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第四单元古典诗歌.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28094741
  • 上传时间:2023-11-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  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学习自《诗经》至南北朝被称为“古体诗”的我国古典诗歌的部分代表作品,诗歌创作时期从公元前6世纪~公元5世纪本单元学习目标是:1、初步了解古体诗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了解古体诗的基本特征以及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和流派,了解《诗经》——《楚辞》——《乐府诗》——魏晋南朝五言诗的发展情况2、初步学会鉴赏古体诗,学习古体诗的艺术特点,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丰富传统文化的积累,领悟古体诗的情趣和艺术魅力,提升鉴赏古体诗的水平3、掌握文言实词的用法,读懂古体诗的内容,背诵名篇名句4、练习写诗,用诗歌的形式描述自己的生活感受,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本单元诗歌从内容上看,可大致分为四类:一、反映劳动人民的婚姻爱情生活,像《氓》《静女》《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等,除《静女》外,诗中所反映的古代劳动妇女的婚姻生活看来多是不幸的;二、反映古代志士仁人忧国忧民,追求理想,希望建功立业的情怀,像《离骚》《短歌行》等;三、反映古代社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如《饮马长城窟行》;四、表现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的厌恶,如《归园田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诗经》是四言诗,《楚辞》是骚体诗,汉乐府、魏晋的是五言诗。

      《诗经》和《离骚》分别确立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和浪漫主义传统《诗经》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离骚》中体现出了丰富想像,而《孔雀东南飞》则是采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14、《诗经》两首【教学目标】1、了解两首诗歌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思想情感;2、了解《诗经》概况、代表作及其赋比兴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3、背诵课文,默写名句;4、了解四言诗的节奏和押韵教学重点】介绍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背诵课文,默写名句教学难点】了解四言诗的节奏和押韵课型】精读课【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同学们,大家听过这几句诗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原诗出自哪里的呢?好,让我来告诉大家吧,它们源自《诗经》“爱情三部曲”之一的《蒹葭》爱情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它自古便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经》的一首民间情歌,了解古代人们的爱情二、介绍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歌创作多用现实主义手法《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十五“国风”占160篇,多是各个诸侯国的抒情性的民间歌谣,后人把“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后多用来泛指文学;“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引号内容为朱熹《诗集传》语)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铺陈叙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静女》主要运用的正是“赋”的手法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借物托情如李季《王贵和李香香》:“一对大眼水汪汪,像露水珠在草上淌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如李季《王贵和李香香》:“二道糜子碾三遍,香香自小就爱庄稼汉玉米开花半中腰,王贵早把香香看中了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三、全班同学朗读一遍:由于两首诗中生僻字、难读字比较多,学生诵读可能比较困难朗读时力求咬准字音,做到基本流畅教师作出评价并鼓励学生四、教师正音(投影展示),并范读、介绍诵读方法:邶:bèi 姝:shū 隅:yū 见:xiàn 踟蹰:chì chú 娈:luán 炜:wěi说:yuè 怿:yì 归荑:kuì tì 洵:xún四言古诗一句有两个节拍,范读时注意诵读节奏,节拍处应注意停顿。

      五、请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并找出诗歌所描写的情节明确:诗的内容是写一对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景全诗以男子的口吻写出,生动地描绘了他约会的过程,先写男子去赴约,后写女子向男子赠送物品来表达爱情整篇诗充满愉快而幽默的情趣六、师生合作疏通文意:1、请学生对照注解理清文意,进行翻译;诗歌短小,文字简单,注意字词的意义变化每章各请一位学生翻译翻译要注意“信、达、雅”的标准2、教师翻译、分析课文1)翻译主要是对重点词句的把握及疏通文意2)诗歌前一章重在写场景,后两章重在写心理注意分析场景、细节描写的效果,及强调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揣摩七、关于诗歌词义理解的争鸣:1、“静女”的含义①文雅、娴静的姑娘;②善良的女骇(“静”通“靖”);③女子的芳名2、 “城隅”究竟是指何处《说文解字》:“隅,陬(角落)也《高级汉语大字典》:“隅:角,角落本义:山水弯曲边角处如山隅、东隅、隅陬(角落)例:日出东南隅(《乐府诗集·陌上桑》)课文其中一个注释是“城上的角楼”,既是城门的角楼,当然不会是城墙的拐角处,而是城楼上男女幽会,自然会找那种偏僻幽静之所,绝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因而,“城隅”理应指城墙脚下幽静偏僻的角落里。

      八、板书设计一、期望约会↘二、恋人赠物→ 爱情的美好三、赞美恋人↗形象分析:静女:美丽、活泼、热情男子:憨厚、纯朴、真诚九、布置作业:1、查找关于《诗经》其他方面的资料(如艺术特色);2、背诵《静女》全诗第二课时一、导语:爱情是个千年不衰的话题,上节课我们学习《静女》时,领略了古代社会人们恋爱轻松愉悦的情趣那么爱情是不是都是那么美好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从《氓》中感受另一类型的爱情情节和主人公形象二、全班分组用指读法诵读一遍请学生咬准字音,把握好朗诵节奏培养语感,熟悉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情节三、教师范读、正音:氓:méng 蚩:chí 愆:qiān 将:qiāng 垝垣:guǐ yuán 筮:shì咎:jiù 于:xū 说:tuō 陨:yǔn 徂:cú 汤:shāng渐:jiān 罔:wáng 靡:mǐ 夙:sù 咥:xì 隰:xī 泮:pàn四、学生对照课文注解默读,理解课文大意最好能够进行翻译成现代汉语.五、教师示范翻译第一、二自然段。

      翻译时注意灵活使用两种方法:直译—求逐字逐句求准确;意译—力求理清段意求流畅六、学生分组讨论,分段试译各组派代表演示讨论结果;老师纠正并小结每一段大意七、分析课文《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请学生说故事情节全诗共六章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诗歌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八、主体板书(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章句) 第一、二章 第三至五章 第六章(手法) 叙述 抒情、议论 对比(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九、课文小结:我们通过对《静女》和《氓》两首诗的学习,了解了《诗经》所处时代的生活,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我们还学会了抓住典型情节,运用形象思维来欣赏诗歌中所由此而烘托出的具体生动的气氛和情调,还学会了在凝练的语言中把握其暗示性及代表性,受到了美的熏陶同学们应把这些化为技能,净化灵魂,争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十、布置作业:1、背诵《氓》全诗;2、完成课后练习二十一、教学后记:15、《离骚》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反复诵读,抓住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教学重点】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教学难点】1、语的疏通理解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第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