在一起,也可以 从问题想起,把相关的条件整理出来3. 分析数量关系,独立解答现在你能根据整理的条件独立解答吗?明确要求:(1) 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2) 列式并解答(3)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交流: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跟进评价:你为什么不求出杏树的棵数?哦,原来啊,从条件出发分析数量 关系时也要去瞄一瞄问题也可以从问题出发去找条件,两种分法综合起来就能 顺利地找出数量关系,从而解决这个问题这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好分法就 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完善课题)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我们都可以得到同一个数量关系,那就是……4. 尝试检验要知道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就需要对它进行?你能尝试着检验一下吗?交流资源:(1) 重新算一次或交换加一次的(2) 重点交流4X5 = 20 (棵)41-20 = 21 (棵)第一步求的什么?第二步呢?跟进评价:这位同学是想把总棵树41棵当作已知条件,从而求出桃树的棵 数,可是这21棵是不是一定是桃树的棵数,还需不需要再检验一下呢?很好,我们可以再用21除以桃树的3行,看看每行是不是7棵,当然也可 以……你能说说把梨树的行数或每行的棵数作为问题如何检验吗?通过检验,我们发现答案41是正确的,这时就可以写上答句了。
回忆刚才的解答过程……二、 拓展运用,提升策略现在我把问题改一改,你能像刚才一样,先整理信息,再分析数量关系,最 后列式解答吗?已经完成的可以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三、 总结回顾,反思策略回顾刚才两个问题的解答过程,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我们又可以怎样去分析数量关系呢?四、 练习提高(略)本课总结:学生在第一学段解决过许多实际问题,都是按“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列式计算——给出答案”的程序进行解题活动的由于所解决的问题比较简 单,执行这些程序比较容易学生一方面已经初步适应这样的程序,另一方面如 果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已冇的解题方法和经验远远不够使用所以本节课在突 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的同时,加强理解题意的方法指导,加强分析数量关系的 推理力度,加强解决问题方案的构思和实施,加强检验方法的教学和检验习惯的 培养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快速寻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冃冇条理地摘录数学 信息,找到数量Z间的联系,从而形成解题思路,顺利解答常见的三步计算的实 际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利用已知数量或所求数量进行推理的能力,使解题思路的 展开更加稳定,而且使“从条件向问题”与“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有机融合, 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更加灵活、更加流畅。
通过学习,学生对理解问题、设计并实施解决方案、检验结杲、反思经验与 体会等步骤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以后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影响每一个步骤都有相 关的、具体的技巧与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已经解答过许许多多实际问题, 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木节课要让他们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十 分重要,能够避免解题思考与活动发牛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