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清明祭--怀念柯玉藩先生.docx
2页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清明祭--怀念柯玉藩先生 孙传志 在白河双丰镇的一个小山村里,已故26年的柯玉藩先生是我的恩师今年他老人家诞生100周年,弟子“薪尽火传”,通过文字将先生的某些精神某些品质发扬光大,给人以启迪虽然先生的名字不如演艺明星那么如雷贯耳,在学术界没有名气但与日渐猖獗的“学术腐败”者、论文剽窃造假者、欺世盗名者相比,他无疑是十分珍稀的为师楷模 柯玉藩先生与我的师生之情,始于1968年在我5岁的时候,他住在我的家里教我昔时贤文,读古文,作对联,写毛笔字,打算盘,以至我受益终身在那个小山村里他竟然教出了现职厅、处、科、村、组级干部和一堆“老夫子”,其学识水平和德行是何等的了得! 40多年前,我启蒙读《昔时贤文》,他那种严谨治学风格对我练就过硬的古文根底有直接的影响他主张阅读原著、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反对望文生义我的记忆力强获得先生好评,他有意栽培我,我也时常亲近先生除了学问,先生的一些做人观念也使我受益匪浅他把物质利益看得很淡,教导我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坚定不移地学习、再学习1981年师范毕业前夕,我就有文章发表,开始了作家苦旅我回到家乡做先生了,有些不得志,先生只是鼓励我“学习学习再学习”、“有志者事竟成”。
我努力地学习着,两年后,另一位关心我的老师才把我调入完全中学临别,先生给我写了留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我教书育人的日子里,先生不断给我打气,鼓励我照常读书、写作几年后,告别教学生涯,背叛祖宗,进城了 现在,回想起先生在家里上课的情景,颇有“私塾”风范:几张条桌、几个板凳、几枝毛笔、几方砚台他老人家字字句句教我们《论语》、《孟子》、《百家姓》等典籍,我们压根儿就没心思去追逐金钱,真正是远离世俗,以学为乐但先生并不呆板,每次晚饭之余,总要在山间小路上、小沟边散步这时,他不谈四书,不谈毛笔字,眺蓝天远山、览碧水近树,感自然盛大不时使劲甩动双手,释放一下教书的劳累他每天穿得整整齐齐,即使上课下来,也是整洁如初,没有什么粉笔灰沾染他的生活、他的教书跟他的形象都清清爽爽 一次,与先生单独相处,他给我讲了早逝老伴的故事,讲到动情时流泪了,先生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在老年丧偶的日子里,他克服了许多生活上的困难,坚持进行“学术”研究,他留下丰硕的精神果实是“柯版”通俗易懂的《昔时贤文》专著,另有大量的民间对联,我现在还保存有他的手抄本《昔时贤文》 20多年过去了,尽管我从一个县城到另一个州府,从一个工作单位到另一个单位,不知抛弃了多少“家当”,但我始终把他的手抄本《昔时贤文》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带在身边,它们是无价之宝,在我的人生历程中已成为精神的活化石。
而现在,他的形体已永远地消失了,时常想起他的音容笑貌,不禁悲从中来,便假古人之辞以赞之,曰:先生玉藩,吾之同人清秀朴素,沉默苦辛谦谦君子,尔雅温文专攻术业,不懈兢兢弃名屏利,淡泊明秀朝夕相处,亦师亦友春风育人,芬芳满袖人虽平凡,亦将不朽! 我的恩师如果能活到今天,定然是桃李满天下了尊敬的柯先生,您在天堂好吗? (作者孙传志系陕西作协会会员,安康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现为陕西安康疗养院副院长,13309158198)。












